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家工作第五十天

(2020-04-30 08:04:43) 下一個

在家工作第五十天 (4/27, 星期一)。4月27日,加州北部,包括灣區的6個county,和舊金山,伯克利2個城市共同將shelter-at-place(居家隔離)命令,延長到5月底。同時州長Newsom宣布,將分4個階段,逐步開放商業和學校。公司CEO早晨送出郵件,在家工作延期到5月底。這意味著還有4-5個星期,足不出戶的日子。

聽到這個消息,心裏有一點失望,延期是意料之中,但以為是到五月中旬,州長Newsom說過,五月中旬,將是加州的高峰。雖然是shelter-at-place,每天在家工作,但是仍然可以出門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去周圍沒有關閉的戶外步道,徒步健身,可是畢竟不是正常時期。我一直在網絡上購買生活用品,周末去戶外,也僅有兩次,一種來自本能的謹慎,阻止了我。

長期呆在家中,工作生活沒有界限,同事說更忙,更累。我覺得明顯的是視頻會議增多,時間更為碎片化,並且每日為準備食物,也頗費精力。其實正常時期,日常基本也是公司和家兩地輪換,周末還喜歡宅在家裏。但是五十天在家工作以後,覺得場景轉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去商店,去餐館,去戶外,去運動,去義工,場景轉換給人帶來不同的外界刺激,使人的精神變得活躍,敏捷。人不能久困在同一環境中,如同人不能忍受日複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食物。在家工作五十天之後,我對軟禁有了一點切身體會。

如果五十多天足不出戶的日子,已經讓我有些煩悶,可想而知五十個月的軟禁,會是怎樣滋味,那五十多年呢?那該是怎樣的一種煎熬。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軟禁,直到1990年解禁,其中經過了54個四季輪轉,張學良從英姿勃發的36歲青年軍人,變成了的90歲的耄耋老人,其中的痛苦,悲憤,委屈,無奈,罄竹難書。我曾在夏威夷張學良和趙一荻的墓前,久久站立,心裏在默默地問,你後悔嗎?

想到自己的老爸不能下樓的那些日子,如果我有過在家隔離50天,還在繼續隔離的經曆,一定會更多的帶老爸出門。老爸後來不願意出門,我每次問想出去看看嗎?老爸隻是搖頭,隻有一次老爸跟我說,想去公園。我準備好了輪椅,薄毯,叫來了出租,和老爸一起去了公園。普通的公園景色,湖水蕩漾,楊柳依依,遊人三三兩兩,我推著老爸,沿著湖邊行走,路不是很平,有些顛簸。最後我們停在一棵柳樹下,老爸望著湖水,什麽也不說,很專注的樣子。坐久了,有些涼,老爸讓我給他圍上毯子,卻還是不肯回家。那是老爸的最後一次轉換場景。

人需要不同的生活場景,如同我們需要不同的食物。日複一日的重複同樣的事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想到要把在家工作的日記,再寫三十天,心裏就有了一些抵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渺渺炊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Yuan17' 的評論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真的是一種軟禁,被外界的環境,和內心擔憂軟禁了。
Yu-Yuan17 回複 悄悄話 真巧啊,有一天我也想到了“軟禁”一詞和張學良。張學良幸虧有趙四夫人的陪伴啊。軟禁的滋味算是知道怎麽回事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