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個人資料
正文

“抗癌成功第一人”,從癌症晚期到腫瘤消失,他做了什麽

(2024-03-12 07:11:50) 下一個

抗癌成功第一人”,從癌症晚期到腫瘤消失,他做了什麽

 

身為病患,他深刻理解到“吃”的重要性——不僅要吃飽、吃好,更要吃得健康。
為此,他廣泛研究關於癌症病人的飲食禁忌,總結出了“雜、粗、素、天然”的四大飲食原則。
淩誌軍的日常飲食中,包含了至少25種不同的肉、蛋、穀、豆、蔬菜、水果。

他注重粗糧的攝入,避免過度食用肉類,同時保持葷素搭配,優先選擇純天然食品。
除了飲食,淩誌軍還養成了良好的飲水習慣,確保每天攝入足夠的水分。 

此外,他還嚴格控製自己的睡眠,既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又注重睡眠質量。
在設定了這些生活基礎標準後,他還增加了每日步行五公裏和增加日照時間的活動。
盡管最初由於腦內病灶壓迫神經,淩誌軍的行動變得困難,但他並未放棄每日的步行計劃。
隨著時間的推移,淩誌軍的行走能力逐漸恢複。

令人驚喜的是,2012年3月15日,在淩誌軍被診斷患有肺癌的第五年。

他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的腦部病灶幾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也沒有癌症複發的跡象。

 

為與您分享更多內容,請在瀏覽文章前關注作者,感謝您的支持!

肝癌是死亡率僅次於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

基本上罹患肝癌的人,可以說已經被宣判了死刑。

 

《人民日報》記者淩誌軍不幸罹患肝癌後,醫生曾斷言他“活不過三個月”。

然而,他的身上卻發生了奇跡。

淩誌軍經過積極治療,通過自己製定的抗癌方案,不僅延續了生命,體內的癌細胞也神奇的消失了。

淩誌軍究竟是通過什麽方式積極抗癌,最終使得癌細胞從體內消失的?

抗癌成功的他將自己的經曆出版成書,如今他又生活的怎麽樣?

家境優渥成為記者

1963年,淩誌軍出生在北京。

他的父親淩建華,是《新華日報》、上海《解放日報》以及《人民日報》等知名報紙的編委。

父親的一生,為文字事業傾注了無數心血。

然而,兒時的淩誌軍並未承襲父親的文學天賦,反而在理科領域展現出獨特的才華。

淩誌軍從小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然而命運的轉折卻在不經意間降臨。

十年動蕩期間,年僅15歲的淩誌軍被迫放棄學業,進入工廠成為一名電工。

一年後,他再次轉變身份,踏上了農田,成為一名辛勤的農民。

那段日子雖然艱辛,卻也在無形中錘煉了他的意誌和毅力。

直到19歲,淩誌軍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他參軍入伍,成為一名人民子弟兵。

 

在軍隊裏,他重新拾起了書本,偷偷自學數理化和英語,為著那個遙遠的科學家夢想而努力。

然而,命運的安排卻讓他最終走上了文學的道路。

淩誌軍深知寫作是他的出路,於是他投入全身心去研究新聞寫作。

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才華,淩誌軍逐漸在新聞界嶄露頭角。

他的夢想也從成為科學家轉變為回到北京,繼續他的寫作事業。

終於,在25歲那年,淩誌軍如願以償地被調回北京,成為新華社的一名記者。

為了更好的勝任這份工作,他筆耕不輟的寫作新聞報道。

最終在30歲那年,淩誌軍以小學學曆的背景,考入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3年後,淩誌軍順利獲得了法學碩士學位。

1998年,35歲的淩誌軍與同事馬立誠合著的《交鋒》一書,成為了當年國內的第一暢銷書。

麵對這一係列的成就,淩誌軍並未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努力地錘煉自己的寫作技巧。

2000年,淩誌軍《追隨智慧》一書發表,立即被媒體評為當年的“最佳紀實文學”。

 
淩誌軍的作品屢屢獲獎,再次證明了他在寫作上的非凡才華。

淩誌軍是一位立場堅定、觀點鮮明的作家。

在他的作品中,他總是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明確從不模棱兩可。

正是這種犀利而直觀的筆觸,使他在廣大讀者中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尊重。

他的作品充滿智慧與洞見,不僅傳遞了深刻的思考,也激發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作為一位暢銷書作家、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和資深記者,淩誌軍不僅贏得了讀者的喜愛和尊敬,也在文學領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他的作品不僅受到國內讀者的喜愛,也得到了國內外媒體與研究機構的認可。

2005年,他的《聯想風雲》榮獲“2005年度北京地區最佳版權輸出圖書獎”。

2007年,他的《中國新革命》更是被一致評為當年“值得記憶的好書”。

這些榮譽都充分證明了淩誌軍作品的卓越品質,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稱精品。

作為當前中國時政作家的代表人物,淩誌軍的作品一經發表,總能引起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他的寫作風格獨特,思想深刻,使他被譽為“中國的威廉·曼徹斯特”。

這一榮譽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它代表了淩誌軍在文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和廣泛影響力。

然而,淩誌軍的人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一場突如其來的噩耗,險些終結了他的一切成就。

突發頭暈罹患肺癌

淩誌軍雖然在事業上不斷進取,卻並未因此忽視自身的健康問題。

他堅持著健康的生活習慣:不抽煙、不酗酒、每天規律地鍛煉身體,並且每年進行體檢。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的生活方式並未能為他帶來預期的健康。

2007年2月7日深夜,淩誌軍完成了他的新書《中國的新革命》。

疲憊不堪的他合上筆記本,沉沉地睡去。

然而不久後,一陣強烈的眩暈感,將他從睡夢中驚醒。

持續的惡心、頭痛、天旋地轉,這些症狀使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他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等待檢查結果的過程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最終的檢查結果不容客觀,淩誌軍不幸罹患了肝癌。

當醫生拿著片子,嘴裏嘀咕著“腦子裏有,肺裏有,肝上也有”時,淩誌軍的心猛地沉了下去。此時的淩誌軍已經是肝癌晚期,他的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全身。

 

淩誌軍的顱內有兩處病灶,肺癌、腦瘤的可能性高達98%,這無疑是對他生命的巨大打擊。

醫生的話如同死刑判決書,直接而冷酷:“活不過3個月了。”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淩誌軍如同大多數病人一樣,感到前景暗淡無光。

他深知“肺癌”這兩個字的含義。

早在1993年,30歲的他自學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

正欲與家人分享喜悅時,卻得知父親患上肺癌、命不久矣。

那時,他看著父親在放療、化療的痛苦中掙紮,心中無比痛苦。

盡管他們竭盡全力,但最終仍未能挽回父親的生命。

現在,肝癌的陰影再次籠罩在淩誌軍的頭上,他仿佛能一眼望到生命的盡頭。

於是,他開始了求醫之路。

在朋友的推薦下,他前往北京天壇醫院,尋求一位有聲望的專家幫助。

經過漫長的等待和顛簸的路程,他終於見到了這位專家。

淩誌軍與妻子焦慮地站在診室中,等待著專家的解答。

專家看著淩誌軍手中的片子,遲遲不發一言。

幾分鍾後,淩誌軍盡力想要描述自己突然出現的症狀。

甚至提高了聲音,但專家卻因被打斷而顯得不悅。

淩誌軍的妻子,看著丈夫的痛苦,心中的焦慮如潮水般翻湧。

她終於忍不住問出那個問題:“腦子裏的東西,和肺部的病灶有關聯嗎?”

淩誌軍的妻子害怕,如果腦瘤真的是肺癌的擴散,那麽病情將格外凶險。

專家冷冷地反問:“你想讓它們有關聯嗎?”

這個問題像是冰冷的匕首,深深刺入淩誌軍夫婦的心中。

那天,他們沒有得到專家任何明確的答案。

確定的是,淩誌軍的腦部有一個2.5厘米×2.3厘米的瘤,需要立刻進行開顱手術。

麵對開顱手術的提議,淩誌軍產生了抵觸。

他詢問專家是否有其他治療方法,如果不手術會有什麽後果。

專家終於看向他,語氣冷淡:“不手術?那就等著吧。”

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淩誌軍的心上。

他感到絕望,這次的就診經曆,讓他對自己的病情產生了消極的態度。

此後,淩誌軍輾轉於北京與上海的各大醫院。

他看過內科、外科,中醫、西醫,每個專家都無法確定腦瘤是否為肺癌轉移。

除了化療和手術,似乎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案。

淩誌軍開始猶豫,是否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

走上化療、手術的道路,然後像他的父親一樣,最後還是離開人世。

他開始質疑,治療是否真的有意義,他是否能挺過這場生死的考驗。

向死而生,開始抗癌之路

 

麵對凶險萬分的病情,淩誌軍並沒有完全聽信醫生的建議。

他一邊借助藥物穩定自己的病情,一邊積極製定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半個月時間過去後,淩誌軍在沒有任何醫療手段幹預的情況下,腦部的腫瘤竟然從2.5cm縮小到了2.2cm。

這一微小的變化,讓淩誌軍心中燃起了康複的希望。

 

於是,淩誌軍做出了一個震驚所有人的決定:隻切除左肺的惡性腫瘤,而不進行腦部腫瘤的手術。

畢竟腦部的病灶是否為惡性腫瘤還有待確認,而腦部手術的風險性之大,遠超其他任何手術。

在這個過程中,淩誌軍拒絕了化療的幹預。

盡管醫生的話隻是“不建議”,但他敏感地察覺到了其中的否定。

 

淩誌軍了解到化療對於癌症的治療,並非大家想象的那麽有效,反而對身體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因此,他不僅拒絕了化療,也拒絕了放療和那些所謂的“抗癌特效藥”。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淩誌軍放棄了治療。

相反,他為自己製定了一套嚴謹的“抗癌計劃”。

對於淩誌軍來說,從決定不進行腦部手術的那一天開始,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變得無比珍貴。

 
 

淩誌軍珍惜每一天的生活,享受每一份的快樂。

曾經的他,為了新聞事業總是在追趕時間。

如今,他開始放慢生活的節奏,去品味生活的每一刻。

他願意花費時間去為自己衝泡一杯香濃的咖啡,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用速溶咖啡敷衍了事。

曾幾何時,淩誌軍的生活似乎隻為了滿足身體的饑餓感而吃飯。

然而突患癌症,開始讓他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

 

淩誌軍突然發現,生活的質量不僅僅取決於身體的舒適,更在於心靈的滿足。

回想起那段剛患病的日子,淩誌軍如同一隻無頭蒼蠅,四處求醫問藥,不知所措。

然而,在經曆了一段迷茫與焦慮之後,他逐漸調整了自己的心態。

淩誌軍不再盲目地聽信各種傳聞和偏方,也不再急於追求身體的迅速康複。

相反,他學會了以平和的心態麵對疾病,以理智的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親自製定方案抗癌成功

 

淩誌軍的心態轉變,讓他在麵對疾病時顯得更加從容。

相較於過去頻繁地求醫問藥,淩誌軍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生活中最基礎的“吃喝拉撒睡”上。

在眾多醫生的建議中,淩誌軍對醫生“隻要能吃,就死不了”這句話產生了深深的共鳴。

身為病患,他深刻理解到“吃”的重要性——不僅要吃飽、吃好,更要吃得健康。

為此,他廣泛研究關於癌症病人的飲食禁忌,總結出了“雜、粗、素、天然”的四大飲食原則。

 

淩誌軍的日常飲食中,包含了至少25種不同的肉、蛋、穀、豆、蔬菜、水果。

他注重粗糧的攝入,避免過度食用肉類,同時保持葷素搭配,優先選擇純天然食品。

除了飲食,淩誌軍還養成了良好的飲水習慣,確保每天攝入足夠的水分。

此外,他還嚴格控製自己的睡眠,既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又注重睡眠質量。

在設定了這些生活基礎標準後,他還增加了每日步行五公裏和增加日照時間的活動。

盡管最初由於腦內病灶壓迫神經,淩誌軍的行動變得困難,但他並未放棄每日的步行計劃。

 
 

隨著時間的推移,淩誌軍的行走能力逐漸恢複。

在這個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心理狀態對身體狀態的影響。

淩誌軍將原本用於工作的大量時間,積極調整生活節奏,以便更好地體驗生活。

麵對疾病時,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樣重要。

這些正是淩誌軍在疾病中找到的新生活方式,也是他希望與更多人分享的寶貴經驗。

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不僅讓他的心情始終保持愉悅,更在無形中提升了他的生活質量。

 

閑暇之餘,淩誌軍選擇了聽相聲作為放鬆的方式。

當聽到那些幽默詼諧的橋段時,他會由衷地笑出聲。

這種簡單而純粹的快樂,對於身心健康的益處不言而喻。

在日複一日地堅持這些自己喜愛的活動後,淩誌軍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生活質量也獲得了顯著提升。

曾經淩誌軍被醫生斷言活不過三個月,然而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選擇了積極麵對。

 

就這樣,他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三個月。

令人驚喜的是,2012年3月15日,在淩誌軍被診斷患有肺癌的第五年。

他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的腦部病灶幾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也沒有癌症複發的跡象。

這意味著,淩誌軍成功地戰勝了癌症!

他的抗癌之路並沒有伴隨著化療帶來的脫水、嘔吐、發燒等痛苦症狀,也沒有因為過度用藥或錯誤用藥而引發不良反應。

 

這讓淩誌軍深感自己的經曆,或許可以激勵和幫助那些同樣麵臨困境的人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