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號入座---評“在德國待久了”
(2009-09-23 07:25:37)
下一個
會隨地扔煙頭------絕無可能。
大聲清理鼻涕------絕無可能,這是德國人的臭毛病。
垃圾會不由自主分類------是的。
喜歡在人行道上騎車------絕無可能。
1帶勾被當成7,7帶橫人家不認,害的偶在工行存款單重添N回------是的,還有習慣了畫叉。
煮飯後有猛擦灶台的衝動,而且想擦到噌亮那種------永遠如此,與中國德國無關。
不爽時習慣說 SCHEISSE (shit)------沒有。
看到綠燈或者遇到斑馬線,習慣不抬頭,直接朝馬路對麵走去(車絕對讓人)----沒有,在哪國都左顧右盼,我膽兒小。
出門在車站等bus總覺得沒時刻表不踏實------是的,但不是不踏實,是著急。
英文巨爛,動詞喜歡放到最後說!說數量詞的時候也想先說個位數------沒有,雖然我的英文也爛,隻能聽不能說。
下課時會有敲桌子的衝動------很喜歡這個動作,超可愛的校園傳統,還有那個“十五分鍾”也超可愛的說。
在飯店吃飯時,被別人嫌說話聲音太小,聽不清楚!!------沒有,不過被很多同胞嫌語速太快。德國人沒覺得我快,他們更快。我在跑,他們在飛。
撥別人的手機通話時間都很短------是的,手機話費太貴了。
總說”主火車站“------沒有,但是習慣說BAHNHOF。
管大眾叫”VW“,寶馬叫”BMW“------兩者混著叫,很自然嘛。
一進教室,隨便把書包往地下一扔------絕無可能,我有潔癖。
遇上肉夾饃就叫Dönner------是的,隻是好玩而已。
出門不愛帶現金!------是的,因為沒有,所以沒法帶。
吃飯後總有給小費的衝動,不然出門時會背脊發涼------國內想不起,國外永遠給小費。
去K房就兩眼發直,感覺自己太土,別人說誰都不知道,唱什麽都不懂------K房沒去過。
買衣服喜歡說自己穿S,忘了其實在國內你得穿L!------沒有,哪國都是S,M,L混穿。
即使周末在家裏PARTY也習慣早2天在樓下就貼通知告知鄰居------回國不在家爬梯。
動不動就想叫警察,隻是不知道國內110管不管人鬥嘴或者從樹上救貓這種事------救貓救狗的事兒嘛,一般都是消防隊員們幹。
冬天喜歡在羽絨服下穿短袖或單衣,結果忘了室內沒有暖氣(俺南方滴)------沒有,我是北方滴。
買機票喜歡計較能帶多少公斤行李,20還是30KG?------是的,我是回國行李永遠超重的人。
偶爾吃個麵包,感覺怎麽這麽軟------回國絕對不吃一口麵包。
出門前總是擔心有效證件是不是過期了------沒有。
不管幹什麽事,總想先約個Termin------是的。
去銀行/郵局總會站在離前麵一個人1m遠的地方,後來的人以為你不是來辦事的,早早就擠到前麵去辦理,隻好再次排隊------是的,吃兩次虧就反應到從前了。
見到朋友就想衝上去用蜘蛛俠的姿勢抱住猛親------絕無可能,除非是BABY,還得問人家媽媽願意不。。
遇人就想握手,告別想說“去死”(德語-再見-的意思)------沒有。
上了火車後,從不對號入座(德國火車和電影院都不分座號)------胡說。
去超市時,總是自帶購物籃或者手拉小箱(去過賣德龍的人會有體會)------沒有,自帶大號布口袋。
用鍵盤打字總是Y , Z不分(德國鍵盤正好是反的)------沒有。
在國內騎自行車的時候,很正經的等紅綠燈,結果被別人罵不長眼------沒有,不過有些頭疼。
吃蘋果不削皮------絕無可能,永遠削皮。
習慣用中文當別人的麵大聲評論別人! (反正在這裏沒人聽得懂)------沒有。
會把喝空的塑料瓶子存起來,隨時準備去退按金!------沒有,不喝瓶裝水。
公共場合遇到推嬰兒車的媽媽主動去幫忙,嚇得人家以為你要偷孩子------有一次是的,以後不敢啦。
出門前,總愛先查車次連接------沒有。
一年之內,經常時不時的算一下,已經上了幾天的班,有沒有超過90天------是的。
去派出所或者什麽機關辦事,一般都上午去------是的。
燈泡壞了習慣去找物業------沒有,德國也不是每個物業都管換燈泡。
還是理發店,不習慣多費口舌,直接要雜誌上的樣子來剪------不知道,沒去過理發店。
送禮不送腦白金,就喜歡送紅酒------一般送首飾。
在公眾場合不喜歡大聲說話------是的。
打電話習慣躲牆角------不打擾別人,無論哪裏。
坐公車看見老幼專座死活不坐------是的。
路上看見光頭穿黑衣服就低頭看他的鞋子是否黑色,是否係白鞋帶的------是的,必須的。
手機在家附近打的時間要比其他地方的長的多------從未有過手機。
夏天和冬天結束的時候才買衣服(換季打折)------過去是的,現在不是了,存了太多新衣服還沒穿。
上廁所不注意自己帶沒帶手紙(所有廁所都有手紙)------嚴重反對括號裏的話。
吃完麥當勞貌似紳士般將托盤放到指定地方------永遠是紳士,無論哪裏。
評後語:
很多情形其實都是隨鄉入俗的習慣而已,上升不到什麽高度。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不免為了適應生活而與環境和文化同步合拍。
超討厭一些人在國外待了幾年後,口口聲聲說回國怎麽怎麽不適應了。一時的不適應是可能的,比如我這幾年回北京的頭一個星期,會覺得特別幹燥,嘴唇幹裂,要吃維生素B2才好起來,前幾年似乎沒這麽厲害。可是那又怎麽樣呢,無非是德國的氣候比北京稍微濕潤一些罷了,沒什麽可抱怨的。
有一次某人抱怨說在美國待了兩年,回國後連牙膏都不適應了,哇塞,她不就是用了寶潔的某個產品嘛,國內沒有還是怎麽滴?
是的,我們看見過不同的藍天,感受過不同的文化,享受過更好的硬件軟件服務,我們都希望那些將在中國的未來出現,或許會更好。
可我們是中國長大的人呀,除了ABC的孩子們,最早出國的也有十幾歲了吧,國內的一切難道沒有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之中麽?
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有什麽格格不入的?
就跟你從來不是中國人,從來沒見過中國是什麽樣子似的。
至~於~嘛!
我不是愛國憤青,從來不待見那堆人,隻會拿愛國主義的旗子做幌子來打擊異己異見。
說話做人能實事求是最好,少來那套“兄弟在英國的時候”。
盈袖好:)
想當年我看簡愛的時候,她看到表姐學習德語,說德語多麽優美,那時我想德語說起來一定很動人,哈哈,等我真的學會說德語了,才發現好像不太那麽什麽,哈哈,特別適合憤怒的時候吵架說。
不過德語的確是很有特點很有趣的語言,看看德文的哲學,文學作品就知道,真的很棒啊。
大聲清理鼻涕 --這是我在德國印象最深的,想這和中國的哈啊,呸有什麽不一樣:)
馬克吐溫說過:德國人說一個句首,然後一頭紮進大西洋,從另一岸上來說個NICHT,一大堆中間的全部推翻。--要有耐心等到最後哦,否則很容易搞錯
老大哥好:)
瓜常跟我說瑞士德語和德國德語的區別,可好玩呢,原來瑞士人說德語就是貝肯鮑爾那個味道的啊:)
是的。這種文章太多了,看著一點沒新鮮感了。:)
我呆那小城,沒幾個中國人,而我一直跟幾個瑞士小夥住一起,當時說中國話的機會不多。
嗯,有些話說出來就得罪人,哈哈~~
再說一句得罪人的,假洋鬼子們也可以分兩種,一種是自知,一種是渾然不覺。
嘿,這啥時候貼出來的, 我咋沒看過這篇呢? 看來你的跟評得罪人啦,老實說我同意你的跟評,雖然我不在德國生活。 本來就是有這麽群人嘛,覺得自己在國外呆過了,就和中國人有距離了,不管好的壞的,隻要是從老外那裏學來的,就是洋氣,就是與眾不同。 我還真不覺得原文是為了表現兩國文化的差異,不過這種文章現在也很多就是了。 哈哈我也得罪人啦。
哈哈,很好玩,看來我的評後語是太激烈了讓人不爽啊:)
我一般從不解釋寫的是什麽,為什麽寫,這次破例一下,其實已經說過了,後麵的評語跟前麵的原文沒有直接聯係,而是另有所感,假洋鬼子現象是個深遠的話題,很有普遍性,也有許多借口。
哇,寧寧呀,你突然就“長大”了,哈哈,不過跟戴鳥蛋項鏈的時候還是很象噠:)
我是沒手機呀,不好意思地說,我都不會用。嘿嘿,我要攢錢淘籽鐲~~
現在回國還有不適應的?我看見的都是不想回來的。
報告小豬,信已經發出:)
親愛的小豬,這絕對是緣分哦,我下午正斷斷續續地給你寫信呢,哈哈。
我東拉西扯沒邏輯,老朋友們都知道我這毛病,懶得扁我,嘿嘿,其實我是上周末受了點刺激,小宇宙爆發了一下,回頭跟你細說。
哎,我好喜歡你的新名字呢,想起了“風穀的黃金”時代,那時我們還夢想過非洲那。。。當然,我承認,是我夢想過,你和瓜不得不跟著,哈哈!
嗯,不同的感受說當然可以說呀,交流挺好的,稍微留心一下說的語氣比較好。
想起很久前的一個事兒,一位當年很有名的女歌手從美國回國,當時她還沒有定居美國。一些朋友給她接風,席間聊天,她用一種很厭惡的語氣說她從北京機場出來,聞到北京的空氣很惡心,就象有什麽東西在嘴裏嚼著似的,真受不了,適應不了啦。。。不辣不辣。。。可想而知在場朋友們的感覺了。
我覺得評後語通常指原文說, 所以會有人誤會。
明年我想帶小寶回國看看。
小豬
嘿嘿,我們好像說的不是同一個問題嘛:)
原文是一篇流傳很久很廣的文章,作者不詳,但肯定曾經在德國留學,正如前麵那位網友說的,在德國待過的都能找到幾條有共鳴的,嘿嘿,雖然有些也有點兒誇張了。
我隻是討厭假洋鬼子。
留學的意義本來就是取長補短,要是中外都一樣就沒必要出國啦。這些差異都沒什麽大驚小怪的啦。
這題目把“德國”換成別的國家,就可以寫一百多篇啦。比方說換成“在印度待久了”,“上廁所不注意自己帶沒帶手紙”就沒問題啦,因為你已經習慣用用手指而不用手紙幹那個啦。
哈哈,不要誤會啦,我對原文毫無芥蒂,正因為覺得挺好玩才對號入座一下:)評後語其實跟上麵的沒什麽關係,是另有所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