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7-05-01 08:44:11) 下一個

     

昨天,一位留學生給我發微信,說自己收到兩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個是渥太華大學的電子工程,另一個是安省理工大學的核能工程,他拿不定主意,想聽聽我的建議。在回答他的問題之前,先介紹一下這位同學。這位同學原來是鄭州九中宏誌班的學生,後來轉到鄭州九中國際部,成為第二屆中加班的一名學生。大家知道,能上宏誌班的學生,成績都不錯,他確實如此。在國際部上完高一和高二,在加拿大上完高中最後一年,他順利收到好幾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讓很多人意外的是他最終選擇上了一個college,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大專。選擇的原因是幾所大學的專業都不是他特別感興趣的,唯獨那個大專的核能專業是他喜歡的。要知道在國人心目中,大學和大專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何況這位同學的父親畢業於清華大學,而且是鄭州大學一名教授。對這位同學來說,選擇上大專當時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和不理解。

 

20149月入讀那所大專,時間在平淡中過去了兩年半,一直沒有聯係的我們,在今年的春節,他突然通過QQ,說春節要來我家過年。作為被稱為老師的我,突然有了失聯幾年學生的信息,那種喜悅不亞於發現馬航MH370的蹤跡。兩年半不見,這位同學外表的變化似乎不大,但言談舉止間明顯不同於兩年前,具體是什麽也說不清楚,也許用成熟或者成長描述更準確些,這可能是時間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累積效應。如果說兩年前選擇上大專是出於對專業喜歡而產生的熱情,通過兩年半的學習,他曾經的熱情中充滿了理性。他給我講了目前核能利用的現狀、未來的趨勢等等。還有半年就要畢業了,他又給我談了他下一步的打算和對未來的設想。和上一次選擇上大學還是大專一樣,這次擺在他麵前又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條是今年畢業,拿到三年工作簽證,在加拿大就業,工作一年後申請移民;另一條是申請大學,繼續深造。對於他來說,因為所學的專業較實用,而且成績非常優秀,找到專業工作應該不是難事,所以選擇第一條似乎是最佳選擇,通過上大專、專業工作、移民成功,這對很多想留在加拿大的留學生來說是一條捷徑,而且再往前跨出一步,夢想就會實現。可這位同學最後選擇了第二條路:申請大學,繼續深造。這才有了開頭那一幕,問我上哪個大學、哪個專業?其實我明白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我的回答,他發微信隻是出於禮貌或者隻是告訴我而己,他肯定會選擇安省理工大學的核能工程。唯一意外的是以他的成績完全可以申請到多倫多大學或者麥馬斯特大學等我們國人熟知的名校,可他卻選擇了安省理工大學這所很多人不知道的學校,他告訴我,這所學校的核能專業非常好,而且學費還便宜很多。在他的人生之路上,他又一次做出了不同於大多數人想法的選擇。

 

至於他的這些選擇未來是對還是錯,我們無法判斷,因為真實的宏觀世界不像量子世界,既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那樣,我們真正世界隻有一個,所以隻要是自己的選擇,往前走即可。

 

每一條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我們總以為存在一個標準的路線,但凡偏離就是錯誤,這個認知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科學家專門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標準偏誤(normative bias

 

我們中國人思想中的標準偏誤可能更嚴重一些。中國的城市人口非常密集,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容易發生互相模仿。更何況中國人比較熱衷於社交,文化比較合群,那麽相比強調個人主義的歐美國家,可能就更容易出現模仿的現象。

特別是在當今孩子的教育以及未來人生規劃上都擠在同一條道路上。在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驅動下,從小學就開始選擇名校、參加各種補習班;在出國潮影響下,不顧自家經濟狀況以及孩子的性格、意願,就送孩子出國留學;在大學選擇上,不論孩子的興趣愛好,以是否上名校來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好壞;在職業選擇上,什麽熱追什麽,曾經有過外貿熱、銀行熱、管理熱、公務員熱等等。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樣的路可能是有跡可循的路,也有可能是墨守成規的路,但不一定是你必須要走的那麽一條路。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參考,會比較,總會因為偏離正常感到不安,患得患失。但是回頭看看真的適合自己嗎,或許偏離才是常態。

 

不同的人走同樣的路線,很大程度上是體製批量生產,或者互相模仿的結果,這個現象並不正常。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線,最後都實現了自己的目標,這才是真正的正常

 

還是那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