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曾經的俄國橋頭堡-Fort Ross

(2015-03-26 13:58:17) 下一個


兩百年前,一批俄國冒險家從阿拉斯加坐船來到北加州。他們以舊金山以北100英裏的Fort Ross為據點,建立要塞,開展貿易,並試圖擴大俄國在加州的影響力。經過了30年的嚐試後,他們最終放棄了這塊橋頭堡。
懷著對這個俄國要塞的好奇心,我決定趁著周末,與朋友趨車前往Fort Ross, 一探究竟。
太平洋旁邊的1號公路是去Fort Ross的必經之地。邊開車邊看車外的無敵海景,心情倍兒爽。
 
1號公路旁有不少有特色的小鎮,Bodega Bay是其中的一個。此地以海邊濕地和候鳥雲集而著稱。我決定在此小歇一會兒。




午飯時間到了,品嚐當地美味的Oyster(生蠔), 蟹肉三明治,和Clam Chowder (周打蜆湯),實在是旅途中的一大享受。
 
吃飽喝足後,繼續趕路。1號公路號稱加州(維護費用)最貴的公路,道路迂回曲折,對駕車人士很有挑戰性。又開了近一個小時,方才趕到Fort Ross.

Fort Ross 建在海邊的一處台地上,背山靠海,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太平洋。背麵是茂密的樹林,兩旁是山穀和小溪,占據地利,易守難攻。要塞呈長方形分布,麵積不大,正麵 和側麵大概是100多米;四周以3米高的木柵欄圍繞,前後各有一座兩層樓高的望樓,分別監視正麵和背麵的情況。



 
在大部分的時候,Fort Ross都是籠罩在霧氣之中。當天我們非常幸運,整個下午都是陽光燦爛,要塞中的建築也顯得光彩奪目。


 
下午兩點時,Fort Ross(現為州立公園)的工作人員開始講解當地的曆史,我們正好去聽聽那些有趣的故事。
 
俄國人為何隔著半個地球(莫斯科到舊金山的時差是13個小時)從東歐來到加州,原因有多方麵。
讓俄國人向東的原始動力,是一件讓大商人們欣喜若狂,讓環保人士痛心疾首的事情,就是動物的皮毛貿易。


生長在亞寒帶的動物,如紫貂、海貂等,因其皮毛豐富,成了商人們狩獵的目標。動物身上的皮毛,被加工成了歐美上層人士的皮毛大衣。
 
在暴利的驅動下,越過烏拉爾山(亞歐邊界)的俄國人用了100年時間占領了西伯利亞;在南下中國受阻後(即尼布楚條約),轉而跨過太平洋向東探索。18世紀末,俄國人在阿拉斯加建立了殖民地。但苦寒的阿拉斯加缺乏現代農業的條件。俄國人沿著太平洋東岸一路 探索,最終把目光放在了溫暖的北加州。
此時,占據墨 西哥的西班牙人已經把殖民地擴展到北加州,但在舊金山以北缺乏軍事存在。而且,西班牙人已經自顧不暇 - 歐洲的戰爭和美洲殖民地的反抗已使它元氣大傷,加州的西班牙人僅能自保,對俄國人的到來無力幹涉。在此曆史背景下,俄國人建立了Fort Ross, 作為阿拉斯加殖民地的農業基地和狩獵據點。
 
要塞建立後,Fort Ross 中居住了大約100名歐洲人,另有幾百名印第安人在此工作。根據俄國人和印第安人的協議,俄國人向當地的印第安部落提供“保護”(主要是免受西班牙人的騷擾),作為回報,印第安人為俄國人勞作。俄國人與印第安人的關係似乎不錯。


 
解說員通過實物展示和角色扮演,向我們生動描繪了居民當年的生活,尤其是他們的農業生產和狩獵活動。


稍 後,解說員領著我們參觀了一處倉庫(複原當年的建築物),裏麵堆滿了很多貨物,如中國的瓷器、茶葉,當地的皮毛、穀物等等。俄國人還充當中間商,大搞東、 西方之間的遠洋貿易。



當中最為特別的貨品當屬一塊塊茶磚,據解說員敘述,茶磚當年可直接作為貨幣使用,由此可見茶在19世紀的影響力。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兵器庫。裏麵的長槍短炮應有盡 有,各種武器裝備精良;抵禦西班牙人的進攻應該綽綽有餘。


 
要塞的西南角有一處東正教教堂。同傳統的富麗堂皇的東正教教堂相比,這個教堂的裝飾很簡單。可能也是因為環境因素,一切從簡。


 
據解說員的講述,東正教的牧師是在Fort Ross成立了很多年後才來到這裏主持宗教活動。據說東正教徒的結婚得由牧師的主持和祝福才能生效。那在牧師來之前,這裏的信徒是如何結婚的呢?
 
接下來的行程中,我們又參觀了總督府,職員宿舍等建築。為了建設Fort Ross這個新家園,俄國人也是蠻拚的了,不遠萬裏從本土運來各種器物,估計運費都遠超器物本身的價值。由此還創造了加州曆史的兩項第一:第一個風車(Windmill)和第一個造船廠(當然隻能造些小船)。


 
參觀完要塞後,我們出去四處走走。正前方的海灘是當年的禦貨地,補及船、商船、和漁船都在那裏下錨靠岸,各種物資、貨物或裝卸,或搬運,好不熱鬧。如今僅剩下波濤拍岸之聲,似在敘說往日的故事。
要塞以北,則是一片穀地。當年,隻有中、高級職員才能住在要塞裏,低級的俄國職員和印第安工人則散布在穀地中。他們搭帳篷、建房屋、伐木燒水、開墾土地。茂密的樹林和小溪旁的空地給他們提供了較好的棲息環境。
沿著小溪向上走,來到停車場附近一個關於Fort Ross的小博物館。裏麵以文字和實物介紹當年定居者們的生活狀況。


 
1812 年俄國人建立了Fort Ross, 當時預計在十年內可在此地自給自足,達到收支平衡。最初的時候情況還不賴,依靠皮毛貿易的利潤,俄國人的小日子過得還挺滋潤。誰知好景不長,由於濫捕濫 殺,盛產皮毛的海獺在幾年中幾乎被滅絕了。隨著皮毛貿易的式微,Fort Ross年年虧損,全賴俄國從本土運來補及品給它補血。
此 時,國際環境也為之一變。1821年,墨西哥趕走西班牙殖民者,獨立建國;隨之加強對加州的管理,對俄國人多次施壓,希望他們能轉讓Fort Ross。新興的美國自東海岸逐步西進,大批美國移民來到加州定居。而俄國因自身的地理局限及國內政治局勢,對Fort Ross鞭長莫及,視為雞肋,已有放棄之意。
 
1841年,俄國人把Fort Ross賣給當地的歐裔墨西哥人,結束了在此地30年的經營。
7年後,美國戰勝墨西哥,控製了加州,繼而在當地發現黃金,加州曆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題外話:1867年,俄羅斯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從此退出北美大陸)


 
回程的路上,我們經過海邊的一處懸崖。在陽光照耀下,遠方的海景,近處的野草,閃耀著金色的光茫。麵對此景,我不禁停車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回程的路與來的路不盡相同。我沿著俄羅斯河(Russian River)開往內陸方向。這一帶森林茂密,不時還會看到有皮劃艇在河中航行。最特別的當屬河中遊的某座鐵橋。遊客們可在這座橋上步行往返,遠眺河中美景。


 
就這樣走走停停,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回到了舊金山。Fort Ross之旅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探索之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