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投票站裏漫長又難忘的一天(3)

(2016-11-11 07:31:29) 下一個

投票站裏漫長又難忘的一天(3)
路易是個老年白人男士,七十多歲,已經是多朝元老,在此工作許多年頭了。說到他時,別人都說路易是個很有文化的知識分子,出版過幾本書。熟了後告訴我,他曾經是北卡州杜克大學的曆史學博士,難怪那麽知識豐厚。投票站並非總是川留不息,清早很忙,九點後人流就慢了。投票站每一個小時都會數一下投票人數,所以很容易算出不同時段的流量,以備統計之用。流量慢的時候,我找到路易,請教一些當地的曆史和文化,收益良多,深感英文不夠好,無法完全掌握吸收他所說的,這也是我們第一代移民長期存在的不足。聊多了,很容易判斷他的政治傾向。其實,並不需要聊太多,在幾個關鍵議題的傾向上,不同的用詞會反映出你最終會做何選擇。在公司裏,美國同事之間很少談論政治傾向,一般盡量用中性詞,但依然可以判斷,就是用詞的方式和語氣。和路易的交談十分愉快,他對政治環境的變遷,很有見解。到了晚上7點投票站關閉,投票的結果被打印出來,與他的預見是相同的。譬如,他認為這個選區是一個相對保守的地區,投共和黨的比較多,結果出來是共和黨52%對民主黨40%。他認為今年在投票站裏的投票應在1200左右,結果出來是1202,驚人的一致。我預測今年提前投票會多於往年,約200左右。到下午時,鮑勃和路易將提前投票計算出來是188位。老先生專門走過來,說“good job"。之前我曾經把主流媒體的統計方法和新社交媒體的大數據方法(如我之前寫的小文“也說民調”中所敘),和其做過交流,路易相當認真地和我討論,並認同我所說,即主流媒體有些偏見並取樣有問題,而新社交媒體無法確認是否美國公民和其地域所在。對兩黨天地雲泥之差的集會,則達成一致的見解,應該在最後的結果反映出來,但都沒有確切的把握。因為美國的選舉就像是乒乓球比賽三局兩勝製,你可能大比分勝了一局譬如11比零,但小比分輸了兩局譬如9比11。雖然你總的分數是29比22贏了,但總局分卻輸了,結果你依然是敗。幾乎所有的競技體育都是采用類似的規則。因此搖擺州的選票顯得尤為重要。
中午吃飯時,我也把這套說辭和其它人,包括組長南希做了宣傳,引得眾人連連點頭認同。我還預測今年和往年大不相同。以我自己做例,加入美國做公民已有十多年,至少經曆過2008和2012兩次總統大選,但前兩次都沒有去投票,感到誰做總統都可以,因為沒有覺得是必須的,政治覺悟太低。但是今年不同,感覺民主黨的方向出了大問題,雖然我是現行政策的得益者,卻有義務站出來阻止民主黨繼續掌權,有我這等想法的不在少數,盡管許多人不說出來。選擇川普和共和黨,是害怕民主黨仍然在台上,一黨獨大繼續現行的政策。因此會有大量平時沉默的公民如我一樣,站出來投票支持川普和共和黨。這已經在川普的競選集會,每每人山人海中看出苗頭了。奇怪的是主流媒體采取完全忽視的態度,可見偏見之深,隻看見了川普的大嘴巴和其亂說話。所以我預測今年這個選區的投票率會高達80%,大大超過往年的大約60%。最後結果出來今年是77%,和我的預測也是相仿的。總之和路易以及其它人的交談,十分有趣和收益良多。大家彼此增進了了解,建立了友誼的基礎。
晚上7點,夏時製結束剛過去三天,所以已是夏令時的晚上八點了。夜幕早已降臨,門外已無選民等候,投票站開始關閉。所有設備打包裝箱,投票機開始打印,長長的投票的結果終於出來了。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必須在打印結果上鑒名,每人一共簽了四次名。然後有人唱票,鮑勃負責在一個文件上填寫結果,接著,把結果電話報告給上級單位匯總。所有的選票從選票機裏鎖著箱子裏拿出來,疊放整齊放入紙箱,貼上封條,將被送去鄉裏封存。
7點45分,所有的工作都已結束,組長南希拿出表格,一人一張,問訊將來是否願意參加類似的社區服務,我立刻填上願意服務。和所有的工作人員握手擁抱,真誠的笑意開在每個人的臉上。長長的一天,從最初絲毫不熟,到現在建立起互信尊重乃至欣賞的友誼,真是一個極好的經曆,必將成為一種寶貴財富。
我們常說,要融入主流社會。那麽什麽是主流社會呢?和高官顯達喝酒吃飯算是嗎?竊以為參加社區服務,和廣大的民眾一起工作生活,彼此增進相互了解,比任何廣告宣傳都管用,這應該是最好的一種融入,讓這個社會了解我們華人一樣願意付出,一樣有愛心,擁有相同的普世價值觀。同時我們不同的文化特質,擁有東西方文化的培育,的確會有不同甚至更為開寬的視野。以我們的真實故事去感染他們,不僅會獲得認同,還會得到鼓勵和欣賞。這難道不是一個難得的經曆嗎?
把這些寫下來是希望,如我一樣的華人朋友受到鼓勵,多去參加社區服務,不光會有一個美好的經曆,還具有現實的和長遠的曆史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