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裏

性是本質,愛是超越。
正文

活學活用《矛盾論》

(2015-12-11 15:58:44) 下一個

    信息化時代到來,網路電視豐富了海外華人的生活。我那些親戚們個個都是電視劇迷,下了班飯也不做就搶著看電視劇,一人一台電視機,像吸了鴉片一樣不能自拔,家裏竟成了吃住網吧。
    親戚的一個小男孩,身體健壯得像頭黑牛犢,生性好動,頑皮至極,尚武好鬥,平時喜愛舞刀弄棒。樣樣都好,就是讀書不行。最愛看武打片和戰爭片,幾乎所有與動作有關的電影電視劇他都看過,且場場記得很清晰。你最好不要在他身邊看動作片,他不僅要提前講敘劇情,有時還要手舞足蹈地配合片中的動作,真不知是看他表演好,還是看電視劇好。
    前段時間時興國共戰爭神劇,最近又改抗日神劇。一天他問我:“(表)叔父,為什麽國民黨兵在打鬼子的時侯個個都是很勇敢,不怕死,像英雄一樣。怎麽一和我們解放軍打,個個卻成了草包啦,為什麽?”
    ”哦。”我冷不防被這小蘿卜頭問住了,不知如何問答是好。嘿!這小子書不好好讀,問題倒不少。
    我這個表侄曾在大陸讀過兩年小學,中文有點基礎,由於互聯網的原因,中文見長,英語卻進步緩慢。當大人看電視劇時,他也在旁偷看,算是看電視劇長大的。基本上分得清共產黨,八路軍,解放軍是好人,代表我們中國。國民黨是壞人,代表他們台灣。
    該如何“正確”地引導他呢?想了一會後對他說,“這麽說吧,兩軍交戰勇者勝。這勇氣來自堅定的信仰和正義感。比如,國民黨軍隊與日本鬼子打仗時,日本鬼子是侵略者,是理虧的一方,士氣不振,貪生怕死,不堪一擊。國民黨軍隊是保家衛國,占據正義有理的一方,所以打仗很勇敢,會勝。當國民黨與共產黨開戰時,狀況就變了,不一樣啦。國民黨是反動派,我們是革命者,正義在我們的一方,自然我們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啦。”
    “嗯···,那信仰是什麽?”他似乎不明白。
    孩子還小,不能讓他思考複雜的問題,有些問題要等他長後才會明白。我問他是否知道《自相矛盾》這典故,他搖頭說沒有。我又問他是否讀過毛主席的《矛盾論》,他仍搖頭。我心中暗喜,就打了一個比喻:“正義的好人是矛,永遠是進攻的一方。非正義的壞蛋是盾,永遠是挨打的。隻有矛刺盾,沒有盾刺矛,所以拿矛的一方總是勝的。懂了嗎?”
    “我要矛,我不要盾,我戳你,我贏了。”這回他懂了。
    看來,我這《矛盾論》還挺管用的。孩子總歸是孩子嘛,易哄。

May 23nd, 201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