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母該高興孩子跟自己不一樣

(2014-11-22 17:39:00) 下一個


我想象讓老年人挺難過的一件事是孩子不再把自己的話當回事了。孩子再蹦達也蹦不出如來佛掌心的日子好像還在昨天,可今天如來佛的掌心空空。

跟父母的交流讓我有這樣的感覺。我感覺他們的視線日漸狹窄、話越來越少了說服力。他們覺得我習氣傲慢。

我也會有到他們年紀的一天,如果我運氣夠好的話。設想那時會是怎麽一副模樣:

我能意識到我自己視線狹窄、隻會說些車軲轆話?這要求我首先不老年癡呆,其次高度善於自省。幾個老人能做到這個樣子。

像個孩子似的洗耳恭聽我的孩子們的高談闊論?做耳順的孔夫子沒那麽容易啊。

覺得他們習氣傲慢,把我的忠言當了耳旁風?這是一定的。

曆史就是這樣重複自己。一直覺得曆史是遙遠的事,直到自己也成為曆史。

人都有權力欲,尤其是對自己的孩子。可惜世界是屬於孩子的。孩子小時候,整天纏著父母。大一點時,有事才來找。再長大一些,是父母有事了來找他們。老人是鮮嫩的世界褪去的老皮。老人能做孩子的顧問就不簡單了。孩子顧上了,就來問問。顧不上,自己靠邊涼快去。

我跟我的父母不一樣。我的孩子們跟我也不一樣。這世界變化快,不是因為這世界中每個個人的變化快,而是因為世界是個活水湖:上遊有進水口,下遊有出水口。人變不了,但時候一到就被衝出去。

父母不願意看到孩子跟自己不一樣,其實就是希望世界是一口死水潭,像他們自己一樣。他們是怕自己被衝出去。但是既然遲早要被衝出去,何不放下這份執著呢。

父母該高興孩子跟自己不一樣。其實也沒有別的選擇。曆史上沒有幾個偉大人物的父親或孩子跟他們一樣偉大,因為那其中的許多因緣際會沒有哪個肉眼凡胎能把握。

紀伯倫說:孩子是父母射出去的箭。箭飛出去了,弓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當拍手的觀眾,悵惘著目送這個鮮嫩的世界離自己遠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