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如海

寫情,您寫得過我嗎?
正文

我的話劇情結

(2015-12-03 13:13:54) 下一個

我的話劇情結

 

對於話劇的喜愛和癡迷始於25年前-我看的第一部話劇是尤金. 奧尼爾(Eugene O'neil )的<<榆樹下的欲望>> (Desire Under the Elms).劇作家把人性的殘酷寫到了極致,那感覺就像在人的心上深深地刻上一刀。我看過兩部作品心靈受到很大震撼,一個是曹禺的<<雷雨>>,一個就是《榆樹下的欲望》。尤金. 奧尼爾於193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全部都是悲劇-我至今還記得他的<<天邊外>>中的台詞-

 

ROBERT:依然抱有希望嗎?不用了,我知道。太陽出來這麽慢。大夫告訴我到遙遠的地方去-我的病就會好。他說得對,那永遠是個好方子。不過,這一輩子,來不及了。

你不用為我難過-你沒有看見, 我最後得到幸福了-自由了-自由了!從農莊裏解放出來,自由地去漫遊,永遠漫遊下去!瞧, 天邊外不是很美嗎?我能聽見從前的聲音呼喚我去-這次我是真走了,那不是終點,而是自由的開始-我的航行的起點!我得到了旅行的權利,解放的權利-到天邊外去!!你應該為我高興!

尤金. 奧尼爾是美國戲劇文學的驕傲。有評論家說:在尤金. 奧尼爾之前,美國隻有劇場,而沒有戲劇,更沒有戲劇家。在奧尼爾之後,美國才有戲劇。他一生獲得四次普利策獎,並與1936年諾貝爾文學獎。

 

奧尼爾的作品我讀過<<天邊外>>, <<安娜·克利斯蒂>>和《榆樹下的欲望》。因為無法去看現場演出,我隻能讀劇本-我發現讀劇本自有讀劇本的妙處。你可以盡情想象-許多話劇演出的舞台布景非常粗糙,遠遠不及你讀劇本時的天馬行空的想象。有時候話劇演員所體會的人物思想感情和你的想象也有出入,而讀劇本就不會被演員的表演和再創造所幹擾。

 

奧尼爾的作品幾乎全部都是悲劇-他自己也說:讓人深思的悲劇要比廉價的戲劇深刻得多。

 

奧尼爾的話劇作品中人物對話非常富與哲理,引人入勝。人物的悲劇性讓人感到震撼和無限傷感-我25年前看的<<榆樹下的欲望>>,至今記得很清楚;男主角埃本是呂曉禾扮演(就是<<高山下的花環>>裏的男主角梁三喜的扮演者). 最後一幕是埃本和愛碧一起被警察帶走( 愛碧為了證明她是真的愛埃本,親手殺死了他們的孩子,而埃本終於知道碧愛對他的愛並不是為了繼承父親的莊園,但一切已經太晚,於是他決定和愛碧一起去監獄。)這個慘痛的悲劇向人展示了人的自然本性是如何被壓抑被扭曲的-對金錢的貪婪和欲望使人們喪失了本性-父子,夫妻,子女之間爾虞我詐,虎視眈眈,一個個貪婪、狡詐、邪惡、虛偽。悲劇是如此的深刻而令人痛心!

----------

<<探索戲劇選>>是一本收錄了幾部先鋒話劇的書-我有幸讀過它-估計感興趣的人很少-那裏收錄了高行健的<<絕對信號>>和馬中駿的<<屋外有熱流>>。高行健自不必說,他以法國人的身份獲得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絕對信號>>是一部很單純的給人希望和美感的小劇場話劇.劇中的人物-蜜蜂,小號,黑子都是很可愛的年輕人. 很難想象高行健的<<靈山>>裏會有那麽的髒話,毫無美感,讓人讀不下去。

 

另外還有<<街上流行紅裙子>>,<<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47樁離婚案>>.這些作品在當時的確引起了觀眾和評論家的探討,但是由於它們太具有"實效"性,太緊貼時代了,反倒讓人記不住。它們都不是經典作品,絲毫經不起時代的考驗, 所以我也隻能記住它們的名字(都很長:-)有人說:眼下風行的一切20年後大多都是垃圾。那是說的那些流行作品,不是經典。

------------------------

布萊希特( Brecht )與《四川好人》

 

我們知道一個常識,世界上有三大戲劇表演體係:布萊希特表演體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係和梅蘭芳表演體係。梅蘭芳大家都知道也很熟悉-中國京劇的表演方式-即程式化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係-簡單說就是體驗派- 而作為20世紀德國大劇作家、戲劇理論家和戲劇改革家的布萊希特,知道的人並不多。

 

布萊希特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戲劇理論是“陌生化效果”即"間離效果",作為一種方法,它主要具有兩個層次的含義,即演員將角色表現為陌生的;以及觀眾以一種保持距離(疏離)和驚異(陌生)的態度看待演員的表演或者說劇中人。這種理論顯而易見是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蘭芳不同的。

 

《四川好人》其實與四川毫無關係:-) 布萊希特怎麽會想到用“四川”命名這出戲呢?他一生從未來過中國,估計他對中國地理知識也所知不多。他之所以用“四川”命名這出戲,大概跟他的書本知識有關。布萊希特自幼因有先天性心髒病,不善體育活動,常以讀書為樂。他博覽群書,知識麵寬,且口才極好,又喜歡舞文弄墨,在中學同學中是個出名的才子。中國“四川”這個地名,大概是來自他早年的讀書經曆。

 

<<四川好人>>中布萊希特虛構了3個神仙下凡尋找“好人”,結果找到一個貧苦的底層妓女沈黛,並給她一筆銀元開了家店鋪。沈黛的樂善好施很快導致了經營的困難。她受別人啟發戴上了一副麵具,化裝成“表哥” 隋達來剝削工人,又把得到的錢接濟窮人 。隋達代表剝削,沈黛象征善良,然而人 們眼中水火不容的“惡”與“善”竟然相得益彰融於一個人的身上,人們咒罵奪走他們財產的隋達,卻又用著相同的伎倆迫害吃不飽飯的沈黛,但這些可憐又可悲的大眾呢?他們吃不飽,又要求他們講怎麽樣的道德。布萊希特在這裏提供了一個問題——怎麽樣解決好人的困境?是依靠隋達的鐵腕,還是沈黛的道德,或者幹脆就這樣互補分裂,答案印證在了社會的變革之上,神仙們做不了的事靠誰怎麽樣才能辦到?答案是:這世界沒有什麽神仙皇帝,要靠的是人們自己!於是布萊斯特說:“先要吃飽,再講道德”。( From 百度)

 

我看這部劇的電視版時很年輕-這樣一個貌似發生在中國的故事竟是由一位德國劇作家所創作,我感到很好奇。興趣使然,我又讀了布萊希特的其它作品,都令人讚歎。值得一提的是布萊希特對中國戲曲藝術給予很高評價。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係持肯定態度,曾多次談論這個體係對現實主義表演藝術所做的貢獻,表現出一位戲劇大師的胸襟和眼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wimmingboy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幸福劇團' 的評論 : 謝謝劇團的留言。跟讀您的作品已經多年,是您的粉絲。看了您的關於斯特林堡的博文,很感興趣。他的作品隻讀過貴婦還鄉,慚愧。再次感謝您的來訪和留言,感覺好榮幸啊,雖然您在北歐,我在北美,這顆愛美,向善的心是相通的。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家裏有,一直沒有讀過,慚愧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