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個人資料
匆匆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派上海人的禮節

(2015-10-15 08:12:36) 下一個

本文作者程乃珊女士,一位地道的上海Lady,亦是與海派藝術家李守白交情篤深的友人,謹以此文表達對這位上海Lady的思念之情,以此向其一生鍾愛的海派文化致敬。

1. 上海人待客,熱情周全。自己平時再節儉,待客卻一點兒也不肯馬虎。這份南方人少有的豪爽,就叫海派。

 隻要日子過得去,上海百姓人家總常儲備一些待客的糖果幹點之類。這些食品,連小孩子都知道是請客人的,絕對碰不得,但可以在招待客人時嚐一點。今日說的清茶一杯待客,對老派上海人來講,是十分不滿足的。有客來,清茶一杯之外,怎麽著都要裝一隻盆子出來。記得小時候父母時常會買斤把什錦糖回來,先將那有漂亮玻璃紙、錫紙包的揀出來另外放開,餘下的就“賜”給我和哥哥。那揀出來的,就為著裝盆子以備待客的不時之需。所謂裝盆子,是一種禮待,糖果瓜子之類直接放在桌麵上是不禮貌的,也顯得很不衛生。上海人家怎麽著都會有幾隻高腳玻璃果盤以待客裝盆子用。

2. 老上海人不大會如今日上海人那樣開口就問對方企業公司待遇如何?工鈿多少?獎金多少……

老上海人還是比較含蓄的。但八卦心理、對他人隱私有興趣的毛病總是有的。於是,做客時看人家待客盆子的內容,多少可從中估摸一二,滿足一下好奇心。因為舊時電話不普及,串門做客大多沒有預約,臨時著忙突然襲擊的,這樣摸到的情況就是十分本色真實了。

“唷,羅師母的先生大概蠻賺得動的。那日臨時去她屋裏廂,照樣端出兩隻盆子,一隻糖果一隻鴨肫肝,一甜一鹹。那點糖果考究來,全部是偉多利的貨色……”

“我看現在黃家日腳也不如從前,緊多了。上禮拜去看看黃師母,端出的一盆糖,糖紙都粘牢剝也剝不開,也不曉得放了多少辰光了……”

3. 正因為如此,上海人特別講究待客之道。當然麵子之外,也與上海人的海派天性、追求生活質量有關。

即使小孩子來做客——鄰居小朋友、兒女的同學、親戚的小輩來,哪怕就是來送樣東西帶個口訊,都要以禮相待,怠慢不得,稱之為“小客人”。這也是小孩父母的麵子,不留下吃點心,也要帶幾粒糖果花生回去才算不失禮。

老派上海人,下午時分家裏來了客人,如果沒有點心招待,那會心裏懊惱好一陣子的,哪怕臨時臥兩隻糖水蒲蛋端出來。一般都會去弄堂口點心攤叫幾碗小餛飩或幾籠小籠饅頭來。

上海人要麵子、脾氣海派,但也講究經濟實惠,太過奢華地招呼待客,會令來客不自在(豪門公館人家,自然另當別論。不過據知,舊上海豪門公館也未必家家朱門酒肉臭,日常也是過得普普通通),反而彼此顯得生分了。

4. 上海人家待客之道是很考驗當家人持家水平的

一般平實人家,桂花飄香時會自製糖桂花封好,待日後在赤豆湯、糖芋艿裏調味用。過冬的年糕切好片曬成年糕幹,百合也剝好曬成百合幹,檸檬上市時切成片用糖水漬好封好。如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有炒年糕和百合湯、檸檬紅茶作待客之用。

5. 老上海人精於核算。

也沒有辦法,在如此高消費城市,世道又不寧,大家都捏緊著銅鈿打算著過日子,故而從前老上海人家不如今日上海人,動輒上餐館。再說那時餐館也不如現今這麽遍布,有品牌的餐館更少,除非喜慶婚壽,上海人一般是在家裏宴請。

所以上海人家幾乎家家都會有隻圓台麵,閑時折疊成半月形倚在曬台上樓梯轉角處,一旦要宴請,就被請出來。舊上海居家很少有專門餐廳,一隻圓台麵一展開,整間房被占得鋪鋪滿滿轉身不得,待女主人全套陪嫁碗碟給擺出來,再老酒壺當桌一放,喜氣自然來了。在家裏宴客,忙是忙,但經濟得多。更主要是,老派人家喜歡不時請次客鬧猛鬧猛,相信集會的旺盛人氣會給家裏帶來好運。這其實猶如今天開Party,圖個開心好氣氛,但菜肴比今日Party要考究得多,隻是火灼滾燙現炒好端上桌,不似現今Party除了可樂就是花生米和土豆片。

人說,主雅客來勤。家裏有一位能幹的主婦,相對總是賓客走動得會多一點。能幹的上海主婦憑借著房門口一隻煤球爐,照樣可以燒出一桌合乎規格的四冷盤八熱炒的酒席。

6. 家宴之外,留飯也是老上海人家普遍的待客之道。

吃飯時光讓客人空著肚子離開是十分讓主人不安的,所以一定要留飯。說是便飯,北方人叫“蹭飯”或啜一餐,上海人則稱為“留飯”“便飯”,前者很帶點被動,有點死皮賴臉(可能我不懂北方方言),而“留飯”,則是十分主動,很有邀留、款待的盛情。確實,留飯是構成海派之禮的基本內容,也是一種最輕鬆悠閑的百姓社交。一般客人都心領了主人的誠意,但大多還是告辭的。除了實在相熟或者真覺得意猶未盡,談鋒正健,主人一再苦留,一片誠意不是虛留,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說是便飯,其實留的飯,總起碼有四菜一湯的:臨時炒隻蛋,蒸點臘肉香腸,或去弄堂口熟食店斬一碟叉燒或醬鴨,再拷點老酒,還是蠻像樣的。

7. “小菜沒啥,飯要吃飽!

這是老派上海人勸客的常用詞。

今日上海人吃飯,其實是吃菜,飯隻是象征性地扒幾口。舊時上海人,一直視“飯”為十分重要金貴的,連“生計”都稱為“吃飯”。小孩更是被從小教育為不可剩飯碗頭(碗裏飯吃剩),飯要扒吃幹淨,否則是“罪過”。上海人對“飯”,一直有種尊敬和珍惜。所以,每每為客人盛飯,總要盛得鋪鋪滿滿冒尖,還要壓一壓再盛,這種樣子給今天的小白領們見到要笑了:簡直是,像吃好了去賣拳頭一樣。但對上海百姓,那是一種真心好客的表現,希望客人吃得飽飽的離開這裏。

上海人海派表現,許多人僅理解為洋腔洋調,其實,上海人有其十分豪爽坦誠的土氣,特別在待客上,那是一種如泥土般溫暖的土氣。

上海人留飯,主要在一份情,而不在菜肴的多少。

俗話“天雨留客”,如吃飯時分外麵突降滂沱大雨或突發啥意外情況,那此時更要苦留客人,哪怕臨時炒一碗蛋炒飯、泡一碗紫菜蝦米湯,或者簡單一碗菜湯麵,大家都不虛禮了,實實惠惠留下來吃飽肚子,待雨過天晴,告辭謝退,主客雙方交情,就此又深了一層。所謂交情,就是這樣點點滴滴匯聚而成。

今天上海人廚房比以往的亭子間都小不了多少,一應設施齊整全。但是,少了那些掛在窗欄上的火腿、鹹肉、風雞,少了那份黔淡的油腥,我們的廚房就顯得太幹淨、太科學,如實驗室般少了人間的煙火味。

現今新生代上海人多為“模範家庭”(無飯家庭),三餐都在外麵解決,留飯都留在外麵餐館去了。

如是,將那份歡樂人氣都留在家門外了。就是雨天留客,也隻好用方便麵、微波食品來便飯。究其原因,都歸罪於現代生活節奏快捷。其實,現今女孩子走不進廚房拿不起鍋鏟,是最主要原因。還有,二代同堂家庭結構的解體,都是造成“模範家庭”的原因。

現代人生活忙碌,沒有了阿娘、阿奶、忠心的老保姆的幫忙,已無暇為一位突然造訪的友人準備一餐便飯,但我們忘記了,在廚房忙碌為友人準備一頓便飯,原是生活情趣的一部分;最開心的回味無窮的飯局,往往不是在酒家,而是那個雪夜,在友人家一餐臨時湊成的便飯桌。

如同滾動向前的列車車輪,不會因為路基一叢搖曳的野菊花或蔥鬱小草而停止滾動,今天必會變成昨天,昨天必會凝成曆史,我們唯有依依向它們告別,我們不必徒勞地留住昨天,但我們要懂得昨天。(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ttlegu2' 的評論 : 這就是再普通的老百姓也要遵守的“待客之道”。
Littlegu2 回複 悄悄話 好懷念3。外婆在的時候家裏總是備著桂圓和紅糖的,就是有客人來時如果沒點心可以招待,至少可以端上一碗桂圓紅糖水浦蛋~~~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上海人生' 的評論 : 善待客人是正道,家裏隨時準備一些客人來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待客的小零嘴,以備不時之需。孩子們也喜歡家裏來客人,一是熱鬧,二是等客人走了以後,享受這些平時少有機會可以享受的小零嘴:)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UDIEMI' 的評論 : 這個本就是無稽之談,代表不了什麽。
上海人生 回複 悄悄話 是呀,家家戶戶都有餅幹灌頭箱,有客來是一定要淘出來的,也一定留飯,拷半斤老酒,熟食店斬點叉燒,悶腔,紅腸等待客,想想那時真溫暖
HUDIEMI 回複 悄悄話 想起了劉翔家的紅燒肉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Kaile' 的評論 : 看來有故事,能否告知一二?
Kaile 回複 悄悄話 一般吃不飽!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這是上海一般家庭的待客之道,與有沒有錢關係不大。再窮的家庭也要招待客人。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上海程乃珊那種條件的人家有多少啊, 少得很哪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lmonte' 的評論 : 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elmonte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濃濃的生活味道。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 謝謝。
波城冬日 回複 悄悄話 很有同感!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穿高跟鞋的貓' 的評論 : 是的,秉持著“來者都是客”的待客之禮,就像歌曲裏唱的“朋友來了有好酒”,再怎麽樣也不能虧待客人。
穿高跟鞋的貓 回複 悄悄話 的確這樣,阿拉上海寧講究禮節和麵子。在小時候,家裏的公公恩奶總是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待客,水果啦,糖啦,奶粉,麥乳精,水蒲蛋,等等,沒有半點猶豫,盡管那時東西少有,很多還要憑票證才能買到。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齡齡媽媽' 的評論 : 以前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仿佛比現在要真摯多了。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通訊都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金錢至上把人際關係都趨於庸俗化。
齡齡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對於第七條,很有感歎,滿滿的人情味。早年我阿娘,一定要多燒一口飯,怕有客人會來,以前沒有電話前,親戚走動是不一定的日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