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婚姻的起源、作用和未來

(2018-05-01 16:24:56) 下一個


現代意義的婚姻應該是農業社會的產物。
 
就中國曆史而言,盡管中國上古神話中提及女媧為伏羲的妻子,但這幾乎可以肯定是後人杜撰的故事。

真正把中國人的婚姻觀念提高到現代水平者,應該是孔子。孔子力主父父、子子的概念, 並將其與君君、臣臣平行排列,是第一次將現代意義的家庭觀念正式注入主流語境之中。大約相同時期, 中國北方出現 “三書六禮”,  婚姻禮節從而正式進入文化規範。

中國北方黃河中遊地區進入比較成熟的農業社會大約是在8000多年以前。 而以上所述的婚姻文化的規範與形成,僅僅隻是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候,中國北方的農業已經經曆了6000年的發展,應該已經非常穩定,甚至可能是欣欣向榮了。

因此,至少在中國北方, 婚姻與農業社會應該是有關係的。
 
而且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測有以下正向回饋(Positive Feedback)的存在:
(1)一夫一妻以及一夫多妻的婚姻方式,為中國北方農業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2)中國北方農業社會的發展同時又鞏固了一夫一妻以及一夫多妻的婚姻方式。

正向反饋的結果,是中國幾千年婚姻形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的超級穩定。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婚姻為否則關係混沌的人們提供了血緣聯係。 這些血緣聯係構成了社會聯係的節點,而所有節點的匯合,進一步編織出一個相對有序穩定的農業社會(Social Fabric)。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血緣清晰的後裔,對每個家族而言,是長輩剝削後輩勞動力,並獲取其剩餘價值的最可靠的對象。 換言之,婚姻在經濟上的的目的是剝削 -- 是希望通過早期短期的投資,以期獲得後期長期的盈利。這一點看, 生養兒女與飼養牲口、種植莊稼並無二致。生養兒女不過是投資更多,風險更高,周期更長,而利潤更大。它而且還是對後二者風險的有效對衝。三者合並,成為有助於農業社會穩定的黃金組合。

非血緣後代, 因為具有歸屬上的內在含糊性,容易同時被他人搶奪及占有。 個人從而難以保證對其壟斷並獲得最大的剩餘價值。 而血緣後代, 因為是由一個精子和一個卵子產生, 並伴有容易辨認及記憶的交配方式,從而具有生物上的唯一性,並進一步為後期的剝削提供了排他性及正當性。

獲得血緣後代有兩個經濟目的:第一目的是在早期獲得可以獨享的免費勞動力,這為生產力低下的農業社會所必須。第二目的是在晚期對自己養老提供保障。這在沒有勞動分工的農業社會也是必須的。

在沒有其它更好投資機會的農業社會裏,生兒育女,無異於家庭作坊式的蓄奴,是盈利的重要選項。婚姻如同男女組建的小公司,兒女不過是公司盈利的產品和手段。

孝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 是家庭蓄奴在中國倫理學上的固化和美化。而耳熟能詳的 “我把你養到這麽大, 你怎麽能...." 不過是長輩對投資失敗的抗議和對晚輩道德綁架的訴求。

隨著工業社會的興起,生產力得到加強,勞動得到分工,城鎮化得到擴大, 政府的作用得到認同。從而導致血緣後代的經濟意義的喪失。

具體來說,其它投資渠道的出現,譬如股票、債劵、房地產、實業,以及穩定的工作機會,都使得生兒育女這種家庭作坊式的蓄奴不但失去吸引力而且成為累贅。 與此同時,政府通過收稅,強製財產重新分配,以保障窮人生活、醫療、退休等等福利,也讓希望通過生兒育女來剝奪剩餘價值失去意義。

婚姻的經濟學意義因此不複存在, 如同釜底抽薪一樣。

但是,婚姻目前作為一種社會機製, 依然有效地提供性愛歡愉,生活互助,感情交流。但這些生物上的作用,中長期來看,幾乎肯定會被人工智能大規模取代。

作為總結,婚姻作為家庭蓄奴式的社會契約,是在小規模的農業社會中興旺發達起來的。隨著工業社會的興起, 婚姻因為家庭蓄奴逐漸失去了經濟學上的意義而在今天日漸式微。而婚姻在生物學上作用,作為其最後的堡壘,也會在將來被科技信息社會攻破。

因此可以說,婚姻是在農業社會中出生成長,在工業社會中衰老,在科技信息社會中壽歸正寢,並完全進入曆史的垃圾堆 (historical dustbin).

當前社會出現日漸普遍的不婚,晚婚,閃婚,離婚,少子,不育,不過是婚姻這個上層建築與其經濟基礎關係分裂的具體表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JustTalk 回複 悄悄話 分析得相當清楚,學習了。幫助我了解和接受現實社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