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理

人生的價值在於思想
正文

請允許我“幼稚”

(2014-11-30 21:51:47) 下一個
請允許我“幼稚”

特有理
2014-11-30

哲學給人的印象就是高深,就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大道理。談哲學,就像華山論劍,必須能報出門派、報出名號,師從何人、輩分老幾。否者絕對進不了山門。但凡談哲學,基本就得引經據典、旁征博引。亦或像禪宗那樣,欲言又止、欲說還休,一個pose就能道盡天下玄機。一般如我等俗人,一開口談哲學就會讓人覺得特幼稚。據說某名人曾經說過:每當他想到一個自認為很有哲理的詞語,最後總是發現那句話早已經被以前的哲學大師說過了。你說這位名人狠不狠?這分明是衝著我等俗人說的:小子你閉嘴吧,你能想到的東西大師們早已經想過了!這位名人好像就是那位說“我思故我在”的大師。
 
“越是幼稚的言語就越是接近真理”,這也是一句似曾相識的話,《皇帝的新衣》好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曾在網上發帖質疑傳統的黑洞理論,隨即就有物理大拿質問道:“你沒學過物理吧?”其實我確實沒有係統地學習過《宏觀物理》,我的“幼稚”想法在於:恒星的消亡是因為能量已經從恒星這個節點傳遞到了大範圍的空間,為何反而形成了比恒星還要強大的引力場?這種疑問來自最簡單的邏輯思維是明顯的,但是很多問題就像我在《悖論的啟示》那篇文章裏提到的,很多本質性的差異往往來自於最微小的基本偏差。一方麵,人類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另一方麵,人類的錯誤也是在螺旋式上升。不管我的問題是對是錯,用經典體係來證明未曾驗證的理論則肯定不是科學的思維。再堅實的理論體係也隻能適合有限的時空範圍,其含義在於:隻要理論體係的時空範圍開始擴展,其初始的偏差就會顯現。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理論從初始就沒有偏差,那麽它就應該可以適用於無限時空,那它就是終極真理。然而,沒有人敢說哪個理論體係就是終極真理。人們應該看到:任何科學體係的發展,都是建立在不斷修正初始偏差的基礎上。比如說《天文學》,那麽多人、那麽長時間仰望星空,不是還會犯《地心說》的“錯誤”?據說現在又有人在重新塑造《地心說》的理論,不過真假有待考證。
 
“幼稚”的思維就像買彩票,沒有那些不中獎號碼形成的“錯誤”空間,就不會有中獎機會的存在。像哲學這種“高大上”的學問,往往被學哲學的人認為是:“道可道,非常道”。正是由於哲學的發展體現了人類智力分布的差異,哲學基本上就與智慧畫上了等號,哲學殿堂的門口就被掛上了“俗人免進”牌子。通俗地講,哲學不接地氣由來已久了。由於哲學是一種宏觀性思維,因而受哲學熏陶的人大都喜歡從大處著眼。然而“細節是魔鬼”,沒有足夠的細節梳理而動不動談體係、談方法,隻能導致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再多的哲理、再多的名言,與自然規律相比也是滄海之一粟,也無法將天下的道理一網打盡。況且哲學本身就是一種試圖用不精確的日常語言來描述宏觀規律的思想體係,很多語表達都糾纏著多重概念,或是整出一些奇怪的文字組合卻沒有明確的定義。難怪哲學越來越成為一種智力遊戲,而非全人類思想的基礎。我鬥膽談哲學,就是希望它能夠“普通化”一些。哲學隻有成為普通人都熟悉的學問,隻有在初淺的層次上不斷地進行思維的碰撞,它才能真正具有“科學性”的發展。沒有普通人“幼稚”的積累,哲學真的會走向死亡。
 
因此,請允許我“幼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