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語小說

莫語小說連載,海外網站首發。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女王之心》中,伊麗莎白一世為啥不結婚?

(2014-11-04 04:17:26) 下一個
《帝國傳奇》第一卷《女王之心》,是整部超時空曆史小說的序幕,寫的是伊麗莎白一世的愛情故事,她與情人羅伯特達德利的愛情,所謂的女王之心,一則指她胸懷天下的治國之道,二則指她登基加冕的時候,手上戴的那枚代表權力的戒指。


伊麗莎白從未結過婚,因此被後人稱為“童貞女王”。在威斯敏斯特宮女王的加冕典禮上,伊麗莎白將一枚結婚戒指戴到自己的手上,表示她已經將自己嫁給了英格蘭,她的加冕典禮也是她的婚禮,在這一天伊麗莎白是個新娘,她將永遠不會有其他的丈夫。這枚戒指後來一直伴隨著她度過了四十多年。對於王室來說,婚姻是頭等大事,涉及到國家的興衰存亡,那麽,她為什麽不結婚呢?


有人認為:不幸的童年和在倫敦塔中的幽禁使她的心靈受到了巨大創傷,父王虐殺妻子在她心裏也留下了陰影,加上姐姐“血腥瑪麗”嫁人後的乖戾,使她對婚姻有一種本能的厭惡。還有人認為:伊麗莎白一生隻愛過一個男人,那就是英俊瀟灑的萊塞斯特伯爵,但人民的反對使她無法如願.
事實上,伊麗莎白保持獨身是出於政治的考慮。


她把婚姻當成了一種獲取最大利益的手段。登基後的20多年中,她始終吸引著一個個求婚者,她將自己的婚姻當作英國最大的籌碼和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伊麗莎白利用未婚這個條件吸引來自歐洲各個王室的求婚者,分化瓦解她和英格蘭在歐洲的敵人,從中獲取實實在在的政治利益和豐厚的禮品,保障英格蘭的安全和自己的統治。


當時,剛剛登上王位的伊麗莎白正值青春妙齡,許多國家的國王、王子都爭相向她求婚,以期得到一個王國。第一個向伊麗莎白獻上玫瑰的是她那已經死去的姐姐的丈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以伊麗莎白對她姐姐的惡感,我們閉著眼睛也會知道這樁婚事的結果,但是伊麗莎白需要利用西班牙這個籌碼,因為當時英法正在和談,和談的關鍵是蘇格蘭和加來港問題,伊麗莎白希望利用西班牙作為談判的籌碼,她對這樁婚事遲遲不作答複。


於是,可憐的西班牙大使隻得在倫敦一天天沮喪地等下去,他向腓力二世報告說:“我成了全倫敦消息最閉塞的人”。待談判有了眉目之後,伊麗莎白立即拒絕了腓力二世求婚。這為後來兩國交惡埋下了伏筆。


另一個不幸的犧牲品是法國國王查理九世的弟弟阿朗鬆公爵,1577年公爵出兵攻打尼德蘭的新教徒時,他派人向伊麗莎白求婚。伊麗莎白心裏飛快地盤算著,因為如果讓公爵在尼德蘭調轉槍口同當地的新教徒聯合起來共達西班牙鎮壓者,英國就不用出兵援助他們的新教徒教友了。


於是,一場新的愛情戲開始上演了,女王這次投下了高額賭注,她答應了公爵的求婚,但是拒絕馬上舉行婚禮。最後的結果是,女王成功地擺脫了在尼德蘭的困境,而阿朗鬆公爵則不幸患病身死,雞飛蛋打落了一場空。女王的婚姻和英格蘭的外交就這樣絲絲入扣地鉸合在了一起。
當然,伊麗莎白女王也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價。


她終身未婚,晚年生活孤獨寂寞,伴隨她的是來自英格蘭和歐洲各地的各種謠言。有謠言說她有許多情人,甚至生過許多孩子;還有謠言說說她是一個怪物,有6個手指頭,還是個禿頭;更為離奇的謠言說她其實是個男人,或是一個半男半女的陰陽人。


不過,這些八卦消息隻能吸引我們的眼球,而伊麗莎白寬容睿智的治國之道,才會引起我們更大的興趣和思考。伊麗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教師包括英國文藝複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羅傑·阿斯坎。她受到古典、曆史、數學、詩歌和語言的教育。在她統治期間她可以說和寫六種語言: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在凱瑟琳·帕爾和她的其他教師的影響下伊麗莎白成為了一個新教徒。


在她兄弟生前,她的地位比較穩定,但愛德華1553年就因肺結核或砒霜中毒而去世了。簡·格雷夫人隻做了九天女王,就被她家翁的同黨推翻,並被其後上台的瑪麗一世處死。瑪麗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逼迫伊麗莎白改信天主教。伊麗莎白表麵上雖然昄依,但內心仍然是一個新教徒。瑪麗對此非常不滿。有一小段時間裏伊麗莎白甚至被關入倫敦塔。有人認為她是在這裏認識了她後來的愛人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的,但更可能的是他們在童年時代就相識了


羅伯特·達德利與女王不僅童年相識,兩人還是同月同日生,當初伊麗莎白被關進倫敦塔時,羅伯特是為了追隨她,與她一起被關進倫敦塔,所以,羅伯特之後被封為萊斯特伯爵也是與這密不可分的。對伊麗莎白最大的批評是她沒有提供一個繼承人。別人一直以為她會結婚生子,有許多人追求她,包括她的前姐夫,西班牙的菲利普國王,以及她的寵臣萊斯特伯爵。許多人認為萊斯特伯爵是她的愛人。伊麗莎白很明智地避免了他們。幾年後,當她的統治得到鞏固後,人們越來越明顯地看到她不會結婚生子了。



當別人質問她為什麽她不結婚時,她提到她姐姐統治時期她的處境。當時她不但是瑪麗最忌諱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托馬斯·懷特爵士還利用她的名義。因此她明智地認識到假如她指定一個繼承人的話,她的地位會被削弱,而且這一舉可以給她的敵人提供一個刺激,因為他們可以利用這個繼承人來反對她。但沒有繼承人英格蘭會在她不時逝世的情況下陷入內戰。


1562年她患天花幾乎喪身時這一點變得非常明顯。在一段時間裏伊麗莎白曾嚴肅地考慮過結婚生子。但一個天主教的丈夫是顯而易見不可能的,而一個新教的丈夫如萊斯特伯爵會立刻加劇宮廷內的宗派鬥爭。無論她選中誰都不會有好結果。不論她個人的傾向如何,她當時的處境使任何傳宗的考慮不能得以實現。



在1558年,伊麗莎白在英格蘭新興資產階級和新教徒的擁戴下,繼承王位成為伊麗莎白一世。伊麗莎白自幼聰慧、美貌,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才思敏捷,博覽群書,通曉意大利、法蘭西、西班牙等國語言。在她統治期間,任用賢才,積極推進國家各方麵的改革。她在位44 年,帶領大英帝國進入“黃金時期”,使英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富強的國家,為英國的強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她卻終身未嫁,這引起人們對她的種種猜測。難道號稱“嫁給了英格蘭”的伊麗莎白女王從來沒有過正常人的情欲嗎?一生都未有過驚心動魄的愛情經曆嗎?

  伊麗莎白悔婚

  1578年,伊麗莎白女王已經45 歲,仍然待字閨中。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的四弟,年僅20歲的安如公爵向她求婚。據說伊麗莎白女王當時答應了求婚,但在即將舉行婚禮的前幾天,突然變卦。這次拒婚差點使伊麗莎白女王喪命。因為伊麗莎白是新教徒,在羅馬天主教皇的眼裏,她繼承王位是不合法的,合法繼承人應是蘇格蘭的瑪麗·斯圖亞特女王。

瑪麗·斯圖亞特是蘇格蘭詹姆士五世與法國蓋斯家族的瑪麗所生的女兒,也是英王亨利七世的曾孫。而安如公爵則是蘇格蘭女王的母親瑪麗·蓋斯的外甥。伊麗莎白的悔婚,使瑪麗·蓋斯極其惱怒。她發誓要給伊麗莎白還以顏色。一襲來自法國的絲裙,毒死了伊麗莎白的女官。驚魂未定的伊麗莎白決定反擊。她派親信前往蘇格蘭引誘瑪麗·蓋斯,然後在床上殺了她。


  女王的神秘情人

  人們一直相傳,伊麗莎白一世雖然終身未曾婚嫁過,但她一直都有個情人。這個神秘的情人就是當時大英帝國的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伊麗莎白與達德利是青梅竹馬的玩伴。兩人之所以沒能締結良緣,是因為達德利早已結婚(他曾有過兩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神秘死亡)。女王當然不能成為達德利的第三任妻子。


美國的福爾傑莎士比亞圖書館曾公開展覽過達德利寫給伊麗莎白一世的一封情書。這封情書是達德利正在海上指揮英國艦隊與西班牙艦隊交戰間隙寫給女王的。在這封情書中,達德利稱伊麗莎白為“最最甜蜜的女王陛下”和“我最最親愛的女王”。有趣的是,他兩次將代表“最”的英文單詞“most”中的“o” 雙寫,變成了“moost”,中間都空了一格,並在兩個“o”上麵加上“眉毛”,這樣就成了一雙“眼睛”。達德利在這裏感謝“甜蜜的”女王給予他“最偉大的安慰”,落款“R·萊斯特”。這也是他給其他人寫信從來都沒有用過的落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