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梅

喜歡用文字描述身邊的生活,同時用一詩一圖的形式來描述大自然的美麗。
個人資料
雪中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窗前有一盆米蘭(3)

(2021-12-16 10:31:40) 下一個

 

  教室裏的講台是由幾層磚蓋成的,上麵鋪了一層的水泥。講台上有一個帶抽屜的講桌。在右側的抽屜裏放了三盒粉筆,兩盒是白色的,一盒是彩色的。左側是清理粉筆的黑板擦。在講台對麵的牆上鑲著一塊長方形的黑板。不要小瞧這塊黑板,它不但被老師用來畫圖寫字,而且它還是老師做為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工具。黑板在承擔傳授知識的同時,還給學生們展示一個想像的空間,默默的幫助學生們去追求美好的未來。

  當上課的鈴聲響過了之後,站在門口的梁老師,精神抖擻的走進了教室。今天她穿的是一身藍色的服裝,看上去莊重大方。她在左手裏拿著一根教鞭,右手裏拿著一本語文教課書和寫的教案,然後穩步的走上講台。她把教鞭和語文書以及教案都放到了桌子上,然後向全班環視了一下說道:

“上課”,

  60名學生齊刷刷的站了起來,大聲喊道:“老師好”。

“同學們好,請坐。”

  看著坐著端正的學生們,梁老師微笑了一下說道:“今天是語文教學的公開課,歡迎校長,教導主任以及各科教研組長的光臨,希望大家在聽課後提出寶貴的意見。”接著對學生們說道:“ 同學們不要緊張,就象平時上課一樣。請大家把書翻到《荷塘月色》默讀課文。”

  隨後梁老師轉過身走近黑板,先是用粉筆寫下了課文的《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

然後在黑板上畫出豎線分成三個部分。   (1)段落大意,(2)中心思想 (3)生字。

  接著梁老師在生字欄裏列出了一些生字和生詞 : 

  1. 閏兒:指朱閏生,朱自清第二子。

  2. 蓊蓊(weng)鬱鬱:樹木茂盛的樣子。

  3. 踱(duo): 慢慢地走

  4. 彌望:滿眼,彌:滿

  5. 嫋娜(niao nuo): 柔美的樣子

  6. 梵婀鈴:小提琴的音譯(violin)

  7. 媛(yuan):女子 (美好)

  8. 鷁(yi)首:船頭

  9. 羽杯:古代飲酒用的耳杯

  10. 棹(zhao)

  11。斂裾:lian ju :提著衣襟

  12.。纖腰束素:形容女子腰枝細柔

  13 。纖延顧步:有顧影自憐之意

 

  梁老師寫下了生字後向學生們說道:大家回家後預習課文和生字了嗎?

  學生們齊聲的回答:預習了。

  學校的每課堂時間隻有45分鍾,所以每一分鍾對梁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梁老師的教案簡直就象一份搶奪高地以及通過封鎖線的戰鬥計劃。在課堂上,不但要介紹作者寫文章的背景,分析段落大意, 生字的注音,而且還要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寫作的特點及意境等等。 另外還要啟發學生, 鼓勵學生們積極的思考和回答問題。 

  梁老師說道:首先請一個同學把課文的前三段朗讀一下,另一個同學上前來把前三段課文的要點寫在黑板上。

  這時前排第二桌名字的一個女同學舉起了手。“好,葛琴,準備朗讀課文的前三段。” 接著梁老師指向中間座位上另一個舉手的男同學:“柳江,請你在黑板上寫下各段的要點。”身材適中,戴著近視眼鏡的男同學柳江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上了講台,從盒裏拿出了一根粉筆。

  隨著梁老師的點頭示意,個子不高,長著圓臉大眼睛的葛琴開始用清脆動聽的聲音朗讀起課文來。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 妻在屋裏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 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麵,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隻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 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此刻的班級裏一片寂靜,大家都在認真聆聽著葛琴朗讀的課文。講台上的學生柳江拿起了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簡略的幾行字。

  第一段: 心裏頗不平靜,在月光下去荷塘。時間和原因,地點。

  第二段: 荷塘的小路,曲折,幽僻。荷塘的環境和作者的感受

  第三段: 人物:作者本人

  葛琴讀完課文之後,梁老師讓她坐下。同時也讓柳江回到了座位。“謝謝葛琴同學朗讀課文,謝謝柳江同學對三段文字高度的概括 "。

  梁老師拿起白色粉筆在黑板的一角畫了一個月亮,然後用彩色粉筆畫出一條通向池塘的小路。然後說道:“柳江同學的概括可謂言簡意賅。這篇散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在第一部分裏,作者交代了去荷塘的時間和原因,地點和人物。作者在開頭就說出了‘這幾天心裏頗不平靜’。用來描述他的心理的活動。因此在不平靜之下產生一個念頭要去看看月夜之下的荷塘。妻子哄著孩子睡覺,他則悄悄的出了門。在通向荷塘的小路上是幽僻,寂寞,就連樹影都是陰森森的。麵對眼前的月夜,作者觸景生情,他發出了內心的獨白:這一片天地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究竟是什麽原因使作者的心裏很不平靜?為什麽作者渴望著自由?這就需要聯係到作者當時所處的生活環境 ”。

  梁老師一邊講著一邊在黑板上寫下了《荷塘月色》創作的時代背景 :

 "《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的時候。 蔣介石叛變了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當時作者在內心裏對現實的生活充滿了壓抑和不滿,因而就在《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裏去表達向往自由卻又無法超越的複雜心情。" 

  每逢講課的時候,梁老師的眼睛都會閃耀著一種智慧的光彩,同學們都很熟悉老師那種有神的眼睛。因為那是自信的目光,也是對學生們充滿希望的目光。

  梁老師繼續的講道:“一篇好的文章會具備三個特點:‘鳳頭豬肚虎尾 ’。在第一部分裏,朱自清運用了清新簡樸的語言,描寫和鋪墊了月色小路附近的環境和自己的心理活動。所以文章的開頭頗有鳳頭之妙。 那麽真正熱鬧的場景則會在“豬肚”的這一部分的濃墨詳寫。在第三部分裏,作者在對荷塘的描述中,用細致的觀察,連珠的妙語,生動的比喻等手法去描寫,所以才會把整個的荷塘寫得生機盎然,景致綽約,美倫美奐,動人心弦。

  現在需要兩名同學,一個要把第三部分的三段課文給大家朗讀一下,另外一個同學要在黑板上寫下每段的大概意思。梁老師指著後排靠窗的一個男同學說道:“李鬆,請你朗讀那三段課文”。接著梁老師對靠牆一側中間的一個女同學說道:“張萍, 請你寫下每段的要點。”於是身材苗條,頭上盤著辮子,麵容姣好的張萍走上了講台,她把一根粉筆拿在手裏。 

  在梁老師的示意下,個子很高,體型鍵壯的男同學李鬆開始大聲的朗讀起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麵,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 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 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麵,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 隻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隻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 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整個的教室很安靜,男同學張鬆在朗讀充滿了熱情,大家都在認真的聽著,原來優美的文字能夠施展出魔法去把人們的心給吸引住。校長和教導主任在聽課筆記上寫著什麽,其他科的教研組長們也在聽課筆記上記著什麽。與此同時,站在講台上的女同學張萍一邊聽一邊在黑板上寫下了各段的要點。

  第四段.:用不同的修辭手法來描繪荷塘裏的葉子和花兒的秀美形態,有靜態也有動態。

  第五段: 月光在葉子和花上畫出了斑駁的影子,有霧的白,有影的黑。

  第六段: 樹木錯落有序的層次感。蟬鳴和蛙鳴給月夜荷塘增添了的活力。

 “謝謝李鬆同學的朗讀。謝謝張萍對這幾段文字簡明扼要的概括”接著梁老師說道:

   剛才兩名同學不論從朗讀上還是在段落要點的歸納上,都使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在文章的遣詞造句上具有很深的功力。他對月光下的荷塘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這幾段不僅文字優美,生動形象,而且還采用了不同的修辭手法。 比如‘舞女裙’,形象的描繪出了荷葉在風中翩舞的樣子。作者在賞花觀葉上,不僅有遠觀瀏覽,而且還有近前細看;白花有婀娜的開放著,潔淨優雅。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比如‘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轉而又比喻起象天上的星星 ;然後又采用擬人的手法把花比成如出浴的美人。在描繪上,豈止有美麗動人的花色,更有縷縷花香逸散著。而斷續的傳來有些飄忽的歌聲,還給月夜增添了一點音樂的聲音。一陣的清風飄過荷塘,荷葉微微頷首,無形中給荷塘的靜謐增添了一點動態之美。作者對月色下景物的描繪就像一幅黑白畫。 薄霧在荷塘像籠著的輕紗。而灌木或斑駁了黑影,或稀疏了倩影,流動的光影如梵婀玲上奏的名曲。在荷塘的周圍樹木,作者用重疊的詞語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把樹木錯落有致的層次感也表現了出來 。

  梁老師接著說: " 最後的一部分由我來讀。

  “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 ; 從詩歌裏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豔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裏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 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纖延顧步; 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裏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是“過人頭”了 ; 隻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麽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華園 ”

  梁老師讀完了最後一段後,她先是環視了一下課堂。然後講道:“ 荷花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葉子大而圓,花朵秀麗;人們除了欣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之外,還喜歡這種植物的花,葉,蓮藕 和蓮籽皆可食用。在文章最後的一部分,作者看著眼前的荷塘,進而聯想到了江南采蓮的舊俗。所以就在文字中,勾勒出一幅少女們在荷塘劃船,唱歌和采蓮的畫麵。

  梁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這篇散文以"我”夜遊荷塘的行蹤為線索,沿著小路邊行邊觀察。從描寫荷塘月夜下的景物著手。把靜夜月光下的荷花,荷葉,樹木,以及斑駁的光影都展現了出來。對景物的描寫生動形象,讓人們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作者對荷塘景物的描述詳略得當,在寫景的同時還透露自己內心的感受,把向往自由的渴望和對現實的不滿及無奈都寄托在了文字裏。

   朱自清做為清華大學的教授,麵對當時殘酷的生活現實,他的內心是不滿且向往自由的。可是他隻能通過文章去表達當時的知識分子在現實中的惶恐和無奈。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從開頭的開門出去,到結尾的推門回來,前後照應,構思巧妙。而第一句‘這幾天心裏頗不平靜 ’則成了這篇文章的文眼。這是一篇結構嚴謹,比喻恰當,有靜有動,斐然成章,獨具匠心的優美散文。我們今天學習了文章的梗概,在下一堂課裏,我們將會進一步的探索文章中的各種修辭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夠背誦這篇散文,另外還要寫一篇散文《春天的江岸公園》。

  還有幾分鍾的時間,同學們繼續讀課文領會其含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