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亞特蘭大的《飄》與《夢》

(2020-03-09 10:59:49) 下一個

每次路經亞特蘭大 (Atlanta),總會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文學名著《飄》的作者瑪格麗特 米切爾,另一個是民權領袖《我有一個夢》的演講者馬丁路德 金。多年前第一次瀏覽亞特蘭大時就慕名去參觀了兩位巨人的故居和博物館。

最近讀完了《飄》的英文原著,也重溫了1939年根據小說改編的老電影《Gone With The Wind》。佐治亞州大莊園,紅土地,白棉田,十二顆橡樹,南北戰爭的殘酷,電影中費雯 麗與克拉克 蓋博的男女主角出神入化表演的絕配,文字與畫麵相得益彰閃爍著故事的魅力。

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主人公是莊園主的女兒Scarlett,時間跨度圍繞她16歲到28歲的三次婚姻,時代背景是1860s美國解放黑奴的南北內戰。 米切爾的大手筆在於她對人的眼神與表情的細膩描寫,加上娓娓道來的自言自語,以此刻畫出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

中文翻譯非常巧妙,“飄”不僅從字麵上表達了“Gone with the wind”,一切因風而至,又隨風而去。從內容上也貼切吻合入木三分,戰爭如狂風吹毀了家園,吹散了親人,也吹滅了夢想。內心的掙紮與堅韌也把珍惜的感情世界吹的七零八落,一會東倒一會西歪,吹得一地雞毛。

Scarlett出生成長在充滿愛的家庭,父母對她寵愛,女奴仆對她關愛,小夥子們都她鍾愛,她的生活被愛所包圍,但她都身邊的愛視之理所當然,隨意消費,直到她因戰爭家破人亡時才回味那彌足珍貴的父母憐愛與教誨。

她結婚三次,皆因報複或金錢,而心中始終癡情愛著那位白馬王子,在苦苦哀求他撇下妻兒與她私奔遭拒絕後,仍然堅持藕斷絲連要在一起時時互訴衷腸。戰火殘酷不能摧垮她,流言蜚語不能嚇倒她 ,兒女情長不能安慰她,她始終不能從單相思中解脫,她的愛至高至真,但卻無根無底,飄然不得。

她的第三個丈夫是個特立獨行的角色,他財大氣粗但玩世不恭而令人生厭。 他對Scarlett一見鍾情但自認不被接受,苦苦追隨等待了她兩次婚姻的終結後抱的美人歸。他全心全意但其言談舉止又令人不解,他贏得了婚姻但未能俘虜她的心,他把一腔濃愛轉移到他們的女兒身上但小女兒意外墜馬身亡。他身世坎坷,風流倜儻,財源滾滾,但最大的心願是得Scarlett一人心,痛苦中認識到這心願是不可能的奢望後,果斷地永遠離開她,他的愛飄然而逝。

“明天是新的一天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故事在給人希望中結束。

其實有首唐詩也適合Scarlett的最後吟唱,那就是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