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清末60年 - 下篇:爆發(4)

(2014-11-22 15:02:10) 下一個

皇族內閣和鐵路國有化政策導致民怨沸騰,不滿情緒遍布社會各個階層。隨著清朝統治者舉措失當,全國各地幹柴遍地,唯一的問題是革命烈火什麽時候燒起來。
這時,我們看看主角-革命派,有什麽動靜。
革命派發動多次武裝暴動,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他們知道要想革命成功,三個因素不可少。
其一是前鋒。又稱炮灰,需要戰士去衝鋒陷陣,攻城掠地。
其二是中場。又稱發動機。有組織、調度的能力,有大將之風,能組織、協調各路戰士參加暴動。
其三是後場。能提供後勤、資金方麵的支持,有號召力,在遇到挫折時能維係整個團體的運作。必須在政治、或經濟上有影響力。
革命派的"中場發動機"人才輩出,如黃興,陳炯明等,組織多次起義,屢戰屢敗,而屢敗屢戰,可謂經驗豐富。
後場由孫中山、宋教仁等同盟會大佬來領銜。靠著海外華僑和國際友人資金的支持,同盟會購買了武器彈藥等等。同時,大造輿論、宣傳工作,闡述革命的必要性,鼓舞人心,使革命的事業前赴後繼。
前鋒是短板。一開始的前鋒人選是會黨、華僑、學生等。這批人鬥誌高昂,可惜不是合格的戰士。看著前鋒們滿場飛奔,就是無法破門得分,指揮的"中場核心"黃興們心急如焚,隻好赤膊上陣(參加廣州起義),結果是大敗虧輸。
後來革命黨們改變策略,直接從清朝新軍中挖角。在他們的宣傳鼓動下,很多年輕的士兵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在北方,由於北洋六鎮深受袁世凱控製,革命黨的滲透碰釘;而在南方新軍中,革命黨的策略大獲成功。潛伏的革命黨在新軍中宣傳滿漢矛盾、自由民權等革命思想,很受歡迎。在新軍的中、下級軍官和士兵中,發展了大量革命黨的會員。革命黨秘密約定,隻要在一地爆發起義,其他各地就會紛紛響應。
在1911年的初秋,全國各地都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全國各大城市的大街上,很多人剪掉了作為清朝順民的象征-辮子,而朝庭對此聽之任之。可見清朝的統治已達到何等虛弱的境地。

1911年初秋,四川的保路運動逐漸演變成釘子戶抗拒拆遷的故事。幾十萬的釘子戶包圍成都衙門,示威請願。官府鎮壓,民眾從和平請願激化為武力對抗。
9月,民變爆發,四川首府成都被叛軍包圍。朝庭急忙命令湖北新軍進入四川解圍,導致武昌防務空虛。麵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革命黨人當然不會錯過。
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武昌起義的爆發,極具戲劇化。革命黨人早就準備在武昌發動起義,為此,他們做了長時間的準備,在湖北新軍中發展會員。
但在起義前夕,起義秘密指揮部被清軍破獲,起義領導人或死或逃,大量機密文件落入湖廣總督瑞澄手中。瑞澄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導致城中人心惶惶。
此時城中謠言四起,說清軍搜到了新軍中秘密加入革命黨人的名單,準備按名單抓人。
很多加入革命黨的新軍士兵,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決定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自行起義,死中求生。
10月10日晚上,起義爆發。起義的新軍士兵知道,造反是一錘子買賣。?則榮華富貴,輸則身敗名列,沒有退路可言。麵對革命軍奮不顧身的進攻,清軍慫了。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髄,湖廣總督瑞澄跑了。革命軍成功占領了武昌。
武昌起義成功後,湖北立憲派從觀望轉為支持革命。沒有任何革命派背景的黎元洪(時任新軍統領,即旅長),被革命軍推舉為都督,立憲派的湯化龍為民政總長。湖北軍政府成立,宣布獨立,脫離清朝統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