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觀察組(英語:United States Army Observation Group),俗稱“迪克西使團”(Dixie Mission),是美國首次嚐試與當時在延安的中國共產黨及其八路軍建立官方關係。使團從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4年7月22日開始,到1947年3月11日結束。
1943年3月,周恩來在同美國駐華外交官戴維斯談話時,重申中共歡迎美國派一些軍官作為常駐觀察員到華北抗日根據地搜集日軍情報。美國駐華外交官範宣德、小約翰·佩頓·戴維斯、謝偉思向史迪威建議請美國政府派美軍觀察組去延安,並深入華北敵後,直接為美軍航空部隊利用中國基地對日作戰和美軍未來在中國沿海地區登陸收集第一手情報,並認為派觀察組去延安對美國在政治上十分必要。[2]範宣德、戴維斯和謝偉思的英文名字都是“約翰”,都是主張聯共抗日的,被稱為“約翰三傑”。
包瑞德
David Dean Barrett |
|
包瑞德上校(英語:David Dean Barrett,1892年8月6日-1977年2月3日),美國軍人、外交家、中國通。1944年曾任美軍駐延安觀察組(迪克西使團)組長。二戰後任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處駐北平處長。1949年10月從北平離開華。1950年,他與賈瑞德海軍少將、郝士敦空軍上校一同成為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在台灣重設後的第一代武官。從美國陸軍退役後,擔任科羅拉多大學教授,開設中文教學課程。
謝偉思(英語:John Stewart Service;1909年8月3日-1999年2月3日),美國外交官,出生於四川成都美國傳教士家庭,曾隨迪克西使團前往延安會見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晚年積極推動中美友好事業。在麥卡錫主義時期因“失去中國”受到責難。
小約翰·佩頓·戴維斯(英語:John Paton Davies Jr. 1908年4月6日-1999年12月23日)是一位美國外交官,中國通。
1908年生於中國四川成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擔任美軍觀察組成員,美國駐重慶使館二秘,同情中國共產黨,約翰·帕頓·大衛斯曾向羅斯福提交備忘錄,反對用美軍幫助英國、荷蘭和法國重建殖民帝國,指出中國軍隊的腐敗和無能,打通緬北通往中國的陸上交通線頗有價值。在麥卡錫主義時期因“失去中國”受到指責。1999年在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逝世想,享年91歲.
Joseph Warren Stilwell
約瑟夫·華倫·史迪威 |
|
約瑟夫·華倫·史迪威(英語:Joseph Warren Stilwell,1883年3月19日-1946年10月12日),出生於美國佛羅裏達州,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曾經在二次大戰期間駐中國接近三年,任駐華美軍司令,東南亞戰區副司令,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支援中國物資等職務,後因與委員長蔣中正關係破裂而被調任,1946年在舊金山去世。
蔣介石和史迪威將軍 是不相容的, 這也是蔣失敗的原因之一。
阿爾伯特·科蒂·魏德邁 |
|
出生 |
1897年7月9日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 |
逝世 |
1989年12月17日(92歲) |
阿爾伯特·科蒂·魏德邁(英語:Albert Coady Wedemeyer 1897年7月9日-1989年12月17日),美國軍人。二次世界大戰時於東亞服役,於1944年底接任史迪威為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及駐中國美軍指揮官;至1946年3月卸任。1947年再奉命為特使到中國調查。
魏德邁於1897年7月9日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市出生。魏德邁是德國裔,其祖父於1830年移民美國。嶽父為Stanley Dunbar Embick將軍。
1919年從西點軍校畢業,1923年奉調遠東,於菲律賓服役。1929年至1931年轉調駐中國天津之第十五步兵團,曾學習中文並結識中國軍政人物。1936年至1938年,分別在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作業學院、柏林普魯士軍事學院進修。
1944年10月,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駐華美軍指揮官史迪威與蔣介石不和而被撤換。美國委任魏德邁接替史迪威的工作。1945年12月21日,美國特使馬歇爾偕魏德邁由上海飛抵南京,蔣介石夫婦親往機場迎接。魏德邁擔任此職至1946年3月為止。1947年7月奉杜魯門之命組成調查團再訪華。魏德邁報告內警告國民黨軍事上已處於劣勢,中共很可能統一中國。魏德邁建議美國承諾給予國民政府援助,惟不被美國政府采納,撰寫之報告更被列為機密被束之高閣。美國總統杜魯門堅決反對其意見,並且對國民政府實行了武器禁運長達一年之久。12月15日,美國魏德邁將軍致函蔣介石,告以巴大維將出任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1989年12月17日病逝維吉尼亞州貝爾沃堡市。
巴大維(英語:David Goodwin Barr,音譯戴維·古德溫·巴爾;1895年6月15日-1970年9月26日),美國陸軍少將,參與一戰、二戰、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國共內戰期間接替 魏德曼將軍 擔任美國駐華聯合軍事顧問團團長,與蔣中正意見相左,對中華民國一方評價較低,並勸阻美國總統對華進行軍事援助。
朝鮮戰爭期間,在長津湖戰役中所屬部隊遭中國軍隊蹂躪,方寸大亂,因軍事失利而流淚,後因“缺乏進攻精神”被李奇微解職。巴大維離開朝鮮,回到美國肯塔基州諾克斯堡擔任裝甲兵學校校長。1952年退伍,1970年逝於弗吉尼亞州瀑布教堂。
1945年8月赫爾利(中)去延安接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帕特裏克·傑伊·赫爾利(英語:Patrick Jay Hurley,1883年1月8日-1963年7月30日),美國軍人、政治家、外交官、律師。
1883年出生於今奧克拉荷馬州,大學時就讀於喬治華盛頓大學,曾於赫伯特·胡佛總統任內出任美國戰爭部長。
1945年,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曾試圖調和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矛盾,但未能成功。1945年11月辭去大使職位。
小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英語:George Catlett Marshall, Jr.,1880年12月31日-1959年10月16日),美國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陸軍五星上將,曾在二戰期間提拔多位將領。他畢業於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軍駐天津第15步兵團任主任參謀,學習了漢語。1939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幫助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謀劃策,二戰期間堅持先進攻納粹德國再攻打大日本帝國的戰略方針,1945年退役。
國民政府代表張群,調停使馬歇爾,中共代表周恩來
1945年底至1947年初初退役的馬歇爾奉杜魯門總統之命來華調解國共軍事衝突。杜魯門總統在馬歇爾赴華就任之前的寫的一封信裏,明確給出了馬歇爾的具體任務:
我特別希望你竭力說服中國政府召開包括各主要政黨的國民會議,以實現中國之統一;同時實現停止敵對行動,尤其是在華北停止敵對行動。
1945年二戰結束後,戰勝國中華民國麵臨一次實現國內和平,施行憲政的曆史機遇,同時也籠罩著國共內戰的陰影。馬歇爾來華就是為了調解國共軍事衝突,杜絕爆發全麵內戰之可能,但是這次調解最終以失敗中止。馬歇爾離開中國,回美在杜魯門支持下榮升國務卿。隨後1947年3月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
【1946年6月7日,美國人派了駐華大使馬歇爾的專用飛機赴延安,載周總理到南京與國民黨方麵就東北停戰事宜談判。 連日的工作勞累,讓周恩來總理在飛機上打了一會兒盹,下飛機後到達了住地,周恩來總理忽然發現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不見了。他初步判斷,這個筆記本是落在了美國人的飛機上。果然沒多久馬歇爾的副官就上門了,送回了總理的筆記本,並用火漆加封表示沒有動過或看過筆記本上的內容。--- 馬歇爾及其助手肯定是看了這個筆記本,但是未將任何信息提供給蔣中正。】
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 |
1941年的司徒雷登
|
司徒雷登(英語:John Leighton Stuart,1876年6月24日-1962年9月19日),出生於大清杭州,逝世於美國華盛頓。美國傳教士,燕京大學創始人,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前最後一任美國駐華大使。
==========
之所以尊重他們,是因為 這幾位都是富於職業操守的人,沒有搞下三濫,沒有欺詐,坑蒙拐騙。
當然,他們不是美國策的決策人,隻是執行者,而且,似乎都是從好的目的,好的理想而作的。
美國的這幾位將軍外交家似乎都與蔣中正合不來。蔣敗因 可見一斑。聽人勸,吃飽飯。看來蔣不餓。
這些將軍外交家都程度不同地有所同情和傾向中共,這應該不是毛的魅力,毛未施佛法,這些美國佬也不是能被毛洗腦的了得,而且個個都人中之龍,可見 毛周朱的柔韌內功的確比蔣高超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