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要豬肉不要聖誕

(2019-12-29 11:43:09) 下一個

夾在中美間的華人有根特殊的神經,能感受兩方對峙的風向和溫度變化信號。這種信號在今年聖誕期間的表白就是,要豬肉不要聖誕。

眾所周知,豬肉對中國老百姓有不同尋常的意義,是人們感覺生活水準升降的曆史標杆,保證碗裏有肉成為關乎到官帽子升降的大事。“吃著肉罵娘”曾是對鄧小平經濟形勢的褒獎,時至今日,豬肉供應與價格仍是民生關注點。

沒想到,一場禍起非洲的豬病席卷中國大地,死豬無數,談瘟色變,這場名為非洲豬瘟的傳染病如此曠日持久,把中國的養豬場害的焦頭爛額。全國緊鑼密鼓的圍追堵截也難消其患,造成的後果是豬少了,肉缺了,價漲了。以中國現有了國力財力,看到豬肉不足情何以堪,致使領袖們也緊張了。

雪上加霜的是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你撕我扯互探底線,即使兩敗俱傷誰也不願甘拜下風。你加關稅,我限製進口,以牙還牙是國際遊戲規則。川總的鐵杆粉絲是美國農民弟兄,中國有的放矢,停止購買豬肉牛肉大豆玉米等農產品,想讓老川後院失火失去籌碼。

天不隨人願,停止了豬肉進口,但內源又急劇下滑,市場是物以稀為貴,國內豬肉價格一路飆升,吃著肉還罵娘,缺肉吃豈不要罵祖宗了。況且臨近中國新年,豬肉是餐桌上的重頭戲,政府情急之下權衡利弊,決定取消進口美國豬肉限製,要豬肉!

與此同時,一場無聲的文化阻擊戰在聖誕節悄然蔓延。隱隱感覺到,國人對司空見慣的聖誕祝願似乎噤若寒蟬,微信中一片寂靜,以往聖誕節日的濃厚氣氛蕩然無影,似乎國人一下子忘記了聖誕節。即使給予提醒,也不予理會;即使理會,也猶抱琵琶半遮麵,含含糊糊斟酌詞句。

想以往,每逢聖誕,國內是何等熱鬧,大有超出國外之勢。看如今,不論大學教授,還是商家櫃台,皆擺出拒西方聖誕於門外之態,令人費解。不過說怪也不怪,鄧麗君的歌曾被當作靡靡之音而禁播,美國之音被列為敵台隻能偷聽,不曾想如今因聖誕節是來自西方的洋節而遭排斥。

政府政策靈活應變,進口豬肉以緩解肉價,降低民怨,是民生;同時,緊縮西方文化滲透,把“蒼蠅”堵在門外,是穩定。

所以,這個聖誕不尋常,豬肉大大地進,聖誕少少的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吃貨
celji 回複 悄悄話 少些浮躁直麵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