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晉

有機食品和天然食品
正文

有機食品和天然食品

(2015-02-25 08:55:14) 下一個

有機食品和天然食品  蒙晉

公眾對於“有機食品”這個名詞已經是相當熟悉了,還有一個名詞“天然食品”也廣泛使用在各種美國媒體中。但有兩個問題人們考慮過嗎?第一“有機食品”或“天然食品”是怎樣的食品?第二“有機食品”和“天然食品”是一回事兒嗎?

要搞懂第一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有機食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美國頒布的1990農業法案(1990 Farm Bill)中的第21款(The Title of 21),要求為標“有機”字樣食品的生產(production) 和經營(handling)建立了統一國家標準(The Uniform National Standard)。這個標準被稱為OFPA(The Organic Foods Production Act),翻譯成中文是“有機食品生產操作”。OFPA要求美國農業部製定和實施“國家有機規劃”(National Organic Program,NOP)。NOP將涉及“有機農產品”生產(production);經營(handling);和加工(processing)。為此,美國農業部成立“國家有機標準委員會”(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 Board, NOSB)。NOSB 成立後很快製定了 NOP 的各項國家標準。NOP是負責監督采用“有機方法”生產的公司和農場是否完全執行了有機生產的“強製性保證”(mandatory certification)。一位生產者如果他的產品生產,經營和加工過程都符合 NOSB 規定的 NOP 國家標準,他就可以將“有機”標示貼在他的產品上。

1995年四月,美國農業部國家有機標準委員會(USDA NOSB)為有機生產(organic production)給出了下麵四條定義:(1)有機農業是一個生態生產管理體係,它將促進和改善生物多樣性,生物鏈和土壤生物活性。它將盡量減少使用非農家投放物,同時他的管理實施將幫助恢複,保養和擴大生態的平衡。(2)標有“有機”字樣的產品意味著它是在“有機食品生產操作”(OFPA)監督下生產出來的。有機生產的核心準則是:該生產使用的原料和生產實踐將發展大自然體係的生態平衡,並使該生產體係融入周圍的生態環境中。(3)有機農業生產活動不能保證它的產品完全不含有某些殘餘物。然而該活動是被用來盡量的減少來自於空氣,土壤和水的汙染。(筆者將這一條款的英文錄在下麵,以求讀者對原意有更準確地認識:"Organic agriculture practices cannot ensure that products are completely free of residues;however,methods are used to minimize pollution from air,soil, and water.")(4)有機食品的管理者,加工者和銷售者都要堅持維護有機農產品信譽的生產標準。有機農業的基本目的是:優化土壤,植物,動物和人類這個生命共同體的健康和繁衍。
上麵四條中,1,2,和4條是有關“有機農業生產”和農業環境的條款,僅僅是要保證環境和農產品生產間的互動關係。隻有第三條與“有機食品”有關,就是(1)使用“有機農業生產方法”生產的食品是“有機食品”。(2)這些“有機農業生產方法”生產的“有機食品”可能還會含有某些殺蟲劑,除草劑,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生長激素等的殘餘物。

筆者在美國工作生活了二十餘年,從事的職業就是檢測各種基質中的化學物質和生化物質的殘餘量,為的是對食品和食品生產環境進行監督。這裏“基質”是對檢測對象的專業稱呼,它可以是任何要求檢測東西。筆者幾十年來遇到的基質包括吃的,喝的,用的,穿的,戴的,幾乎無所不包。從人工產品到自然產物隻要是被汙染的東西就是檢測的對象,也就是“基質”。人工產品,如各種農產品(奶製品,蜂蜜,飲料,肉類,水產品,糧食,飼料,工業食品等),衣服,鞋子,帽子,農藥,醫藥,工具等等。自然產物,象土壤,水,草,樹葉,動物體液,屍體或器官,人的體液或器官,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等等。其中最多的三樣是:食品,水,和土壤。這些基質大部分來自於農場,果園,牧場,養殖場,海洋和河湖捕撈場,食品加工廠,飲料生產廠,和飼料加工廠。長期的檢測工作,使得筆者得出了一個不太光明的結論:人類孜孜不倦的物質追求,使得人類自身進入了一條生態的死胡同。

從上個世紀人類開始利用石油以來,農用化合物和食品用化合物就被大量的研發和製造出來。因為這些化合物都是以石油初級產品為原料研究生產出來的,故沒有石油化學工業就不會有現代農用和食品用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包括:合成防腐劑(synthetic preservatives); 人造甜素(artificial sweeteners);人造色素(artificial colors);人造味素(artificial flavors);生長激素(grow hormones);抗生素(antibiotics);氫化油(hydrogenated oils);穩定劑( stabilizers);及乳化劑(emulsifiers)。 首先,這些化合物的廣泛使用,大大的提高了農,蓄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世界人口從二戰後的35億左右增加到如今的近70億,這些化合物的利用起到了相當大作用。其次,幾十年來,全球人的平均壽命增長了十多歲,食物質量提高和數量增大,功不可沒。還可以舉出許多例證來,說明這農用和食用化合物的使用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但也正是它們的廣泛使用,使得它們無所不在,它們遍布地球每一個角落和縫隙。它們在土壤裏,在空氣裏,在水裏,在植物枝株裏,在動物身體裏,也在人們軀幹裏。人類離不開它們,亦躲不開它們。沒有它們,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就會下降,就會有人餓死。沒有它們人類的平均壽命就會因為食品的匱乏而縮短。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市場上出售的水果,如蘋果和梨,即使是那些外表很光鮮的果實,切開後經常會看到蟲眼兒甚至蟲子。因為當時全世界,隻有少數幾種無機鹽類配成的殺蟲劑。而且其殺蟲效果有限,著名的波爾多液(硫酸銅和石灰水的混合物)便是其中之一。那時“石油農藥”或“有機農藥”還都處在研究階段,還隻在實驗室裏,沒有廣泛使用。當時的水果有大有小,個頭兒不均勻,因為還沒有人造激素刺激果實生長,水果長相難看,也就是賣相自然不好。而今天的瓜果,外觀光鮮,個頭兒大小一致,更沒蟲眼兒,刺激人的感官和食欲。如果沒有殺蟲劑和激素,瓜果產品不會有如此品質。筆者曾訪問過兩所大學經營的“天然(或自然)農場”,一所在台灣,一所在美國。這兩個農場都使用完全原始的耕作方式生產農產品。並且它們種植園周圍500米不種任何農作物,僅僅是作為隔離帶,防止周圍的農用地化學物質對它們種植園的滲透。種植園的土壤曾經過十年的休耕和多次水洗,以除去曾經使用過的農用化合物。它們完全使用人工作業:用手工播種,除蟲,除草和收獲。不使用任何化學物質。僅施用農家肥料,絕不使用化肥。總之完全的原始農業操作。他們收獲的南瓜大小不一,黃瓜有長有短,草莓隻有十美分硬幣大小,賣相很可憐,放到市場上,即使價格比一般同類有機食品產品低,也少有人問津。天然農場單位麵積的產量最高時,也僅是普通現代農場平均產量得60%。一位管理人員告訴筆者:他們50英畝大的農場每年要賠近200萬美元。既然賠錢,為什麽還要做呢?他們的目的之一是告訴學生:放棄所有的農用化合物,使用原始的方式生產“天然農產品”,在近代商業和工業環境下基本上行不通。因此農產品和食品中的農用有機化合物的殘餘在所難免。有機農產品和普通農產品的區別僅僅是,有機農產品含有農用有機化合物殘餘量相對比較少些而已。筆者當時有句話到了嘴邊,亦沒敢說出來,隻是為了不進一步傷害自己的同行:他其實並沒有做到“完全天然生產”,他們使用的“農家肥”是來自於牲畜和人類的排泄物,而這些排泄物中一定含有某些殘餘的農用化合物。為什麽這樣說呢?下麵是筆者多年工作中的感悟。

2,4 – D是一種常用的農用化合物(2,4-Dinitrophenylhydrazine,除草劑)。筆者所在的實驗室,每年都會接受幾百個樣品以2,4 – D作為檢測目標。早期實驗室使用GC – ECD(帶ECD探測器的氣象色譜儀,)來測試它,最低檢出量可達到0.01ppm,即在一克樣品中如果含有一億分之一克2,4 - D,GC – ECD都能測到它。2001年的夏天,一批植物莖葉要求檢測2,4 – D ,使用GC – ECD ,沒有顯示它的存在,正巧實驗室剛剛購進了一台LC/MS/MS (帶有兩級質譜探測器的液相色譜儀),它的最低檢出量可達十億分之一,( 0.001ppm)。檢測精度正好高出GC – ECD一個數量級。使用LC/MS/MS檢測該組樣品的結果是:所有樣品均含有2,4 – D。這種現象筆者以後常常遇到,經高靈敏度的LC/MS/MS掃描後,幾乎沒有樣品是幹淨的。從2001年至2013年,平均筆者每年處理的樣品有8000到10000個,十二年間,經手的樣品至少有10 萬個,有機農產品樣品占大約1% ,即在這十萬個樣品中,有機農產品應有1000個左右。其中約一半是要求檢測含鹵素除草劑(含有鹵族元素的一組除草劑,常用含素除草劑有18 個含鹵化合物。2,4 – D 是這組化合物中的一員)。而這 500 個“有機農產品”樣品,在LC/MS/MS 的掃描下,無一不含鹵素除草劑。與普通農產品相比,僅僅是農藥的殘餘量低一些而已。

“天然食品”聽起來比“有機食品”更好聽,更誘人。哪麽 “天然食品”(natural food)如何被界定?FMI(Food Marketing Institute)給出的定義如下,被廣泛用於食品的“天然”這個詞意味著:該食品盡可能少的被加工處理,並且不含合成防腐劑,人工甜素,色素,味素,和其它人工食品添加劑,生長荷爾蒙,抗生素,氫化油,和乳化劑。(The term "natural" applies broadly to foods that are minima11y processed and free of synthetic preservatives; artificial sweeteners, colors, flavors and other artificial additives; grow hormones; antibiotics; hydrogenated oils; stabilizers; and emulsifiers.)FMI是由2300 個大型食品零售和批發商支持的研究單位。它專門從事與食品有關的項目,包括各種有關食品的研究,教育,工業關係,和大眾事務。這些食品零售和批發商來自於60多個國家(包括中國的商人)。這些商人占有的食品年銷售額達到3400億美元($340billion),它占據了世界年食品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三。毫無疑義:FMI一定是代表著大型食品商人的利益,“教育”大眾如何選擇食品。但FMI也承認美國大量標有“天然”字樣的食品其實並未符合上述的標準。在筆者看來:“天然食品”豈止是未達標準,現在的地球上根本不存在“天然食品”。如果說“有機食品”還是可以理解為一種無奈的話,那末“天然食品”則完全是一個不存在的騙人的名詞。“有機食品”和“天然食品”是金元帝國裏的帝王商人們,為了最大利益發明的“產品”名詞,僅僅是名詞而已。

在農產品化學殘餘物檢測實驗室工作過的人,都會有一種不成文的共識:如果生產某個農產品使用的水和土壤含有某種農藥的話,這種農產品很難不含該種農藥。因為生長在被汙染土壤和水域中的農產品難免不被汙染,這是科學常識。筆者之所以說是“不成文的共識”,是因為至今沒有人驗證過這個共識,而把它變成一個科學結論。正因如此,農產品檢測實驗室中,被檢測的水和土壤樣品數量,大大地多於其它樣品數量,即對農產品生產環境的檢測總是大於對農產品本身的檢測。有一年,筆者要尋找一種新的,更靈敏的方法。新方法是專門用來檢測土壤中的草甘膦(glyphosate)和他的衍生物(AMPA)。在分析化學實驗中,有一樣東西不可缺少,幹淨的空白樣品。所謂“空白樣品”就是和預測的樣品相同的基質,它是檢測的基準,例如土壤的“空白樣品”必須是完全不含檢測目標的“幹淨”土壤,也就是說:“空白樣品”土壤中絕對不含草甘膦。因此,筆者首先得找到一種土壤,它完全不含草甘膦,將它作為“空白樣品”。實驗室的同事們從各自認為不可能使用過草甘膦的地方取來土壤,試做空白樣品使用。不幸的是經初測後,這十幾個地方的土壤都含草甘膦和它的衍生物。因為新的方法非常靈敏,筆者不得不向農業部申請進入國家荒漠保護地采集土壤來充當空白樣品。沒想到的是:國家荒漠保護地的土壤盡管不含草甘膦,但含它的降解物AMPA。最後,實驗室隻得向其它國家實驗室尋求幫助。實驗室最後得到的,作為空白樣品的土壤來自於南極。筆者不敢就此便認為:地球上,除南極外,已被草甘膦完全汙染。但草甘膦的廣泛存在應該是不爭的事實。有能躲過草甘膦汙染的農產品存在嗎?中國國內近期就轉基因大豆有一場辯論,但在筆者看來,就草甘膦的大範圍汙染而言,轉基因的問題隻是小巫比大巫。因為它的使用遍及大多數農作物,大豆生產使用草甘膦僅是極小的一部分。

就農用化學物質的使用而言,筆者以為:以人類目前的科學能力,隻能是“兩利取其重,兩害取其輕”,人類沒有其他的選擇。盡可能地減少使用農用化學物質,可行。而完全不使用它們不現實和不可行。農用有機化合物---這個帕多拉盒子裏放出的怪物已經不可能再回到它原先的瓶子中。近幾十年來美國和歐洲農用藥物的發展趨勢是:研究發明對人類低毒性,但對病;蟲;害短期有效的新農藥,以降低農藥對人類的傷害和對環境的汙染。比如:最新用於殺櫻桃果蠅的農藥隻有三天的有效期,它的小白鼠的生理實驗幾乎看不到對小白鼠有傷害。這個題目涉及更廣泛的學科領域,筆者知識有限不能多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轉了。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恭喜開博!

仔細拜讀了你的文章,寫的非常好!現在網上最需要的就是這樣專家寫的好文章。期待更多的好文!

我從一個菜農的角度寫了幾篇有機蔬菜的文章,有空發到WXC來,到時敬請指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