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田

不是小米那個紅米~~~~~~~~~~~~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胡鞍鋼教授論文的另一個問題

(2018-08-16 14:37:14) 下一個


近日找到了胡教授2002年的“中美日俄印有形戰略資源比較”一文。在他近年的文章中,2002年這篇是作為參考文獻的。讀過之後有些失望,因為原來期望能看到模型建立的過程,但實際上也並不比後期文章詳細。與其說是模型,不如說是一個定義,國家實力=各種戰略資源之和。考慮到各種資源的重要性不同,個別資源加了一個兩倍於其它資源的權重,比如經濟資源。各資源之下,又各有一個或數個指標,又各有權重,有些是平均分,有些則不完全是。比如軍事資源之下有兩個指標,一個是軍事人員數量,占40%,另一個是軍事支出,占60%。為什麽是這樣,基本沒有說明。這樣對不對,也沒有詳細論證。

要說完全沒有論證,也不準確。胡教授例舉了國內外其它一些研究,據他說這些研究的結論是,在1998年中美日俄印這五個大國的國力排名為美日俄中印。而胡教授按照自己的定義計算的結果則是美中日印俄。雖然沒有明說,但胡教授顯然認為自己的排名更符合實際情況,因而他對國力的定義是更準確的,否則不會在後來的十幾年中一而再地使用同一定義,僅僅對其中個別資源略做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2年的這篇文章中,胡教授很清醒地認識到,他隻是計算了有形資源或者叫硬資源。他說無形資源或者叫軟資源將在之後進行研究。但似乎後來沒有看到。

知乎上有人指出,胡教授使用的各種資源中,有一些是互相關聯的,可能存在共線性問題。如果胡教授使用線性回歸確定各資源的權重,共線性可能確實會有較大影響。但他並沒有用線性回歸,隻是用拍腦袋的方式確定了權重,共線性當然也就不是問題了。但是由此使我聯想到另一個問題。

資源關聯的一種形式,是一種資源包含另一種資源。如果有這種情況,後一種資源實際上是被重複計算了。比如,軍事支出軍事資源中占60%權重,如果把公式全展開的話,在國力中的貢獻占到6%。但軍事支出也是中央財政支出的一部分,後者在國力中的貢獻為10%。軍事支出大約占中央財政的3%,所以軍事支出的貢獻又被計算了0。3%。如果考慮到中央財政支出又是經濟資源(以GDP衡量)的一部分,軍事支出的貢獻就更多了。而中央財政的其它部分也同樣被重複計算了。

當然,考慮到胡教授的“模型”本身就很粗糙,這些重複計算可能實際上影響有限,但理論上來說,應該排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