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 補遺

(2015-08-24 10:35:18) 下一個

對日本的感覺基本是簡單的。國人通常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摩他們而已,就是南轅北撤。

 

日本人對技術的追求,對西方新技術和理論的吸收並不抵觸於它是一個相對很封閉的社會。這種封閉更加體現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上。我接觸的日本人很多是從國民整體上的立場認識問題的,他們很多時候都是以“我們日本人”起頭。 個體在日本絕對服從命令是天經地義,不需要做思想工作。

 

而往深處看我發現日本很多的技術,不包括IT啊因為日本軟件實在太弱,都經過專利買斷。日本人的優勢在於他們有發現好東西的眼光。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他們有些人是自發的經常去找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好玩的新奇的東西二次開發再包裝。日本人那種隱忍也給予他們用時間換領先的特點。有次和東京電力的一個科長聊天。我說在如此了解你們的我看你們日本人每天這麽長時間工作看上去也沒有特別的優勢啊。他正色說我們不得不這樣做,因為相比於西方人我們日本人先天太弱了。他們八小時或更短時間的工作我們不得不花很長時間達到。

 

日本人是人,如此長時間的工作自然也會疲勞,過勞死不就是他們生活著名的背書?很多時候在工作時間中偷閑,或者政府迫使他們偷閑也就也是一種技術活了。有人說官方統計米國人工作時間長於日本人,這個是很可笑的。相信他是非常了解日本的,可能他本身就是日本人。因為日本也是通常很擅長玩表麵那一套。政府是限製無休止地加班的,為了國民健康嘛。但是很多時候公司又不得不讓員工加班。各種理由,為了給員工變相補助,或者項目要趕進度等等。於是日本人搞了分割製。有些大公司規定,比如6點到7點時不算加班的。員工幹了也白幹。還有啥9點到10點不算加班這種鳥毛規定。於是員工在這些時間段自由活動,但也不可能回家再來啊。這樣平均工作時間也就下來了。在米加有這規定估計沒多久就會被搞死。

 

日本社會是穩定的。如此眾多的水準平均的中間階層支撐著這個社會。不同於歐美,日本很多程度是依靠默認的社會行為規範而不是各種明確的法律來約束國民。不是說日本沒法律哦。他們的認可有一條就是,你可以沒有工作技巧但絕對不能缺乏工作態度。做不完可以接受,但必須陪著打氣。有能力就可以翹尾巴?那也不行,而且有能力的員工工資也不會比別人特殊。體力好願意耗的中國人通常喜歡在日本工作。我個人發現東北人似乎忍耐力不錯。

 

這篇算是一些補遺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