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一夫

廢話俺就不說了,全在小說裏^_^
正文

《大明燕王野史》二十九,倒著演示的鏡

(2024-05-21 04:16:31) 下一個

燕王的大發雷霆道衍倒也不怎麽害怕,因為他心裏有底,燕王被那頂大帽子籠罩著,不能把他怎麽樣;何況他道衍現在是神的化身,是智慧的象征,燕王不能不依重他;更何況還有心魔的“老虎狗”啟示。

但令道衍不安的是,他和袁珙交往得有些過深,許多不該對袁珙講的話在幾十天耳鬢廝磨中一高興也講了出來,當時他還對心魔的告誡不以為然,甚至嫌他多事,現在想起來,不禁有些後怕,因為他畢竟跟袁珙交情尚淺,而交往過深就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首先,他其實還並不真正了解袁珙,尤其是通過這次事件,他開始認同了心魔關於袁珙心浮氣躁的說法;其次,袁珙究竟想幹什麽,想取得什麽樣的結果,他其實一點也不清楚,隻是一廂情願地想把他拉到自己這邊來;第三,這次事件發生後會不會真像燕王所說的造成嚴重後果,燕王對他的態度會不會有所改變,這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第四,也是最令道衍擔心的問題,袁珙的態度會不會因此發生改變,尤其是在滿腔熱忱受到燕王冷遇後會不會反戈一擊倒向別人。

道衍想著,開始冷汗淋漓了。

燕王見他沉默無語,而且兩眼發直,滿頭大汗,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便緩和了語氣說:“和尚,你平時誇誇其談,遇事六神無主,這不像你的風格啊?我並沒有責怪你的意思,請你來是想讓你替本王參謀參謀,哪怕卜上一卦,告訴我未來吉凶如何也行呀!”

道衍此時方從思緒中清醒過來,忙說:“承蒙燕王抬愛,小僧舉薦非人觸怒我王,因此正在想一萬全之策,以護佑我王平安無事。”

燕王氣樂了,獰笑著說:“禿驢,還小僧小僧的自稱,打我第一次見你,就是一個小老頭,應該叫你小老僧才對!什麽替我想一萬全之策,哪兒呢?你倒是說說我聽聽啊!觸怒本王?本王現在心裏高興得緊!這些都沒什麽大不了,本王要是連這點兒小事都應付不來,怎能有今日?我叫你來的意思是想告訴你,今後要多加謹慎,別動不動就向我舉薦這種不靠譜的人!你我是生死至交,可以無話不談,但你不能和誰都隨隨便便發展出這種交情,尤其是他這種人,一上來就同你交心說貼己話的,這種人不靠譜,太不靠譜!也太可怕!”

讓燕王這一頓搶白,道衍此時在心裏央告心魔:` 求求你,老兄,出來幫我說句話嘛!我的修為還沒那麽高,盡管心裏有千言萬語,卻無從對付他!'

心魔回答:` 行,這次我幫你,但你以後不許再自以為是!你別看你也一大把歲數了,跟我比你還毛嫩懂嗎?'

心魔清清嗓子,對燕王說:“朱公子,你別瞪眼,叫你朱公子那是好聽的,其實咱倆的關係應該是大師父和小兔崽子的關係!我為什麽在外麵拋頭露臉、冒風險結交名士?還不是為了你!這種人怎麽啦?他率真直爽!直爽的人必忠心!他是有毛病,輕率,愛得瑟,但人無完人嘛,他的好處是不欺君。我跟他交往,那是我為了把他拉過來忠心耿耿為你效力!這種人,你跟他處好了,那都是死士,為你的大業不怕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我不深交他,他豈肯為你賣命?我也看岀來了,像他這號人暫時對你沒用,可以先放一放甭去理會,我送你一樣有用的小玩意兒吧。”

“哦?”朱棣睜大眼睛問:“你又搗鼓出什麽新鮮的有用之物了?”

“瞧瞧!剛才來的時候,你派去的人跟催命似的緊催我,忘帶了不是?叫三寶再辛苦一趟去取來吧!”

一會兒,三寶從慶壽寺取來一個木匣,朱棣親手打開它,從裏麵拿出一個吹火筒般的大竹杠。他看了看,問:“這是何物?你叫我養蛐蛐兒還是蟈蟈?也用不了這麽長啊?”

心魔接過竹筒說:“養蛇,怕你沒興趣!這叫千裏眼!”

說著,他拿掉塞在竹筒兩端的棉花,並將竹筒拉長至兩節,雙手捧著恭恭敬敬遞給燕王說:“猜猜,這個姿勢,打一稱謂叫什麽?”

朱棣搖搖頭。

“這叫獻眼!你從這竹筒的小頭望去,從裏麵你看慶壽寺的雙塔,連磚縫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哦對了,這裏是密室,咱們到外麵去看,但可一定要保密喲!”

於是朱棣帶著道衍和三寶登上燕王府的團城。這裏是承光殿的後殿,是不準許一般人出入的極保密場所。朱棣舉起望遠鏡,饒有興致地看這看那。過後,他有些頭暈,感覺手臂也有些酸疼,便將望遠鏡交給三寶放進木匣裏。他興奮地說:“太棒了!這千裏眼讓本王如生雙翼,可以在千軍萬馬中飛近敵軍將帥,看看他們慘敗後擦不擦涕淚!哎,不過這玩意兒怎麽看人和物都是倒著的?看得本王頭暈目眩啊!”

道衍以目示意燕王支走三寶,他倒不是擔心三寶會泄露機密,隻是因為有三寶在場,心魔不便盡情發揮他那口無遮攔的本事,生怕一旦心魔沒大沒小起來,燕王顏麵上掛不住,而對於這種望遠鏡的肆意歪曲,非心魔不可,他道衍是沒什麽可說的。

還沒等燕王發話,三寶早已心領神會地說:“我到下麵去守著。”

說著,三寶轉身離開了。

這時,心魔說話了:“燕王,這玩意兒還不錯,兩軍陣前靠它你可以看清對方將帥的鼻涕,太平時期,你也可以用它體察民情,像哪兒有花姑娘什麽的,一覽無餘!如果你嫌它看東西全是倒影,我可以為你做一把倒懸椅,你自己大頭朝下,就看見正經人了。”

朱棣笑罵道:“禿驢,你想讓本王受倒懸之苦嗎?”

“唉,這千裏眼又叫道衍鏡,因為是我弄出來的玩意,就得以我的名字冠名,但其深意是倒著演示給你看,你要是不想受倒懸之苦,那平民百姓就得受大頭朝下之罪,這就是曆代君王要想統治人民,要麽讓百姓安居樂業而自己多受罪,像堯舜炎黃那樣吃糠咽菜好德行好脾氣,甘願嚐百草試百毒為民解憂;要麽君王自己享樂,讓黎民百姓受倒懸之苦。怎麽做全憑你一個心念。”

 ==========

不過癮的讀者可以在喜馬拉雅上搜一下《大明燕王野史》。墨爾本21:05p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