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今世界必須找到共同價值觀

(2014-11-19 19:09:27) 下一個

法媒:當今世界必須找到共同價值觀

2014-11-19 15:33:50 來源:參考消息網 作者:大趨勢 責任編輯:雷璟

核心提示:西方有西方的價值觀,亞洲則有亞洲的價值觀,即使他們也承認中國的儒家思想與印度次大陸的思想存在著差異。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道 法國《回聲報》網站11月14日發表題為《我們的世界必須找到共同的價值觀》的文章,作者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特別顧問多米尼克·莫伊西。文章稱,在當今這個混亂的世界,有共同價值觀的存在十分重要。但民主製度的運轉失靈已使“西方”的價值觀失去普世性。全文內容如下:

西方普世價值受質疑

今天,我們還可以像啟蒙運動時期那樣談論普世價值嗎?對於大多數亞洲國家的領 導人——不管是中國領導人還是印度領導人來說,西方有西方的價值觀,亞洲則有亞洲的價值觀,即使他們也承認中國的儒家思想與印度次大陸的思想存在著差異。 與亞洲相比——至少從人口的角度來看,當今的西方世界精英是不是也與18世紀的歐洲精英一樣,成了那種試圖用傲慢方式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的少數派?亞 洲人始終極不情願接受普世價值這一理念。

我至今還記得1992年1月我在新加坡所接受的一次“拷問”,這真的是一種智力暴力。在此前的兩個 星期,阿爾及利亞軍方取消了第二輪選舉投票。當時接待我的新加坡人給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擔心伊斯蘭主義者在選舉中獲勝就輕易地“暫停”了阿爾及利亞 的民主進程,這種情況下應如何解釋價值觀的普世性這一原則?“事實上,你們都是偽君子。是我們的高增長令你們感到了不快,於是你們想盡一切辦法來阻止我們 的增長,包括將你們的價值觀(如西方式民主)強加給我們,而這使我們原本和諧的社會出現了混亂。”
 

當然,即使是在亞洲,李光耀的開明式專製主義也一直受到人們強烈的批評。印度經濟學家、哲學家、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認為,從曆史學的角度來看,威權主義與經濟增長之間並不存在密切的相關性。

事 實上,在2014年,有關價值觀普世性的爭論比1992年更具現實意義。無論從人口、經濟,還是從軍事上來看,亞洲的分量都大大增加了。東方20年的增長 以及西方20年的負債導致了世界的再平衡。我們民主製度的失靈使它無法再為“西方”辯護。當我們的家裏也刮起民粹主義這股惡風的時候,我們如何還能強調普 世性這一獨特的品質?我們的民主模式之所以變得脆弱不堪,是因為有本領在選舉中勝出的人並不一定有治理的能力。這一脫節使得很多“優秀人才”遠離了政治。

共同價值觀很有必要

這 個全球化、相互依存、透明的世界雖然看上去雜亂無序,甚至十分混亂,但是由人權和法治等構成的一套共同價值觀的存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有必要。在沒有任 何強國或國際機構能使人敬服、合法地存在的情況下,這個基石的存在就是一種保護,甚至可以說是我們這個地球的一份“人身保險”。我們固然存在著不同的利 益,但我們必須通過一些共同的、全球性的價值觀而團結起來。

在我看來,人權的意思首先是指生命權高於一切。一位曾對以色列平民發動襲擊的巴勒斯坦年輕人說:“我們寧可選擇死亡而不是活著。”這是幾十年的屈辱和絕望所導致的產物,但它表達出了一種危險的趨勢,這與我們共同價值觀的精髓是相悖的。

除了生命之外,還有法治。我們必須意識到恐怖主義和腐敗既是導致我們這個世界走上混亂的原因,也是走上混亂的後果。

麵對這一雙重挑戰,存在著一些不可或缺的基本價值觀,而它們並沒有亞洲或歐洲之分。在捍衛這些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人們始終保持謙虛和清醒。

首先是謙虛:這是喬治·W·布什在9·11事件後作出入侵伊拉克決定時所缺乏的,因為在他眼裏,“巴格達的民主將導致耶路撒冷的和平”。

其次是道德上的清醒。雖然始終保持清醒並不容易,但從道德層麵上做到這一點應當更容易,尤其是能對好壞作出區分。比如,將人質斬首並肢解的“伊斯蘭國”顯然是我們的公敵。

為了解生命起源的秘密,我們向彗星發送了探測器,這表明我們更看重的是生存,而不是死亡。這正是歐洲發出的最具普世性的信息。

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4/1119/569639.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