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總統愛情故事係列(2)

(2017-02-16 12:45:36) 下一個

約翰·亞當斯 生命時空初值=68108.65245(中B偏理)
艾比蓋爾·亞當斯 生命時空初值=61586.06372(感性B)
心心相印指數=74.240019%經典
心心相印指數=99.942055%量子
心心相印指數=87.091037%綜合

典型的量子愛情,變幻莫測,豐富多彩,難怪拍成電影。

兩人四目相交,年輕女孩清純而溫柔的目光讓亞當斯猶如被子彈般擊中,內心震顫不已。量子之愛豈能平平淡淡。

約翰·亞當斯和他的妻子艾比蓋爾的愛情故事:艾比蓋爾不僅是約翰·亞當斯的愛人,也是他堅定的政治盟友和支撐亞當斯家族的主心骨,她和丈夫的愛情曾被美國人認為是 "美國曆史上最感人的愛情故事之一"。

尚血氣方剛的年輕小夥約翰·亞當斯隨朋友參加世交史密斯家族的聚會,遇到了一個“嬌小而羞赧”的17歲女孩阿比蓋爾·史密斯。兩人四目相交,年輕女孩清純而溫柔的目光讓亞當斯猶如被子彈般擊中,內心震顫不已。短暫的聊天讓亞當斯驚訝於阿比蓋爾竟然懂得這麽多的詩歌、文學、哲學和政治。阿比蓋爾雖然也算係出名門,但自幼體弱多病。且在當時的性別觀念中,女孩毋須接受太多教育。阿比蓋爾因此沒有上過一天學,但在母親的教導下成為了一個“忠實的讀者”:母親教會了她閱讀與寫作的本領,而她父親、叔叔和祖父的龐大圖書館則提供了優質的閱讀資源。在殖民地時代,阿比蓋爾是極難得的自學成才的典範。通過閱讀,她接觸到了莎士比亞、彌爾頓;通過寫作,她影響了她的丈夫和她的孩子,而她的丈夫和孩子又影響了美國曆史乃至世界曆史。

阿比蓋爾所處的殖民地與革命時代的美國,無疑也是這樣的一個男權社會。但她卻通過自我的塑造,改變了自己家庭內的小氛圍。當時通過愛情與婚姻的手段來實現階級跨越以及大家族聯姻的社會現象廣泛存在,而阿比蓋爾和亞當斯的結合是少有的因純粹愛情結合的範例。婚後,阿比蓋爾一直扮演著主動的角色,因她所受的教育和獨立自主的精神,她與亞當斯維持著平等的家庭地位,夫妻間也經常就各種家庭、工作和時事交流看法與意見。亞當斯非常尊重妻子的態度與意見,在他當總統後,他還經常向妻子谘詢各種國家事務上的意見,被時人嘲諷為“夫人總統”。後世的曆史學者也經常開玩笑地將亞當斯稱為“妻管嚴”。或許正如“美國之音”在介紹阿比蓋爾的節目中所說,“阿比蓋爾·亞當斯更像一位現代女性,雖然她生活在殖民地時代”。

在獨立戰爭前後,亞當斯為了美國革命的事業四處奔忙,特別是他負責的外交事務使得他不得不長途跋涉去歐洲工作。在通訊技術不發達的過去,兩人隻能通過書信來保持交流。阿比蓋爾一直堅持書信的寫作,其信件被後世學者編輯成書,成為研究美國早期曆史的重要史料。更重要的是,這些書信展現了一位18世紀女性美麗獨特的心靈與豐富廣博的視野:
“你我相隔甚遠,使得時間於我顯得那麽漫長。自你離開我至今似乎已有一個月了。我為我的祖國、為你、為我們的家庭甚感憂慮,這使我白天過得沉悶,夜晚過得不愉快。總感覺,礁石和流沙到處都是。你能夠或將要對未來采取什麽樣的方針路線完全還不得而知。變化無常和期望令人思緒萬千。一旦受到侵略,有哪個王國或政府沒有流血就重新獲得了自由呢?一想到這兒我就不寒而栗。……自你離開我後,我甚愛讀羅林的《古代曆史》一書,並決心如果可能,在我獨處的這些日子裏讀完這本書。我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快樂和樂趣,我說服了約翰尼每天給我讀一兩頁,並希望他也會從滿足我的願望中對它產生興趣。我們這兒下了一場及時雨,持續了12個小時,使枯萎的作物大都得以複蘇。……很想收到你的信,忍不住盼你快點兒寫信來告知你們的行動計劃……小家夥們向他們的爸爸問好,並盼望早點兒見到他。你最親愛的人兒也是一樣,渴望見到你。”

這封寫於1774年8月19日的信件,有著令現代人汗顏的文采、情感與思想。阿比蓋爾擔心遠處在外的丈夫,也擔憂尚不明朗的時局。丈夫不在身邊的時候,她一方麵要照顧子女,一方麵要打理家庭的農事,卻仍有心情閱讀頗為艱深的《古代曆史》,並“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快樂和樂趣”。而據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柯基·羅伯茨描述,與阿比蓋爾相比,亞當斯其實更渴望與她的相聚:
“他(亞當斯)每天都給她寫信,說‘你一定要過來,一定。沒有你在身邊我根本無法開展工作,根本沒法兒幹!你一定要過來!’這些信件變得越來越多而且語氣愈發強烈。因為他是如此嚴重地依賴於阿比蓋爾,特別是在決定事務的優先次序以及他該如何做政治決策上。”
1784年,阿比蓋爾帶著女兒娜比來到了法國和亞當斯團聚。1797年,阿比蓋爾成為了總統夫人,並在隨後成為了白宮的第一任女主人。

阿比蓋爾的女性意識
2008年,HBO出品了一部名為“約翰·亞當斯”的七集迷你電視劇,在IMDB和豆瓣上都獲得了9分左右的極佳評價。影片中,著名演員保羅·吉亞瑪提將亞當斯這位“圓胖先生”刻畫地活靈活現,而另一位知名女演員勞拉·琳妮則將阿比蓋爾自強不息的性格與其對亞當斯和子女的深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展現了許多這個“第一家庭”不為人知的生活側麵,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便是因為亞當斯忙於公務,家中子女的教育主要由阿比蓋爾負責。而在子女教育問題上,阿比蓋爾和丈夫有過一些小小的爭執:
“如果你抱怨兒子們的教育受到了忽視,那我又該如何去提及我們的女兒們呢?她們每天都處在對教育的渴望之中。在對孩子們的教育活動中,我愈發感到自己力不從心……我真誠地希望可以有一種博雅教育的方案存在,可以對我們的下一代有實實在在的益處。……如果說,擁有英雄、政治家和哲學家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那麽我想,我們也應該擁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這個世界或許會嘲笑我擁有這樣的想法……但我堅信早期教育對於女性的重要性。”
更有趣的是,在革命緊要關頭的1776年,阿比蓋爾寫信給亞當斯,稱希望他考慮在新的“美國製度”(特別是憲法)中顧及婦女的發展和利益:
“我猜我們或許將會有一整套新的法律了,我希望,當你們去創造這部法律時,要牢牢記住女性的貢獻,而且要比你的先輩們更慷慨地支持她們!不要把無限的權力放在男人們的手中。記住,隻要有可能,男人都會變成暴君。如果不能給予女性特別的關心和照顧,我們婦女肯定會醞釀一場反叛,我們是不會受製於一種既無法選擇也不能代表我們權利的法律的。”
這段話在英文世界被廣泛引用,並被認為是美國婦女解放思想的源頭之一。(路聰 來源:澎湃新聞)

總統是如何遇上他們的“第一夫人”的?
路易莎·凱瑟琳·約翰遜出生在倫敦。1779年,她在法國南特的家中遇見了約翰·亞當斯。那時候她4歲,他12歲。
約翰·亞當斯那時正在跟隨著他的父親出遊。他的父親正在歐洲執行一項外交任務。這兩個人1795年在倫敦再次見麵了。當時約翰·亞當斯是荷蘭的大使。他追求了她,並且一直都在跟她說,如果她想達到他們家選人的標準,她就需要進行自我完善。(注:約翰·亞當斯的爸爸當時是副總統)她還是在1797年和他結婚了。但南方的家庭一直不讚成這個“外來者”的加入。然而,直到1848年約翰·亞當斯死的時候他們依然在一起。在美國曆史上,路易莎是唯一一位出生於國外的總統夫人。
(作者: 簡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