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北大校長號召立“鴻鵠(hao)誌” 刷屏了!(圖/視頻) ZT

(2018-05-04 11:25:00) 下一個

北大校長號召立“鴻鵠(hao)誌” 刷屏了!(圖/視頻)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24570 次)
 

講真,你們不要責怪領導了,鴻鵠這種鳥呢,確實也是有點麻煩的鳥。

我們最早知道鴻鵠誌這個梗,是從中學課本裏,陳勝同誌作為我們無產階級好兄弟,種田的時候說了一句豪言壯語:將來要是有了錢,別忘了兄弟啊!小夥伴說,哎呀你就是一種田的,怎麽稱得上富貴?

陳勝兄弟歎了一口氣——“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就是說,燕子麻雀哪裏知道鴻鵠的誌向呢!
 

那麽,問題來了,鴻鵠到底是啥鳥?為啥鴻鵠的誌向就一定比燕子麻雀高呢?陳勝同學,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到底有沒有考慮過燕子麻雀的心態?有沒有考慮過一千年之後會讀這個詞的領導的心態?

在分析鴻鵠是啥之前,我們可以無聊地先揣測一下,在陳勝同學的原句裏,鴻鵠到底是一種鳥,還是兩種鳥。何出此言呢?“燕雀”指的是燕子和麻雀,講的是兩種鳥。鴻鵠這個詞拆開,我們會發現,“鴻”乃大雁,所謂“鴻雁來賓”是也。

“鵠”就有點複雜了,因為這是一個多音字(你們不要怪領導啦,這是一個多音字啊!),它有三個讀音,分別借指三個不同的東西——
 
 
▲  《漢語大字典》

也就是說,“鵠”有可能是天鵝也有可能是鶴。

從陳勝的原句來看,這裏的“鵠”應該是天鵝而不是仙鶴——因為仙鶴飛不高。

陳勝為什麽要用大雁和天鵝來對比的燕子麻雀呢?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人的觀點李,大雁和天鵝飛得比燕子麻雀要高。就像南朝人丘遲《與陳伯之書》說的那樣:“慕鴻鵠以高翔”。所以,大雁和天鵝的誌向,燕子麻雀是不知道的。

有一年,《百家講壇》曾經播出的《英雄項羽》,嘉賓老師把鴻鵠解釋成了“蒼鷹”,我記得還引起了一陣小小的爭議。因為蒼鷹是一種猛禽,雖然也飛得高而快,且會捕食動物,但它並不是天然高貴的鳥,而是需要經過馴養,可供驅使的工具,陳勝這樣“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怎麽會願意比作蒼鷹呢?

好了,鴻鵠,來自司馬遷的報道,意思就是大雁和天鵝。

到了《說文解字》,問題來了:鴻,鵲也。鴻鵠、黃鵠也,從鳥告聲。

怎麽感覺,鴻鵠變成了一隻黃色的喜鵲?

這當然是誤解。原來,在古時發音中,鴻與黃的發音,鵠與鶴的發音很容易混淆,“鴻鵠”也常被誤讀成黃鵠或者黃鶴等。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黃鶴樓,指的是黃色的鶴嗎?當然不是——文獻記載,黃鶴樓因建址於湖北武昌蛇山黃鵠磯上,故名黃鶴樓。而根據考證,黃鶴樓最早當應是鴻鵠樓,昔人所乘的也不是黃色的鶴,而是一隻白鳳凰。

這不是我說的哦,這是東漢蔡衡同學說的。《永樂大典》裏引用了蔡衡同學的話:


太史令蔡衡曰:凡像鳳者有五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鶵,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

(來來來,幸好是鴻鵠,前麵幾個鳳凰,你來念念?看看你認識幾個!)

你看,到了東漢,鴻鵠就是白鳳凰了。

沒過幾百年,到了三國,又出幺蛾子了。來自吳國的陸礬老師在他的生物學教材《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裏這樣解釋:


鴻鵠,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肉美如雁。

字麵意思,就是比仙鶴大,味道和大雁差不多的……一種鳥?感覺又比較像天鵝了。

那麽我不禁要問,如果鴻鵠是天鵝,那麽天鵝又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被叫做“天鵝”的呢?

從我有限的考據(趕熱點很累的)來看,李商隱同學的詩句“拔弦警火鳳,交扇拂天鵝”很可能是較早提到天鵝的。

在這之後,“天鵝”派和“鴻鵠”派漸漸分別開來,如果要給他們一個標簽,我隻能說,喜歡用“鴻鵠”的代表有:

鴻鵠一再高舉——【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我誌在寥闊》

鴻鵠萬裏遊——【唐】王昌齡 《留別岑參兄弟》

鴻鵠誰言也倦飛——【宋】 蘇轍 《再和十首》

莫論鴻鵠誌安知——【明】吳寬 《春溪聚禽圖》
 
 
▲  殷偕 《海青擊鵠圖》

喜歡用“天鵝”的,看看代表吧:

追逐天鵝入雲中——【清】乾隆 《海東青行》

別賜天鵝與野麕——【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側將雲鬢打天鵝——【明】徐渭 《邊詞十三首(並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

順便說一句,我曾經在新書《潘金蓮的餃子》(買書請戳左下方“閱讀原文”)裏寫過一篇潘金蓮為西門慶點的茶,茶的名字叫:“芝麻鹽筍栗絲瓜仁核桃仁夾春不老海青拿天鵝木樨玫瑰潑鹵六安雀舌芽茶”,這裏的海青拿天鵝,也是個千古之謎,具體請戳幹娘,買碗茶,多擱土豆

李時珍同學一言以蔽之,做了個總結:

鴻鵠通稱天鵝,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一舉千裏,展翅淩雲。

——《本草綱目·禽》

所以,下次領導讀不出來,也許可以試著偷偷替換成“樹立天鵝的誌向”?

喜大普奔 發表評論於 
還不辭職?要點臉嗎?
bjszh 發表評論於 
這個確實不應該。可中文那麽多字,有誰不會念錯幾個呢?有人從來沒有靠看偏旁猜讀音嗎?

另外還有口音問題。天津和津津有味裏的“津”我一直誤念成“京”而不是“金”,在學校裏從來沒有老師或同學質疑過,直到被一個讀英文中國日報的老外指正。
我胖我的 發表評論於 
我一點兒都不奇怪,其實這才是真實水平。不要迷信北大。那裏就沒有文盲了?(當然了,校長文盲確實太有意思了。)

當年故宮破了盜竊案,給警察送錦旗,一共八個字居然寫錯一個,捍衛的捍寫成了震撼的撼,被人提出來,故宮居然說沒錯,因為撼字“顯得厚重”。(???)純粹是不要lian的做法。
空想家王莽 發表評論於 
你們啊,naive,
這是北大校長用自己的名譽來幫包子背書啊,
北大校長都讀錯字,包子讀錯幾個字也就沒什麽了吧?

這個北大校長這次是把鴻鵠讀成鴻浩,
他之前還曾經把莘莘(shenshen)學子讀成jingjing學子,
可見這次是正常發揮,
rongrong紫 發表評論於 
據說還念了“京京學子”
rongrong紫 發表評論於 
哈哈哈。文化水平低的才能去北大當校長啊~~。
DANIU_S 發表評論於 
老弄那些難念的成語幹什麽,就說個例如:
普通人怎知北大人的宏偉誌向,不就是一個意思嗎?念普通句子的話,不容易念錯。
gameon 發表評論於 
最後給那些即將在啥百年慶典,畢業典禮等等場合演講的大學校長們一個建議,就能保證你們不會再搞出類似的笑話。

請問,啥事能讓學人集中精力,認真對待?

答案正確,考試!

希望你們對待演講就像對待期末考試一樣,全力以赴地備考。

其實大學校長演講何嚐不是一種考試?
小草123 發表評論於 
很多學理工的,中文很差很差。不過這個是名句,並不偏僻。
Kel 發表評論於 
北大的教育沒有提過愛字,字字看出要出人頭地撈錢的意思。
ily 發表評論於 
我剛剛知道“鵠”(hu)的發音。
文革時上的中小學。
GuoLuke2 發表評論於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gameon 發表評論於 
相信這位校長學術能力肯定有,不過是敗在許多國人都有的毛病上,就是不注重細節,做事沒計劃,沒預演,太過自信自己所謂的"底子"。

其實美國前總統奧八那麽能噴,不是與生俱來的。不僅有許多段子手幫忙寫稿子,自己上台前都會花一些時間,練習演講稿。
 
gameon 發表評論於 
錯了就是錯了,何必總拿中文說事?

英文好學? 光拚寫一項,把welcome 拚成wellcome 的中學英文老師就有不少,就更不要提,寫出一個地道,通順的英文句子了。

還有,如果沒掌握一萬以上英文詞匯,小說,雜誌根本看不明白。而中文三五千個字基本上搞定。
norman103 發表評論於 
我要看看他的講話稿。是不是講話稿就打錯了。如果是這樣,這TM能揪出一串混子。
attendance 發表評論於 
四野2 發表評論於 2018-05-04 10:10:14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對!神仙也有打瞌睡的時候。
即將入段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為什麽沒有發現現代科學?再等個五千年,中國人自己還是沒有微積分,語言係統決定了
[網上有美女我自殺] 發表評論於 





又是一個中央黨校畢業的吧


再過幾年“北大”二字就成罵人的詞了



 
attendance 發表評論於 
燕雀安知鴻鵠(hu)之誌. 我一個老百姓,也不會把這個字讀錯。
四野2 發表評論於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Supernova13 發表評論於 
中文讀錯字但意思大家都知道,英文人人會讀但是稍難一點的詞匯很多人不知道什麽意思,或不能熟悉使用。沒完沒了的背單詞更是一輩子的煩惱(其實很多人幹脆就不學新詞或者不讀書看報了)
Supernova13 發表評論於 
初學的時間學中文比英語難,但在掌握幾千常用詞之後,繼續提高中文比英文容易,而且中文的表達和修辭能力非英語可比。
zzoorrrroo 發表評論於 
中文,說白了,也就是文言文有藝術價值,思想價值,曆史價值。問題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根本用不上文言文,現代文幾千漢字,成年人隻需要學習發音,識別和拚音輸入,就足夠了。
別的談不上了,文化更是別提。不是麽?現代中國人不就這些中文基本要求麽?
難兄難弟不易 發表評論於 
蔡元培爬出來問:我現在辭職,就當我從來沒做過北大校長,還來得及嗎?
新手上路請多關照 發表評論於 
很有喜感啊,大家一起在大帝的領導下,做著中國夢遊,聽從北大校長立下洪浩之誌,跟著大使館千裏招招,陪著雲南省長遊覽鎮池,最後沿著一帶一路寬衣通商去了。不過回頭想想也沒啥,中國的字千奇百怪,偏偏又是好多字去掉偏旁部首的部分又不念一個音,不光當今大帝,當年乾隆帝到了蘇州不就硬把滸(湖)關改成滸(許)關了麽。就連按當年來到美帝還真把Lakeland Dr. 念成Lakeland Doctor了,當時還想,美帝考慮得真周到啊,連Doctor住哪兒都給大家標出來啦。
化外人 發表評論於 
不怪校長。我也是七七級。上大學前讀書少。大部分時間不是寫大字報,就是下鄉幹活養活自己。我喜歡讀書,到現在仍然每天讀。但時時還有不認識的字。每個月大約都要查十來個字吧。
深海水手 發表評論於 
習總這回到北大視察,講國家第一,講上山下鄉,講知行合一。。。苦口婆心,中心意思就一個:北大帶個頭,搬到雄安去。
zzoorrrroo 發表評論於 
小學文化水平的總書記,配上這樣的校長,沒問題啊
深海水手 發表評論於 
唉,這個林校長,關鍵時候掉鏈子。弄不好影響到雄安的千年大計哈。

把北大等遷到雄安去,這是習總的既定方針。這個林校長之前是浙大的校長,沒幹幾年就調到了北大。蔡奇書記則是在浙大所在的杭州當過市長,然後升到省裏,而習總本人當時是浙江的一把手。

為什麽要牽扯到浙大呢?因為這個時間段裏浙大正好經曆了校區搬遷,非常成功。所以習總的意思,應該是把浙大的成功經驗移植到北京的大學。

客觀地說,浙大確實操作得很不錯,平穩過渡,老校區(玉泉)基本成了科研和研究生部,新校區(之江)成了學校新的教學中心,而且搬遷教工與學生的遷入還推動了整個之江新區的發展。

習總子弟兵被稱為之江新軍,當然是想著把之江的經驗推廣。這沒有錯。但現在看起來,之江新軍到了北京有點水土不服。
鮮肉米粉 發表評論於 
英文裏也有一些容易拚錯的詞,同樣的詞中文裏卻不容易出錯,樓下那個說的那些歪理,不能成為堂堂北大校長念錯字的借口,同樣的,說什麽他是理科出身也不應該成為借口,理科出身文科同樣出色的大有人在!
即將入段 發表評論於 
學中文時間是英文的三到五倍
即將入段 發表評論於 
李光耀說過,以後不管中國多發達,都不可能象美國那樣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成年人不可能學中文
即將入段 發表評論於 
打噴嚏的嚏字,90%以上的成年人寫不出,sneeze則是5歲小孩都能寫。
gameon 發表評論於 
厲害了,千年鴻鵠校長。
即將入段 發表評論於 
不怪校長。象形文字發音和書寫完全脫節,書寫繁雜。劉曉波的東西我大部分不同意,但他的"抄蛋的民族發明的抄蛋表像工具",實在是害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Dalidali 發表評論於 
沒辦法,文革耽誤了一代人。 清華校長, 人大校長也出過類似的醜。 

連在百家講壇講曆史的鮑教授前幾集都把“縱橫捭闔”裏的”捭“都讀成“PI". 後來幾集改過來了。 但都在YouTube防著。 
 
lthy 發表評論於 
還是清華校長實在,碰到不認識的字就張口結舌.
幾年前,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應邀在清華大學演講,在互贈禮品環節,顧秉林向宋楚瑜贈送的是一幅小篆書法,書寫的內容是黃遵憲的詩《贈梁任父同年》:
寸寸河山寸寸金,瓠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第二句首字“瓠”讀作hù,長江中下遊一帶稱“瓠子”,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夏天開白花,果實長圓形,成熟後剖開可做瓢用。“瓠離”就是把瓠剖開,跟瓜分豆剖的意思差不多。在念這首詩時,清華校長一字一頓,磕磕巴巴,念到“瓠離分裂力誰任”時,就被“瓠”字卡住了,後經人提醒才得以圓場,引得學生們哄堂大笑,場麵相當尷尬。
不僅如此,在主持過程中,顧秉林還結結巴巴,幾次中斷修正,到了最後更是洋相出盡,把向宋楚瑜贈送禮物說成“捐贈”禮物,現場一片噓聲,尷尬到了冰點。此情此景,讓直播機前的億萬電視觀眾也感到震驚和失望。真是“一句話毀掉...  查看完整評論
5840 發表評論於 
這位校長,還把莘莘學子念成晶晶學子,諄諄教導念成頓頓教導。不知蔡元培校長聽了做和感想。
timray 發表評論於 
唉,大家要努力,趕快把國家建成一流。看看,現在拖累得最高的學府都不能入流了。
鮮肉米粉 發表評論於 
上有寬衣,下有鴻鵠!厲害了,你的黨、你的國!!
nanxun_ 發表評論於 
朗姆加冰 發表評論於 2018-05-04 08:20:27 
故意念錯的,表現得水準比初中生低一點
@@@@@@@@
俺恍然大悟:神級的MP啊!多麽巧妙不留痕跡的MP啊,簡直就是給了包子大人一顆定心丸:瞧,俺的水平不如您,所以不要害怕俺會陰謀奪權啊。估計BXL,孫政才之流是絕對不會讀錯的,所以秦城見。
zhangten 發表評論於 
中央應該發個文件,以後秘書給領導寫講稿,一定要用常用字
隨你怎麽玩 發表評論於 
問題哥 發表評論於 2018-05-04 08:51:50 


可歎教授卻務虛,
搞笑猶出調門低。
既知慶豐真博士,
何必一同練寬衣?
-----------
讚問題哥好詩!
zvents 發表評論於 
這個不應該,我中文都忘得差不多了都知道HONGHUZHI.
lulu071058 發表評論於 
北大的領導都立誌,把大大的屁屁舔穿
nanxun_ 發表評論於 
哈哈哈,北大還有文科麽?估計清華的純理工男都不會念錯吧?
shamrock100 發表評論於 
也許是方言?大家說說自己家鄉話這倆字咋念?
活著的意義 發表評論於 
要力宏好治!
問題哥 發表評論於 

可歎教授卻務虛,
搞笑猶出調門低。
既知慶豐真博士,
何必一同練寬衣?

【據說這位林校長學術、為人都還不錯,也比較低調。】
 
Cathy_Bay 發表評論於 
假的吧?省長沒文化可以理解,不會是一”鎮“之長嗎?堂堂北大校長?這不是白送給一街之隔的工科生笑料嗎?北大臉丟盡。
kokuhorose 發表評論於 
向黨中央看齊!
隨你怎麽玩 發表評論於 
真事兒,以前認識一個教授把良莠不齊讀成良秀不齊
suamigo 發表評論於 
請說普通話,把舌頭捋直了。這中文還不如外國留學生呢。
隨你怎麽玩 發表評論於 
秀才認字讀半邊,叫包子來讀肯定是鴻告誌
5AGDG 發表評論於 
這個不應該啊,寬衣帝好歹不是大學校長,而且寬衣這個也比較生僻,鴻鵠之誌小學生就會把?
青花 發表評論於 
立下當主席之誌?
go123 發表評論於 
北大校長陪習二視察北大, 習二號召立“鴻鵠(hao)誌”。所以他也號召立“鴻鵠(hao)誌”,中共官員很精的,你以為他真這麽沒文化?
維州Golfer 發表評論於 
跟雲南省長“滇”字念成“鎮”,有一拚。都該寬衣休息了
larrywong 發表評論於 
這有什麽稀奇,雲南省長還把滇念成鎮呢。都是一路貨
gameon 發表評論於 
就這貨,還是北大校長? 

而且動不動就關心一千年以後的事。


 
qdknight 發表評論於 
校長心裏喊冤:二胖都不識字都讀錯,我是學習二胖好榜樣。
Panda44 發表評論於 
都是文革的罪過
lalalaland 發表評論於 
有一愽導硬是把地址的Dr.大聲念成Doctor
shambles 發表評論於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怕犯錯誤 發表評論於 
難道現在讀白字在中國是一種時尚?樣樣要向領袖看齊?
加成 發表評論於 
鵠字三個讀音,堂堂北大校長一個沒讀,而是自創了個讀音。

悲催啊,我的北大!
不好吃懶做 發表評論於 
他是77級北大化學係的,理工科的,但77級是在文革時上的中小學,基礎不是很好,所以有些詞念錯了也情有可原。以前校長大多是學文科的,學習也正規,所以不會出現這樣的錯。這位校長是特殊情況。
那山3行 發表評論於 
北大,還校長,上過中學吧,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有一年,春節晚會,蔡國慶田震等一幫人來美國演出,中國駐美大使館教育處的領導帶領他們去霍普金斯,千人級別的華人大禮堂,在演出前這領導先上台講話,拿著稿子念,第二句就是:“他們千裏招招”來到美國。台下轟然大笑,人人都笑導致聲音巨大到嗡嗡共振,好嚇人的聲音。千裏招招啊,萬裏好點?古人講“千裏迢迢”,你來個“萬裏招招”,說不定台下的人沒搞懂是什麽意思就笑不起來呢。鴻告之誌,也許他講的是“紅告之至”,就是紅色的警告到了,要小心為上的意思。文革時的教育部長於會泳作報告:“吹毛求屁”,大家都說講不通。王力教授說:“猴的屁股毛烘烘,吹毛求屁怎不通?”
300K 發表評論於 
這不是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嗎,初中課本內容。
郭文貴把螳螂擋車說成螳螂當臂, 這堂堂北大校長,比文貴還差勁。 

政法大學改黨校,北大改黨校算了。
kakoku 發表評論於 
講真,我就是念鴻hao之誌的。念了三十多年啦
朗姆加冰 發表評論於 
故意念錯的,表現得水準比初中生低一點
cotaku 發表評論於 
堂堂北大校長不如秦朝一個農民陳勝有文化
貝加兒湖畔 發表評論於 
還好沒念成江告誌。新時代的年輕人,要愛國,愛人民,忘了最重要的一條口號
小玄人 發表評論於 
哈哈哈哈
鄭南 發表評論於 
共產黨的官能有什麽素養。他們的皇帝還買個博士帽呢。
lhy86 發表評論於 
北大校長啊,製造了一個愚人節的笑話,哈哈哈......
喜得利 發表評論於 
日月神教,一統江湖。

解帶寬衣,總是有說法的。
barryv 發表評論於 
這點事情囉嗦這麽多
心囚 發表評論於 
他是不滿共黨專政,故意念錯,以示對共黨統治的強烈不滿。
moonlvy 發表評論於 
沒看過三國演義?

。。。
貝加兒湖畔 發表評論於 
真的假的?不是搞笑的吧,紅號誌,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