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美貿易戰條款堪比辛醜條約 要是簽了是國恥

(2019-05-15 00:39:59) 下一個

正如一個富人對住在附近勤勞的人來說,

他可能比窮人更願意花錢買東西;

富有的國家也同樣是一個“好顧客”。

“貿易限製措施”期望使我們所有的鄰國都陷入貧窮,

往往會把對外貿易弄得無足輕重,

為人所不齒。

——亞當·斯密《國富論》

  昨天,新聞聯播畫風突變,中國正式對美國采取貿易戰反製裁措施。



  在美國最先挑起的這場“貿易戰”中,美國的姿態一直像是“穿著打扮十分闊綽,卻一直想讓別人賠錢賺吆喝的貴婦”。而美國向中方提出的“條款”也很快被《紐約時報》曝光。就連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也直言:“這份清單看上去像是投降的條款,而不是談判的基礎。”

  

這份美方公布的貿易清單中,明確表示如下幾點:

中國必須...

1.從6月開始,在12個月內將貿易順差減少1000億美元,在隨後的12個月內再減少1000億美元。

2.在《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停止對先進製造業的所有補貼。該計劃覆蓋10個領域,包括飛機製造、電動汽車、機器人、計算機微芯片以及人工智能。

3.接受美國可能會限製涉及《中國製造2025》產業的進口。

4.采取“直接的、可驗證的措施”,組織網絡間諜活動進入美國的商業網絡。

5.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6.接受美國對中國的敏感技術投資和限製,不進行報複。

7.將目前平均10%的關稅下降至與美國相同水平——在美國,所有“非關鍵部門”的平均關稅均為3.5%。

8.全麵開放中國的服務業和農業,讓美國進入充分競爭。

有網友稱:

“這個條件也太苛刻了,連《中國製造2025》這種戰略強國計劃也要限製,這不就是‘辛醜條約’嗎?還以為中國人紮辮子嗎?”

即便如此,中方還是耐著性子與美國進行了11輪貿易磋商,直到特朗普前幾天突然變臉,重啟休戰已久的貿易戰,將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突然上調至25%。

最可憐的就是美國農民,上一次中國想美國采取反製措施,美國大豆立即滯銷,特朗普政府隻能進行財政補貼。

就連一向為特朗普說話的CNN,今天也意外的在文章中稱:並不看好特朗普的這次提高關稅的舉動。

這種殺敵一千,自損三百的貿易戰究竟為什麽一定要打?

特朗普商人的“思維”永遠圍繞著利益,這也是他要和中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韓國同時發動貿易戰的原因。

這種看似頭腦發熱、瘋狂的舉動,也圍繞著美國的一個基本國情——

美國極度豐富的自然資源、領先世界的科技水平,可以使得美國不依賴任何一個經濟體也可以獨自生活;但是其他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離不開美國這個巨大市場。

特朗普還曾經威脅德國:

“如果歐盟不徹底敞開市場,我們就對奔馳和寶馬施加關稅。”  



  (對110億美元的歐盟商品征收關稅)

特朗普的一係列舉措,先是製造了經濟大恐慌,然後逐一豁免,得到“免死金牌”的國家自然是老實聽話,緊跟美國牌局,從而達到孤立中國的目的。

而且,美國已經明確表示:

在鋼鐵和鋁的重稅上,中國將是唯一不會獲得赦免的國家!

  

  (中國對美國鋼鐵出口排名前十)

  昨日,中國不再坐以待斃,開始正式反擊,600億美元反製。美股也出現暴跌,市值蒸發1.2萬億。道指暴跌逾617點,納指下挫3.4%。美債收益率再次出現倒掛,恐慌指數大漲28%。特朗普甚至在推特說:如果有一天道瓊斯指數跌幅超過1000點,他就發射上天。

  

美國財政部長急忙出來安撫市場情緒,特朗普的口氣也緩和了很多。

稱和中國的談判並沒有停止,而且也沒有決定什麽時候對3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關稅。

據《聯合早報》報道,國務院參事、人民大學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白表示:

中美關係仍在加速退化中,本輪談判的分歧仍將擴大,或許是在一開始,中方原則性的讓步太多了,才導致美國的條件日益苛刻和泛濫。

美國不斷施壓,敦促中國開放市場,私有化企業,甚至是銀行。

當年,也有一個國家麵臨相同的局麵,最終簽訂了“廣場協議”,但問題最終變得越來越嚴重。

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時間退回至上世紀80年代,美國財政赤字嚴重,貿易逆差不斷加劇,美國希望美元貶值,以此增加出口的競爭力。

裏根政府當時向合作國施壓,德國、法國、英國均有所妥協,但隻有日本妥協最大。

這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協議主要內容是日元對美元升值。協議簽署後,美元大幅貶值,日元對美元升值了一倍以上。

當時,彈丸之地的日本GDP占美國的60%,人均收入是美國的1.5倍,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全球市值前200的企業,日本就有90家。

當時,日元非常值錢,日本人的工資隨便找一個月薪就是上萬元,貸款買房極為普遍,號稱是,一年換車,三年換房。

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製造的產品充斥全球。索尼、三菱等企業紛紛崛起。日本國民也陷入了瘋狂的消費中...

在紐約第五大道的名牌店裏,擠滿了從日本去海淘的人。日本人當年消費了全球70%的奢侈品,甚至有法國等百貨公司,對於持有日本護照的遊客,實行限購。

人們對好吃好玩的到了歇斯底裏的地步,有的商家甚至會把金箔包在食物外表,一個原本100多元普通的巧克力,被賣到4-5000元,還供不應求。

但紙醉金迷的時間總是短暫的,日本馬上進入了一個經濟停滯的“十年”...

雖然,日本經濟的停滯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廣場協議》,但當時簽約的其他幾個國家中,隻有亞洲國家日本出現了“停滯”情況。

日本房地產出現大量泡沫,隨後GDP不到美國的20%,前200的企業隻剩一家,自殺率躍居世界第一。

再看看蘇聯,曾經也是世界第二,還是全球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曾經擁有航天器最多的國家,世界上25%的科學家都在蘇聯。

後來呢,直接被美國折騰解體,國民經濟倒退30年,人均壽命直接縮短5年。

請問這是什麽級別的社會災難?

難道妥協就能換來和平?

退讓就能讓國民幸福嗎?

100年間,美國沒少針對其他國家,或發動軍備競賽,或發動戰爭,或經濟製裁,本國的利益才是美國優先考慮的。

美國pudding網站的編輯Russell Goldenberg,分析了《紐約時報》自1900年以來的月度頭條。

從中可以看出,這118間,美國的假想敵到底有多少?又有多少國家從繁榮中隕落...

從1900到1914,美國最關注的就是英國,如今整個英國因脫歐問題鬧得不可紛爭,實力也無法與美國抗衡。

1915到1921,美國注意力又在德國身上,而如今,德國勞動力短缺,還有敘利亞的大量難民湧入。在貿易戰中,德國最先妥協。

1945到1963,毫無疑問是蘇聯,曆史上兩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的冷戰。最終,卻以蘇聯解體而告終...

上世紀60、70年代,越南戰爭一度讓美國士氣大挫。整個戰爭從開始到結束,美國經曆了三屆總統。這場戰爭中,無數越南男性失去生命,導致今天越南人口男女比例依舊失衡。

到了90年代,是日本。日本也曾和美國妥協,隨之而來的卻是巨大的經濟泡沫。此時此刻,美國施以援手了嗎?

21世紀初,是伊拉克,海灣戰爭隻有40天,卻讓10萬伊拉克士兵深陷戰火,薩達姆政權雖被推翻,但仍然是內戰不斷, 民不聊生。

直到今天這裏依舊是美國的心頭大患。

轉眼到了2008年,中國崛起,《紐約時報》幾乎每個月的月度頭條都是 China,美國的“假想敵”終於還是落在了中國身上。

這不知,是喜是憂?要知道,在100年前,美國國會還曾簽訂《排華法案》,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部針對特殊族裔的移民限製法案。

在排華的狂熱時期,加州甚至在1881年宣布將當年3月6日作為假日用以大規模的遊行來支持排華法案的製定。

美國社會,尤其是加州的報刊開始抹黑和指責華人導致了白人失業等很多問題。警察也以各種機會逮捕華人。

清朝權臣李鴻章就曾對《排華法案》向《紐約時報》抗議:

“所有的政治經濟學家都承認,競爭促使全世界的市場迸發活力,而競爭既適用於商品也適用於勞動力。我們知道,《格利法》是由於受到愛爾蘭裔移民欲獨霸加州勞工市場的影響,因為清國人是他們很強的競爭對手,所以他們想排除華人。”

“你們的國家代表著世界上最高的現代文明,你們因你們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們的排華法案對華人來說是自由的嗎?這不是自由!”

直到2012年,美國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道歉。但是,英文原詞是“regret”(後悔)而不是“apology”(道歉)。

我們無法預測,今後中美之間的關係將會走向何方?但是,可以確定,一味妥協是沒有未來的。

曆史種種,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教訓和啟示。

蘇洵在千年前的《六國論》中,早已解釋得很清楚了: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今日的退讓不會得到明日的繁榮,隻會讓豺狼虎豹得寸進尺。要談便談,要打便打!

20年前,新中國曾經經曆了最屈辱的一夜,

20年後,物是人非,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中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