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裏偷閑

中年歲月,時間在飛逝,如不及時記下來,一切都會成為過眼煙雲。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為以後的回憶積累一些真實。
正文

童年趣事

(2015-01-30 17:12:56) 下一個

              童年趣事

      最近網上流行一句話,那就是,“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這句話正是我想說的,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的兒子,但我不是貪官。記不清是什麽年代,我的祖輩從山東創關東,來到東北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從此在這裏成家立業,繁衍子孫,世代以種田為生,一代傳一代,直到今天。

     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在七十年代的偏遠農村,除了白菜,土豆和大餅子(玉米麵或高粱麵做的那種),沒有其他的選擇。隻要這幾樣能填飽肚子,那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一年當中有春夏秋冬,童年的往事也隨著季節的變換,產生了不同季節的童年樂趣。常言說,一天之際在於晨,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天的到來象征著又一年的開始。人們都把希望寄托在春天裏,農民又開始翻地播種,忙得不亦樂乎。但我想說,在那時的農村,春天也是最難過的時候,去年秋天儲藏的土豆,白菜,還有糧食已經快要吃完了,種在地裏的糧食還需要大半年的時間才能收獲。所以春天的到來,也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沒有吃的,每天放學後,拿著籃子和小鎬子,跟著哥哥姐姐到田間地頭去挖野菜。最開始挖蒲公英,過一段時間蒲公英長大了,老了,不能吃了,其他的野菜像薺薺菜,小根蒜兒等都開始長起來了,於是我們又開始新一輪的尋找與采挖。

     在春天裏,記憶中我們經常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打鳥。在偏遠的農村,沒有人告訴你鳥是不能打的,甚至長輩人也是從打鳥長大的,當然他們不會阻止自己的孩子去打鳥。記得春天的天亮得也早,起個大早,帶上幾個鳥夾子,來到小水溝或是小樹林裏。經過一夜的風雨,小鳥們也都又渴又餓,所以我們經常把鳥夾子埋在水坑的周邊,等鳥來到水坑旁喝水時,看見蟲子是不能不吃的。如果吃了,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鳥為食亡。回到家裏,把死鳥放進火坑裏一燒,真可以讓我那吃了幾個月野菜的胃享受一番。不過大多時候打回來的鳥,都讓弟弟妹妹們吃了,輪到進我的胃裏還是不多的。其實打鳥與釣魚差不多,吃鳥肉是小事,要的就是打鳥過程中的快樂。

      春天裏還有一件樂事,那就是擰叫叫和吹叫叫。我不知道正規的叫法是什麽,可能是叫哨笛。春天一來,柳樹和楊樹開始發綠了,這時的楊柳枝正好是做叫叫的時候。用刀割一些沒有枝杈的很光溜的小楊柳條,回到家裏把帶割口的一端的皮扒開一點兒看一看,如果還有皮粘在中間的木芯上,那這個柳條是不能擰叫叫的,要扔掉,隻有扒開皮後,沒有一點皮留在木芯上,這樣的柳條才能擰叫叫。於是小朋友們圍在一起開始擰叫叫,擰下來的樹皮圓筒用剪子剪成不同長度,在叫叫的小端用剪子把最外麵的皮刮掉,隻留下裏麵一點薄薄的皮,用嘴一吹就會發出嘟嘟的響聲。叫叫的長短和留下裏皮的薄厚決定了叫叫吹起來的不同聲音,長的叫叫發出的聲音低沉純厚 ,就象牛的叫聲似的,短的叫叫吹起來聲音又尖又高,象嗩呐一樣。做好叫叫以後,大夥一起吹,有吹長的,有吹短的,那聲音真象一個樂隊似的。長聲短音交織在一起,大家吹得不亦樂乎,那聲音簡直能把房頂掀起來。父母在家時,他們不讓我們在屋子裏吹的,通常會把我們攆到院子裏去吹,對我們來說,隻要能玩得盡興,到哪裏都一樣。玩夠了,也吹累了,我們就把叫叫放進水缸或是水盆裏,以防止叫叫幹裂。第二天從水缸裏拿出來照樣可以吹。

     春天在青黃不接、餓著肚皮的日子慢慢地走過, 隻有在尋找樂趣當中,才能忘記那咕咕直叫的肚子。隨著夏天的到來,蔬菜和瓜果的季節也就來了,人們不再為吃不飽發愁了。

      隨著夏天的到來,夏天的樂趣也隨之而來。記得在夏天裏下雨很多,雨水一多,我們屯子南邊有一個大水坑就灌滿了水,在炎熱的夏季到大水坑裏洗澡也是我們的一大樂趣。約上幾個小朋友,高高興興地來到大坑裏洗澡。說是洗澡,實際上是到大水坑裏玩水。在去大坑之前,我們通常要到麻果地摘幾片麻果的嫩葉,用麻果嫩葉把耳朵堵起來,防止水進入耳朵裏。一切準備就緒,三五個小朋友連跑帶踮兒地來到大坑邊,把短褲背心兒一脫,一絲不掛地跳入水中。水裏的樂趣真是讓人留連往返。有時小朋友們分成兩夥,用手推水來攻擊對方。有時兩個人把另外一個人扔起來,紮入水中。還有時一個人背躍式跳起來,然後再重重地摔入水裏。我們把這種方式叫做摔黃瓜種。隨著水花的飛濺,歡樂聲不絕於耳。時間也在這飛濺的水花裏慢慢逝去。

    夏天裏另一大樂趣莫過於抓蟈蟈。閑暇之餘找一兩根幹枯的高粱杆,從高粱杆的關節處一節一節的掰開,找三到四根長短差不多的高粱杆節,把外麵的硬皮扒去,隻剩下裏麵的幹瓤,高粱杆裏的幹瓤要軟一些,比較容用外麵的硬皮紮進去。立柱選好後,再剪三到四根相同長短的幹瓤做底部的橫梁。材料準備就緒下麵就開始做蟈蟈籠子,首先把立柱和橫梁聯起來,通常是用剛剛扒下來的外皮,從立柱底部適當的位置穿透,紮進橫梁的一端,這樣就把一根立柱與橫梁連好了,其他的都是這樣。底部做成三角或是四角的由個人的愛好決定,底部橫梁與立柱聯好之後,要把立柱上端聚在一起,也用外皮聯起來。蟈蟈籠子的框架做好之後,要用外皮把相鄰的兩根立柱用外皮封上,兩根外皮之間留一定的縫隙,縫隙的大小要小於蟈蟈的腦袋,這樣蟈蟈就鑽不出來。把三麵或四個麵都封好之後,還要在靠近頂部適當的位置做一個活動的小門兒,以便於蟈蟈的出入。最後還要用一根細繩綁在蟈蟈籠子的頂端,以便於用手提著。蟈蟈籠子做好之後,約上幾個小朋友,去小樹林或是田間溝渠的高草了裏捉蟈蟈。一個籠子裏隻能裝三到四隻蟈蟈,裝多了蟈蟈有時會打架,甚至相互咬死。抓夠了,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到家,把蟈蟈龍子往屋簷下一掛,每天都可以聽見蟈蟈們在屋簷下叫個不停。當然了,我們每天要摘一些西葫蘆或是南瓜的晃花來喂它們。有時天太熱,要在蟈蟈籠子上澆一點水。捉蟈蟈的樂趣在於聽蟈蟈的叫聲,蟈蟈在屋簷底下叫個不停,對我們來說就象是一種音樂,高興得不得了,比吃好吃的都開心。

      夏天也有夏天的煩惱,特別是趕上連雨天,過慣了在外麵自由自在的生活,連著幾天下雨不能出去玩,都要憋在屋子裏,那種百無聊賴的日子很難過。即使天晴了,也不能馬上出去,因為外麵一片泥濘。那時家裏窮,沒有錢買黃膠鞋。我們都穿媽媽做的那種衲底的布鞋。布鞋是不妨水的,布鞋一沾泥,水就會滲到鞋裏去。所以通常要等到外麵有腳印了,我們才能出去玩。

      夏天有歡樂,也有煩惱。童年的夏天,就在這種歡樂與煩惱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夏天一過,秋天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對農民來說,秋天是歡樂與繁忙的季節,看著那結滿果實的莊稼,會有一種充實感。但是一場霜凍過後,莊稼的葉子由綠變黃,然後逐漸幹枯了,莊稼的杆葉在秋風中瑟瑟發抖,又使人增添了一份傷感。秋天不是饑餓的季節,不用去偷生產隊地裏的果實。在記憶當中沒有太多的趣事發生在秋天。躺在那鋪滿落葉的草地上,看著一行行排著整齊隊伍向南飛去的大雁,內心不由自主地又產生了一股恐懼感,寒冷的冬天又快來到了。在東北這個大平原上,冬天有時冷得讓人害怕。當白皚皚的大雪封住了平原大地,白天的氣溫一般都在零下20攝氏度,到晚上還要更冷。有的人一到冬天手腳就會凍得直溜膿,象腳後跟、手背或是耳垂凍成硬塊是常有的事。盡管冬天有些可怕,但兒時的貪玩性,也不會被嚴寒的冬天完全阻隔在屋裏,總要找一些冬天的趣事來打發這寒冷的冬季。

         冬天的一大趣事就是滑冰爬犁,冰爬犁通常是央求大人幫著做成的。冰爬犁的下麵用兩根木房子支撐,木方子上麵釘上平板,木方子下麵要安兩根八號線,以便與冰麵接觸。還要做兩根支棍兒,支棍兒的一端是磨得尖尖的鐵釘,冰爬犁前行的力量完全靠兩跟支棍兒。有了冰爬犁,就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到冰上去溜爬犁,這為那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樂趣。記得冬天裏還有一件趣事 ,那就是踢毽子。說起毽子,全國各地鍵子的做法都不一樣。北方人冬天做的毽子是用三個銅大錢加一綹長長的狗毛。把狗毛從銅大錢中間的方孔串入 、拽緊,然後從底部狗毛中間的位置釘入一個削好的竹塞子,以防止銅大錢從狗毛上脫落。最後把底部多餘的狗毛和竹塞子都剪掉,磨平。這樣一個狗毛毽子就做好了。踢毽子的場地不受限製,可以在院子裏踢,也可以在屋裏踢。通常是小朋友們分成兩夥來進行踢毽子比賽,你看那上下翻飛的狗毛毽子,一會長長的狗毛倒向銅大錢的一側,一會又象一個流星一樣向下落,伴隨著孩子們的歡樂聲與吵鬧聲,在那寒冷的冬天裏即增添了樂趣,又驅走了嚴寒,而且踢毽子是父母比較支持的冬季運動項目,比滑冰爬犁要安全得多。

     冬天裏還有一個最大的盼望,也是全年的期盼,那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國新年。小時候我們家很窮,平時根本吃不上白麵和豬肉,隻有過年時才可以吃上一兩頓餃子和一些帶肉的菜。趕上好的年頭還有可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每年從年三十開始,我們就什麽也不用做,穿著新衣服,衣服兜裏裝滿炒熟的葵花子 ,和小朋友們到處亂跑。三十晚上放鞭炮也是我們最期待的,聽見有人家開始放鞭炮了,我們就提著燈籠到處撿鞭炮。通常是從晚上十點多種開始,一直撿到十二點之後,直到聽不見放鞭炮的聲音為止。然後高高興興地回到家,把撿來的鞭炮從兜裏拿出來,把有撚兒的保存下來,留到白天去放,還有好多沒有撚兒的,就從中間折斷,兩兩相對擺成圓形,隻要點燃其中的一個,其它的也都相互點燃放掉了。我們管這種方法叫一觸即發。看著那點燃的鞭炮,我們高興得合不籠嘴。是的,過年是那個時代的孩子們最大的盼望。因為隻有過年才能有好吃的,又可以穿新衣服,還有許多好玩的。通常從年三十晚上到正月十五,這兩周的時間都不用學習與勞動。過了正月十五,一切又都恢複了正常。於是孩子們又開始新的期待,盼望著下一個中國年的到來。時間就在這美好的盼望中一分一秒地走過。

    童年的歲月雖然艱苦,經常在泥與水中度過,但歡樂卻是發自內心的。在農村那片土地上,我們盡量去尋找著能夠開懷大笑的樂趣。我從沒有去過城市,所以也沒有歸來淚滿巾的感覺。那時的一切都在國家的計劃統治之下,沒有暴富的人,所以也就沒有太多的落差。童年的我真的象一隻井底之蛙,看到的隻有頭頂那麽大的一片藍天。好在那時的天空還是很幹淨的,吃的、喝的、還有呼吸的空氣,都是新鮮的和自然的。在屬於自己的那片藍天,在那偏遠的小山村,我的童年樂趣一直留在了那裏。無論現在怎樣變化,在我的腦海裏,依然是那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兒時的記憶依然沒有改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