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家工作第六十八天

(2020-05-19 11:48:31) 下一個

在家工作第六十八天 (5/15 星期五)這個星期五, 科普作家葉永烈去世了。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是通過讀《十萬個為什麽》認識葉永烈的。葉永烈後來寫傳記,也寫散文,遊記,不過我隻讀過他的《十萬個為什麽》。很多人會問過,讀過的書,大部分都記不住,為什麽還要讀書,我看過的最好的回答是,讀過的書是吃過的飯,他們變成了身體的骨頭和肌肉,支撐著人們的行動。葉永烈的《十萬個為什麽》,就是我的食物養分,啟蒙了對理工知識的認識。

 

由葉永烈,就想到了作家和作家的社會良心。疫情之前,不知道方方,但是很熟悉同是武漢女作家的池莉,池莉的小說很有現實感,就是身邊的故事,所以印象很深。池莉曾經從醫,當過3年的流行病醫生,她結合自己的經曆,90年代寫了一部小說《霍亂之亂》,講的是武漢郊區的一個村,發現了霍亂,防疫站的醫生在隔離感染源,治療病人,最終霍亂被控製在村裏的故事,小說描寫了醫生,政府,和普通群眾的對霍亂的反應和態度。

 

當全世界都在受到病毒的肆虐,經濟遭受了極大衝擊特殊時期,再讀這部中篇,回望困居家中地曆程,更感到控製流行病最有效的手段是隔離病源,阻斷傳播渠道。如果我們早一點限製人員流動,實施社交安全距離,強製戴口罩,是不是疫情會被控製在一個較小的範圍,不會有今天這樣高的失業率,更不會有8.8萬人失去生命。“微生物的繁殖變異是沒完沒了的”,但願疫情過後,我們不會好了傷疤忘了疼,更不要傷疤沒好就忘了疼,造成疫情反彈。

 

關注作家,就想到了劉原,很多人不知道他。劉原曾經來是《南方體育》的記者,寫過很多中國國足的追蹤報道,文風犀利尖銳。曾經對國足抱有巨大希望的時期,讀過他的很多文字,因此很在意他對方方日記的看法。對於疫情之中的方方日記,支持和反對的兩方,壁壘分明,毫不相讓,猶如關於複工還是繼續隔離的爭辯。

 

我也和劉原一樣,因為方方日記,看了電影《萬箭穿心》。近10個星期的在家工作,雖不至於萬箭穿心,但是很多事情都改變了。劉原在他的文章中,貼了一個女孩在公交上戴著口罩讀著餘華的《活著》,認為那是我們生活的寫照。我們都是被疫情堵在家裏地活著,什麽時候才可以去餐廳,去打球,去旅行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