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方出版社讓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內容簡介】《衣冠南渡:中國曆史上經濟文化重心南移原因及影響》以宏闊的曆史視野和紮實的學術考證,係統探討了中國曆史上幾次決定性的"南渡"事件--從西晉末年的永嘉之禍、唐代的安史之亂、北宋靖康之變,到明末崇禎大亂--以及由此引發的北方士族、平民大規模南遷。書中不僅梳理了中原政權衰敗、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等曆史背景,還深入分析了經濟格局、社會結構與文化重心隨之發生的深遠轉移。
作者指出,南渡並非單純的避亂遷徙,而是推動中國文明格局由"北方中心"向"南方中心"轉變的重要動力。隨著人口與文化的流動,江南經濟繁榮、文化興盛,形成了南北融合的格局,並奠定了中國多元一體的發展基礎。
全書史料翔實,論證嚴謹,並兼具獨立見解與批判精神。在考察曆史事件的同時,作者還將研究視角擴展至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及史學觀念的探討,力圖揭示"衣冠南渡"背後對中華文明延續與變遷的深遠意義。本書既是學術研究者的重要參考,也能為曆史愛好者提供一條理解中國曆史文化變遷的新路徑。

自序
寫就一部有關中國曆史的著作一直是我的嚐試、也是我的夙願。 早在1977年文革後第一次高考時就懷揣著成為曆史學家的理想,把我對某個曆史事件的看法寫成書籍。 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我走上了學習理工科的道路,與史學失之交臂。 畢業後的工作忙碌使我顧不及仔細考慮我的寫作計劃。 好在從事科技工作之餘,我都有充足的時間瀏覽群書,從曆史書籍中得到自己的知識養料。 寫“衣冠南渡”這個課題的念頭大約萌生於十多年前:為什麽有如此多的中國人遠離祖國、定居他鄉? 本想寫有關海外華人事業的有關主題。 但這個主題太過寬泛,缺少曆史沉澱和知識含量,於是我把主題收窄為古代中華民族的移民史,進而收窄為北亞民族南侵引起或促成中原漢民族南遷以及政權更替的主題。 國內學者對這一主題已有不少精辟且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涉及麵偏窄、就事論事,缺少廣度和高度。 但對於我來說,這些珍貴的資料作為非常好的學習範本去閱讀,不失為一次再學習的過程。
要寫“衣冠南渡”不能不涉及民族及民族性話題,在中國學術界占主導地位的也仍然是訴諸民族主義。 既被外族入侵而又不得不向西方學習,是中國人很難邁過的感情門檻,更何況造成衣冠南渡的入侵外寇竟然是北方的匈奴、契丹、女真等蕞爾小族。 中國人向來有大國情結,尤其是曆朝漢王朝統治者,總是把中原看成是文明(civilization)的故土。 中原人原用來稱呼其以東的部落的“夷”,逐步賦予了貶義色彩,如周邊一切其他族裔被統稱為蠻族(barbarians):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自秦漢以後,中原各國對北方異族無差別地統稱為“狄”,進而用“夷”來代指東方海外朝鮮、日本等非漢族群。 到明清之際,來華的歐美人也被列入“夷”的範圍。 近來有學者把上古中原人用於區別華夏與四方夷族概念的“華夷之辨”譯成了英語“distinction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文明與野蠻之區別”、“文野之別”)。 這樣,原本用以劃分中原和周邊部落的一根地理界線變成了橫亙在文明和野蠻之間的一條鴻溝;中國人便在這鴻溝的兩邊跳躍:要麽奴顏婢膝、要麽“中國可以說不”。 這種變態民族主義的“受害人心理發作,不僅不能實現公正,反而會在毀滅自己的所恨的同時,毀滅無辜和自己的所愛,陪葬的還有你本想實現的正義。” [1] 因此,不再讓仇恨和複仇主宰自己,用平視的角度去撥開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麵紗,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們史學界的責任。 研究衣冠南渡與研究中國曆史一起,探究其中奧秘,給未來一個清晰的認識。
上個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後曾出現過一個以顧頡剛、錢玄同、胡適等為代表的“古史辨派”,他們以“疑古辨偽”為論題展開史學疑古和考信研究。 史學界也有個廣為人知的口號——“史學就是史料學”。 這一語出自曾任民國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的傅斯年;而傅深受“乾嘉學派”的考據學與西方實證主義史學的影響,極為提倡史學的“客觀性”。 但史料何以為真?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不乏對“五帝”[2] 傳說的記載;而五帝史已被後世史學界證明為口傳曆史,有待考證。 但對史料過度的存疑又不免遁入懷疑論的迷霧、陷入“曆史虛無主義”的泥淖。
中國的曆史資料浩如煙海。 然則“曆史是每一個史家根據現時生活興趣,對過去史實加以批判和整理,所產生的一件作品;與生活不生關聯,思想的光輝所照耀不到的全是一些空洞的敘述和死證據。” 因此,我們“必須采某一個立點,取某一個角度,把光投到某一個焦點上,”[3] 必須從這浩如煙海的曆史資料中選擇與現實息息相關的某個主題作一充實的、有理有據的敘述,將曆史對現實作出投射,使現時的人們從曆史事件中作出比較、得到借鑒。 曆史不能隻是簡單的敘述,曆史必須是批判的;我們必須按下自己的愛恨情仇,化情感的宣泄為有價值的思想。 “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 必須是以自由之思想,為了正義、為了理想而在學術的自由世界裏放飛自己。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4]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我這一路走來,不僅有搜集史料的艱辛,也有去偽存真、沙裏淘金的興奮。 現在我就把這些許閃亮的金子獻給我的讀者。
本書所引用的均為學術價值很高的史料、論著和論文,記事翔實、論證有力,以盡全力來客觀地還原曆史。 在敘述南渡史、探討經濟文化重心南移原因及影響,以及民族性等主題上,作者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自成一家之言。 本書可供史學愛好者增長知識、拓寬視野,也可供立誌從事史學研究的大學曆史係學生作為了解南渡史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鄭建棟:筆名"北隱",生於上海,1969年下鄉至黑龍江農場,1977年考入上海科學技術大學,1986年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曾任中學文科教師、政府官員、硏究所工程師、香港公司部門經理、美國公司資深工程師。已退休,居於加拿大。現為"加拿大海外作家協會"和"加拿大中國書法協會"會員。譯有亨利-詹姆斯的中短篇小說集《大師的教誨》以及瑪麗-雪萊的長篇小說《洛多爾》。
《衣冠南渡》在巴諾書店上發行
《衣冠南渡》也隨著亞馬遜在全球發行
購買此書請關注下麵鏈接或亞馬遜搜索書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40.html
點擊下麵鏈接可閱讀本書更多精彩內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576.pdf#toolbar=0

美國南方出版社簡介:
“圓作者一個夢想,助作者美國出書”是美國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網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國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國Alabama州注冊成立,多年來為諸多作者出版圖書,銷售不斷攀升,是美國出版界的後起之秀,現正逐漸為各界熟悉。
美國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通過自己的網站,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Noble),以及亞馬遜(Amazon)等網上和實體書店在全球範圍內發行。美國國會及各大地方圖書館均有收藏,美國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紛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