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書屋

有時間看看書,打打字挺好的。
個人資料
夏維東2015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文明的序曲》(三皇五帝到夏商)之九十九

(2016-01-19 19:35:40) 下一個

五 千年之戀

 

武丁的六十多個老婆(甲骨文裏為“多婦”或“諸婦”),其中有三位先後成為王後,分別是婦阱、婦好和婦癸,被稱為“三配”。婦阱來自於井方,婦好來自商方,婦癸來曆不明。“婦”不是她們的姓,而是表明和武丁關係屬性的稱謂,相當於“武丁家的”,武丁所有的老婆都“姓”婦。

    婦阱是武丁的第一個王後。根據卜辭記載,婦妌也作婦井,是井方(今河北邢台)諸侯的女兒。井方是武丁朝的友邦,武丁聽說了阱女士(那時她還不叫婦阱)的大名就去求親的。妌女士多才多藝,除了不會詩詞歌賦和唱卡拉OK外,她什麽都會,而且其技能關乎社稷、民生。

        她的第一項才藝是種莊稼,尤其擅長種黍,黍即黃米,北方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殷墟卜辭中有很多她在一個叫做丘商的地方種黍的記錄,在武丁眼裏,婦阱是個後稷一樣的農業專家。甲骨卜辭裏武丁像個話癆問了婦阱數十條關於種黍的事宜,主要內容隻有兩項:號召婦阱帶領大家去種黍,要不就問“受黍年?”,意思是黍的收成怎麽樣?婦阱除了種黍以外,武丁還讓她種“萑”,“萑”念環,就是蘆葦。蘆葦除了可編床上的席子外,還是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屋頂上的隔裏也是蘆條編織而成。

       從卜辭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婦阱絕不是隱居深宮的王後,她還擔任相當於司農的職務。武丁看著婦阱在田野忙碌的身影,得意地哼著小曲:“我愛她,身強力壯能勞動;我愛她,下地生產,真是有本領。”

       婦阱也不僅僅是個術業有專攻的農業專家,她還是位將軍!殷墟甲骨裏有兩條卜辭是武丁命婦妌去伐龍方,出行前占卜問能否戰勝龍方。婦阱沒辜負丈夫的重托,她率兵出證龍方並且戰而勝之!在迎接婦阱凱旋歸來的盛典上,武丁莊嚴宣布:“我愛她,智勇雙全能打仗”。

       婦阱這個女人實在不尋常,武丁也不尋常,他太會找老婆了。他如果不做國君,開個婚姻介紹所想必也靠譜得很。

       婦阱務農、征戰之餘,日理萬機之於為武丁生了一個兒子,便是王子孝己。武丁在婦阱懷孕期間很緊張,他至少為婦阱分娩占了四卦,其中一卦說:“其隹庚娩嘉,旬辛”,意為庚時生產順利,本旬(十日)的辛時就不好說了。武丁焦慮的心情很像電視劇裏的男主角無頭蒼蠅似地在產房麵前踏著碎步走來走去,看見醫生或護士就一把抓住對方胳膊,聲音顫抖地說:“我太太怎麽樣了?怎麽樣了?”

        武丁的太太婦阱生產順利,搶在庚時生下孝己,那個未來的王位繼承人。那時的武丁應該很幸福,王後是他喜愛並倚重的女人,這個女人又為他生下兒子。那天,武丁在“產房”抱著兒子,看著床榻上的妻子,滿足感瞬間爆表。更難得的是,這個兒子還特別能幹,他最終將取代傅說成為大商的一名賢臣。武丁百年之後,如果孝己從相位水到渠成地登上王位,簡直是完美的安排。

        可惜的是,孝己雖然是順產,他的王位繼承權卻“難產”,並且連命都保不住。武丁算得出婦阱生產是否順利,可他在流放兒子時,忘了卜一卦他兒子有沒有被冤枉,武丁也許至死都不知道他的長子死得有多冤,就算他知道,也沒辦法彌補了,他已經失去了婦阱和孝己這對母子,不能再損失另一對母子,更何況,那個女人他永遠都不願失去。

        婦阱對於武丁的作用還遠不止司農、將軍、妻子、王子的母親,她還為武丁進貢大批占卜用的龜甲和獸骨。龜甲和獸骨(主要是牛骨,金石學稱之為“龍骨”)在商朝屬於非常貴重的物品,屬於國家一級管製物資。這是因為商朝的祭祀活動太多,每次祭祀都要占卜,要用很多的龜甲和龍骨,占卜時祭司的手頭技術很重要,鑽孔、炙烤稍微出現偏差就會導致龜甲和龍骨作廢,高報廢率加上高使用率導致龜甲和龍骨供不應求。想當年,成湯逢六年大旱,慘得連一隻烏龜都很難找到,害得成湯兩頭為難:烏龜和下雨到底哪個重要?後來沒轍了,用自己的指甲代替龜甲,還好老天給他麵子,否則成湯的指甲夠用嗎?

        武丁當然也沒那麽多富裕的指甲,所以他積極地在全國(包括諸侯國)展開“甲骨總動員”,號召貴族和諸侯踴躍進貢這兩大緊缺物資,武丁的老師甘盤都力所能及地捐出二十四個龜甲。為什麽老百姓不在征召之列呢?因為龜甲和龍骨是按封地統一征收,否則張三、李四、王大麻子之類的每天呈上一隻甲或一根骨,負責龜甲和龍骨登記的卜官會被活活累死。武丁既養不起很多指甲,更養不起很多卜官。

        婦阱在進貢龜甲和龍骨方麵,完全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武丁在“甲骨積極分子”代表暨表彰大會上用“我愛她”格式再次作詩曰:“我愛她,貢獻很多甲和骨,真是好榜樣”。

        龜甲和獸骨至今仍然有用,中藥店裏的小抽屜裏有它們的身影。事實上,殷墟的發現正是始於中藥店,始於一個人的感冒。

        那是一八九九年春天的一個上午,金石學家、國子監祭酒王懿榮感到身體不適去北京一家中藥店買藥,他無意發現所買的藥中有大塊的獸骨,上麵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博學的王先生意識到這是很珍貴的文物,他考證出龍骨上的文字便是“甲骨文”,是“殷人刀筆文字”,於是馬上回到藥店大批收購店裏的“龍骨”。次年八國聯軍入侵,王先生不願做亡國奴,自盡殉國,後被追贈侍郎、榮祿大夫,諡文敏公,是公認的甲骨文最早發現者。

        王先生身後,他收藏的大量甲骨輾轉落入劉鶚手上。眾所周知劉先生是位作家,《老殘遊記》的作者,大家也許並不知道的是,劉先生是位通才,在數學、音樂和水利方麵也有多部學術專著,此外他也是位醫生和大商人(是位義商,不是奸商),名副其實的儒商。除了文學家、音樂家、數學家、水利學家、醫生和商人的身份外,劉先生還是個成就非凡的金石學大家!他的《鐵雲藏龜》是第一部甲骨文輯證,對殷墟的研究有著標杆性的指導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