明靄曉雯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 ...
正文

野百合也有春天、做誌願者也會快樂

(2017-05-18 16:43:17) 下一個

野百合也有春天、做誌願者也會快樂
 
在過去這兩三年間,身體原因免不了頻頻光顧各種醫院或診所, 見過不少在那裏工作的誌願者。他們中: 有的優雅坐在醫院前廳花壇側的鋼琴旁,用柔指奏出委婉、明亮、或寬廣;有的慈祥站在將要手術或手術後的病床前,用信仰給出寬慰、鼓勵、和關懷;還有的默默製作出各式精巧溫馨的小禮品,無言的傳送出溫暖、友愛、和陪伴。 然而,見的最多的誌願者,是那些微笑著為人提供幫助和便利的一群人。他們或為入院者作登記,或推著輪椅接送被手術者入院或出院,或引導來醫院造訪人到需要去的科室,或為在手術室外等候的親友準備飲料零食, … … 。當時, 我就無不向往地許下心願: 等病好了,我也來醫院當誌願者。
 
今年伊始,“萬象更新”,感覺自己身體允許了、更感覺應該幹點什麽了。於是,我進了一醫院網站,申請登記到那裏做誌願者。我曾在此院做過兩個主要手術, 曾被在此院工作的誌願者們幫助過、感動過。
 
網上登記後的第二天, 就收到了醫院來的電話,算是第一個電話“麵試”吧。之後不久就收到更多電話及電郵件,說我很適合這個工作和這個群體,希望我能盡早加入他們。我還以為是我在“麵試”時說的哪一句或哪幾句話“打動了”對方,多少有點小激動喲。後來才知道,當時醫院誌願者急缺。大概是個人都應該被他們接受吧? 我猜。嘻嘻
 
正式上崗之前,需作體檢和打各種預防針,外加出席一個持續數小時的定向培訓會(Orientation)。方聞知來這裏做誌願者的人員中,有高中生,也有大學生,而其主體是退休人員。 在醫院的人力資源部門作登記時,看到自己的“年齡”被歸到 18歲至64歲這一欄。有點意外: 我居然屬於誌願者中最年輕力壯這一族? 嗬嗬!得意
 
在醫院做誌願者的第一天,感到事事新鮮!我讀美國人和外國人的姓有困難, 又多少有點“臉盲症”,虧得同事們的耐心和包容。工作四個小時下來,身體有點累, 可精神十分愉悅,也學了不少東西,應了那句“處處留心皆學問”也!下班回來後,第一時間就在微信朋友圈曬自己的“工作服”和“腰牌”, 心中的那點小興奮小得意,不知不覺溢於言表!
 
我每周到此醫院工作四小時,工作內容主要是醫院前台的迎來送往。我們服務的三個前台正對著醫院的三個大門: 一是主廳入口, 二是婦幼部入口, 三是急診部入口。 誌願者每一至兩小時輪換一次服務地點。此外,誌願者還會服務於手術室外的等候室, 為手術室裏麵的醫護人員和手術室外麵的病人親友之間的相互鏈接,鋪路搭橋。我這樣描述,是不是顯得我們誌願者的工作很重要啊?嗬嗬, 嗬嗬!加油
 
數月下來,我很喜歡我作為誌願者所做的工作,也覺得誌願者同事們大多很真摯很可愛,比較易於相處。有位同事曾多次去中國旅遊,她對於一些中華國粹(如“太極”、“麻將”等) 的知識和理解,能把我這個土生土長的純中國人, 遠遠甩出好幾條街。另外一位同事在她的腳踝外側紋了個歪歪扭扭的中國字“勇”, 問我其意思是“Encourage”嗎?
 
每隔數月,同組誌願者們還會相約外出聚餐。參加這種聚餐會的除了在職的誌願者成員之外,還會邀請過去在同組工作過的、但現已“退休”的老成員。腦補一下:在職的誌願者大多是退休人員,那麽從誌願者中再“退休”的人員,該是個什麽年齡段的呢?
 
在上一個小組聚餐會上,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對精神矍鑠的耄耋老人。老太太溫和典雅,是從我們組“退休”的老誌願者。而老爺爺幽默健談,自我介紹是“誌願者家屬”。餐前, 老人顫巍巍地從口袋中掏出一把口琴,愜意而認真地演奏起來。一曲吹罷,同事們以及餐廳中鄰桌素不相識的人們都鼓起掌來。他一高興,變戲法兒似的,一次一把,從口袋裏相繼掏出大大小小一組口琴, 最小的僅長一寸。見我懷疑這“迷你”口琴的表現能力,老人用它吹奏起美國鄉村老歌“哦,蘇珊娜”(Oh,Susanna),音正調全。好個快樂的老人!
 
交談中,我驚訝地得知他不僅與我同行同專業,而且還在不同的時間段,為同一公司工作過,應該算是“老校友”吧? 他告訴我,他曾和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傑克.科爾比(Jack Kilby) 同組工作數年。我知道公司中的專業小組一般十來個人, 所以老人應該和傑克很熟悉。 傑克在2000年被頒發諾貝爾獎時, 我才剛剛進入公司。 在公司為傑克舉辦的慶功會上, 我隻遠遠見到過傑克。當老人提到他這一生共獲得了75項美國專利, 並問我取得過多少專利時,我實覺相形自慚。多年努力,成績平庸,我獲得的專利還不及眼前這位老人獲得數量的一個零頭, 何足掛齒?
 
參加誌願者不久,就趕上醫院為“犒勞”誌願者而辦的年度總結聚餐會。在那裏, 我終於見到了在同一個醫院工作的251位誌願者中的大多數。除少數學生之外,我還真是其中的“年輕人”。不過, 看到他們誌願工作的時間, 我徹底汗顏了!許多人已經在此工作了上千小時,少數人上萬小時,工作時間最長的簡女士(Jane)已達25300小時。粗略估算了一下: 按我現在的進度每周四小時,每年有52周,即使一年到頭我從不誤工,還需要繼續誌願工作至少121年,方可與她比肩。… … 灰心了,這輩子沒指望了!急
 
在這個醫院做誌願者,除了在工作日免費享用一頓午餐之外,是完全無償的, 就連工作服都需要自費購置。為何仍有許許多多人前來參與?每個誌願者的出發點可能不盡相同。我自己絲毫沒有什麽“高大上”的情懷,更別提什麽“無疆大愛”,僅僅由於心裏的那份感恩之情和身體的“走出去、動起來”之需要。參與後才發現,自己的一個舉手之勞,可以帶給他人方便和幫助,也是件十分快樂的事兒。正如同春天裏的野百合,默默在一角綻放, 快樂地妝點著這一角的無盡春色。
 
**********
初稿於 2017年5月18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