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留美還是回國?三個印度學生的選擇讓人震撼(組圖) ZT

(2017-06-08 14:10:02) 下一個

留美還是回國?三個印度學生的選擇讓人震撼(組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455 次)
 


我有一個朋友。

他在美國中部一所學校讀PHD。

本科是國內說自己是前五,沒人跳出來說不服的一流學府。幾年前他跟班裏的其他同學一樣申請了留學,沒費什麽力氣就拿了獎學金,漂洋過海到了美利堅。

他學工科,還是門“讀到死”的專業。“大二暑假去找實習,可沒有合適的機會。後來師兄說,就算是我們學校,國家科研機關也進不去。就業季在北京找工作都不容易,更別說其他城市。”

基於前景他一拍腦門:繼續讀。反正是讀到死,那為什麽不去美國?

於是放棄了保研的機會,世界那麽大,他果斷去看看。



尖叫著“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他,到了對岸安生了一段時間,再有動態,卻是在朋友圈各種吐槽美利堅。

美國移民政策收緊,自己完成學業後想找個公司掛職申請,最後輕鬆拿綠卡幾乎不可能;

自己住的社區種族歧視嚴重,去超市又收到白人收銀員的冷屁股;

美國人上名校概率是華人的九倍,學費還是自己的三分之一(PS.他全獎出去,基本沒花學費)……



當初的美國夢他再也不提,大家以為他畢了業肯定顛顛地回國——把美國罵成那個德行,他還留才有鬼!

可他,還真就留了。

老板給推薦了實習,他一邊罵罵咧咧自己跟同事的水平不相上下,升職空間卻比不上印度小哥,一邊響鈴一聲就接起老板的電話。

把美國噴得狗血淋頭,就是賴著不走。 



…………………………………………………………………………………………………………

其實,一到畢業季,留下還是離開的話題總是讓人焦心又傷感。

部分印度小哥小姐姐讓上文這位“放下筷子罵娘,總惦記著端起碗吃飯”的留學生不服氣,而其中三位殊途同歸的選擇也在網上引起熱議。

他們的身影出現在一部紀錄片裏。

摩肩擦踵的人群,高低不齊的建築,街上隨處可見的動物,以及稍不注意就堵個水泄不通的街道——這,就是班加羅爾。

鏡頭聚焦的頭一位,是畢業於MIT的印度學霸 Anirudh Sharma。

身在帝都的小夥伴還在感慨,不敢穿白襯衫出門,口罩成了勞保用品,惡劣的空氣逼得一些年輕人不得不逃離北京城,遇見藍天白雲簡直要普大喜奔的時候,卻罕有人知:早在幾年前,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不管是首都德裏,還是工業中心、“亞洲矽穀”班加羅爾,都是空氣汙染的重災區。

尤其是班加羅爾,根據2010年衛星數據分析,這座城市的空氣汙染程度增長速度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增幅高達34%。

灰蒙蒙的穹頂之下,哮喘、患支氣管炎、心髒病,甚至癌症成為籠罩在它身上不肯退散的陰影,也成了當地居民的噩夢。

而這裏,是Anirudh Sharma念念不忘的家鄉。

盡管畢業後留在美國繼續深造,但他用自己學到的技術和擁有的實驗條件,發明出治理家鄉空氣汙染的高科技設備。



這個從小對電子技術感興趣,進行了許多天馬行空的嚐試的年輕人,瞄準空氣汙染的重要罪魁:廢氣排放。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觀察到蠟燭燃燒後產生的黑色灰燼,有了把空氣汙染變成實用的墨水的靈感。

於是,AIR-INK 項目在MIT誕生,裝在排氣管的“汙染捕捉器” KAALINK 在他牽頭的Graviky Labs 中被發明。它能將尾氣中的碳過濾掉,排出幹淨的水汽並儲存碳粉。



變廢為寶,他卻說:“最大的滿足莫過於,看到科技給世界帶來更多影響”。

而班加羅爾重現藍天,或許也不遠了。

其實,空氣汙染隻是最緊要的問題之一。

過去的半個世紀,印度經濟發展迅速,城市人口爆炸,住房短缺早已超過環境、交通、電力等問題,成為城市化過程中最嚴重的問題。

作為金磚五國之一,印度的城市中依然有龐大的人口居住在貧民區“不適宜居住”的住宅中,甚至無數人無家可歸。



(印度無家可歸者睡在首都新德裏的馬路邊,他們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到這裏過夜。圖片來自環球財經)

而海歸印度建築師 Alok Shetty 有了施展空間。

2012年起,每拿下一個大項目,他就資助一個孩子上學。接觸印度貧窮兒童和他們的父母之後,他才知,他們的居住環境有多惡劣。

為這些居無定所的家庭提供穩定、安全、衛生、低價的住所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讀書一年,工作一年,兩年後,他從紐約回到班加羅爾,投身“貧民簡易住宅項目”。

“作為一名建築師,我認為在設計和執行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應對貧民簡易房如此複雜的題材。”



鑒於當地貧民居住的又高有低,溫度各不相同,缺乏必要的衛生係統與垃圾處理係統,所以,抬高房子的地麵,防蟲蛇的設計,用最堅韌的建材竹子,力求在濕熱的氣候裏通風透氣——這個項目初具模型。



不光實用,而且廉價。他欣慰的說:“這種房子,即便是月薪隻有150美元的建築工人,每月存下10%的薪水,一年也夠買一套了。”

而經過進一步實踐之後,它不僅可以解決印度的居住問題,也可能在世界上大規模地應用。

看見這黃色的小房子,誰說不是看見了許多人的希望與未來呢?



(Alok Shetty 在他的“平民簡易”建築雛型中)

而相比較Anirudh Sharma、Alok Shetty致力於解決環境汙染、住房緊缺等物質上的問題,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獲得傳播設計碩士的印度女孩 Natasha Singh 更致力於打開班加羅爾文明的窗口。



在倫敦留學兩年後,她回到班加羅爾,在 TImeblur 做創意總監。

“ 你在班加羅爾街上走一天,會覺得震撼:會聽見牛的哞哞聲、車的喇叭聲、集市的買賣聲、樹葉的沙沙聲……”



城市有自己的聲音,而建築會回響這些聲音。



在她看來,城市中各種各樣喧鬧的聲音和複雜的傳統建築具有生動的美感。

本想把印度的古老習俗用數字保留下來的她,最終與夥伴們製作了一個將Ableton與Adobe illustrator 結合在一起的軟件,既喚起人們對日常生活之美的感知,又鼓勵創造性:“你可以繪畫,可以作曲,做你想要的音樂”,甚至“可以為每一座建築創作屬於它的音樂”。



她認為:“目前班加羅爾的編程人員,大多把視野局限於技術層麵”,沒有聚焦創意,而這也正是自己團隊存在的原因。

她的藝術與這裏的技術相結合,打開了這座城市文明的一麵。

以上三位各懷抱負的印度年輕人,分別是紀錄片《未來之家》的受訪嘉賓。



(《未來之家》劇照)

他們對祖國的未來都非常樂觀。

他們相信自己所做的事,也相信它們將給這個國家帶來改變。身處當前的發展階段,印度得以史無前例地用最新的思維和技術去解決那些人類社會所麵臨的古老的問題,而這裏的創造者們無疑處在機會與挑戰的中心。

有人提出,這片問題重重的古老土地上,為什麽能保持著無所畏懼的活力?

或許這活力正是來自於這些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年輕人。他們在世界各地接受教育、打開眼界後,都選擇回到印度,投身於自己的項目,每件都直指一個現實的社會問題。

其中,印度建築師 Alok Shetty 堅定地說,自己很感謝在紐約留學的那兩年,呆在美國讓他清楚地看見祖國的遙遠差距:人類的一些最基本的需求,隻有特權階級才能享有。而利用這些階級有的一些資源,借助他們幫助窮人的心願,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

而廢物變寶的Anirudh Sharma認為,一千年前,印度人和中國人創造出了如此豐富的建築和藝術,而過去四百年來,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很多事,讓大家失去了信心,不再相信自己。而實際上,“人類是平等的,我們成長的環境和我們給予社會的信心,取決於我們的意願”。

擁有技術,卻不迷信技術,而是用技術改變祖國的現實問題與人們未來的生活,這三位滿懷信心的印度留學生,歸國之舉讓人震撼——回國,不是一個選擇,而是必然。

對此,主持人竹子印象深刻:“他們盯著你的眼睛說,自己想都沒想就回印度了。美國的好,是美國,可是隻有回到印度,這個地方才是他們真正的價值所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