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人行

(2004-11-06 19:31:53) 下一個

有的人一生中有許多朋友,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許多的東西;但也有人沒有多少朋友,僅僅是認識而已,也可以多少受到些影響,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當然,前提是,遇人要淑。我屬於後一類,沒有多少朋友,僅在人生不同階段上認識幾個人,也沒有太深的交往,但他們對我的人生道路還是影響挺大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響到我的人生觀。
一個是大學同宿舍的師姐。她是外地來的,父母是當地高官。原來是學工的,工作單位也不錯。但她對文科有興趣,自學轉行考進來的。我們兩人年齡相仿,她又很善聊,懂得也多,七葷八素,從正經的各自的專業,到旁門左道的看手相算命,都能白胡兩下。我們兩人常在一起:上食堂吃飯,去圖書館看書,飯後散步消食,晚上打開水洗漱。
她對我的影響,第一是喝茶。她的嗜好之一就是喝茶,經常是口不離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水泡茶。她喝茶的功底很深,對茶也很有研究,喝一口就可以說出茶葉的名字和產地來。我那時還處於喝白開水的檔次,對茶沒有太多的渴望。記得第一次喝茶是在大學外出實習,在遠洋輪船上,人家給我們沏的龍井茶。我喝一口感覺是苦的,覺得很難喝。不過後來,在她的影響下,也開始喝茶了。
最初是喝蹭茶,她每次探家回來,都會帶一些茶葉讓我嚐嚐,後來,也開始自己買茶喝了,也就是中低檔茶葉的水平,因為反正喝不出個好歹來,幹嗎還花冤枉錢買好茶。慢慢的,雖說喝不出個所以然來,還達不到她喝茶的檔次,但也可以喝到茶水比白開水好喝的地步了。
她對我的影響, 第二是進補。她妹妹是學醫的,她也常和一些老中醫討教,結果是,她非常注意進補,經常有點不合適就自己找一些中成藥吃,還常吃一些維生素。有段時間,社會上風行養紅茶菌,她也弄了幾瓶在宿舍裏養著。一天,我吃撐了,她讓我喝了一些紅茶菌液消食,酸酸甜甜的挺好喝。我也要了一片菌種,回家養起來了,但沒成功,長了許多雜菌,我也就放棄了。不過,有時自行進補也會補出一些麻煩來。記得有天她和我說,不能再吃維生素了,耳朵後麵長了一個新骨頭。盡管如此,在她的影響下,我也開始關注到藥品和食品的性能。
她對我的影響, 第三是折騰出國。她常常抱怨,她家前院的小癟三,笨頭笨腦的都跑到美國讀書去了,她比那人強多了,不出國太說不過去。不過,她不想一個人折騰,要拉我入幫,可能是考慮到出國後也有個伴吧。在她的鼓動下,我們兩個人一起折騰,查資料,求人寫推薦信,花拉大把的銀子發信聯係學校。 說實話,她是真想出國,我不過是陪綁.
我們折騰出國屬於元老輩的,那時出國的人不多,國外大學看中國人都挺稀罕的,也好聯係,我們兩個人既沒有技也沒有托的成績,空手套白狼,還真朦到了美國某一流大學的全獎錄取通知書了,每年獎學金1萬美元---在那個年代就是很高的了,現在也很少能有人拿到這麽多的全獎了。拿到錄取通知書之後,我們還興致勃勃地跑到北大圖書館前麵的草坪上,做了場人生的黃粱美夢。躺在草地上,望著朦朦的月色,幻想著,將來讀完書,拿到學位,掙了大錢,回國辦教育。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天真幼稚了。且不說,在國外能不能掙到大錢,即使掙到大錢,大不到一定的數目,是沒有膽量辦教育的。
但實際情況是,我們最後誰也沒走成。由於政府的服務期限製,我們辦不下來所需的護照,沒有護照就不能申請簽證。我先打得退堂鼓,決定放棄,她不死心,眼看已趕不上開學了,她去信讓大學將獎學金再延半年期,還是辦不下來,最後隻好放棄了。後來,她又幾次聯係出國讀書都沒辦成,我倒是先她因公出的國。再後來,她終於找到了機會到國外作博士後,但隻呆了一半時間就打道回府了,因為感覺不好,一個人出去困難重重,凡事都要自己辦,很是辛苦,遠沒有作為政府官員出訪來的舒適。現在,我們都已過了發狂的年齡了,也死了出國創業的心,主要是覺得沒有出國的命,出去也太辛苦,她已做到局座和正研。
另一個人也是在大學,那時我們宿舍住了3個人,分屬3個學科,除了我以外,還有一個化學係的,不過,她太忙了,早出晚歸地泡實驗室,很難見麵。再有就是我在我與樂器一文中提到的那個國學大師的女後代。由於她和我一樣,不需要做試驗,隻需在紙上做文章,多數時間都是在宿舍裏看書。 她父母是江浙人,很早支援三線,遷入陝西。她是學數學的,在數學屆中,女的很少,她那一屆20多人中,隻有3個女生,很是寶貝。每當班裏有活動,那幫禿小子將一切事情打點好,她隻用坐享其成。
她對我的影響最大的就是對音樂的愛好。她喜歡樂器,買了把吉他,還報名上了學校辦的吉他班。沒事就在宿舍裏叮叮咚咚地練吉他,我從她彈的練習曲中,逐漸熟悉了一些名曲。那時,古典音樂和交響樂還是很少見,正處於普及的階段。記得,中央樂團曾專門到北京各大學中開講座,介紹如何欣賞這些音樂。她的一個親戚,有很全的古典名曲的唱片,她專門跑到人家裏,轉錄成磁帶回來,每天在宿舍中聽。還好,她也不吝嗇,常常是開著收錄機聽, 我也就是趁機免費欣賞了許多著名的古典音樂。從此之後,我也有了聽音樂名曲的嗜好,倒是對流行歌曲不太熟悉,每當有腐敗機會,同事都能拿著話筒卡拉一番,我是隻有聽得份。
另一個就是旅遊。那時,人們還不是很富裕,除了公費出差,自費旅遊的人還是很少。她很愛走,每學期節省下一些錢,常常利用寒暑假,到處旅遊。記得一次暑假,她順長江而下,住在許多親戚和同學家,花了不多的錢,玩了許多地方。後來,她到國外做訪問學者,待遇很好,存下一些錢,利用東方人麵像嫩的優勢,買的學生優惠火車月票,一個人背著大行囊到處走---那行囊有半人多高,住同學處或者青年旅館,花玩了所有的存款,玩了大半個歐洲。 我也是看著人家到處走有點眼饞,後來,有機會自己出去,也在盡可能的範圍內跑一跑。
其實,她們都不是我的閨中密友,相處的時間也不很長,幾年而已,隻不過是在人生旅途某一階段中,結伴而行的人,現在已多年不聯係了。師姐可能還是在研究單位作學問,那個國學大師的後代,聽說嫁了一個美國人。盡管和她們交往不深,時間不長,我還是從她們身上學到了許多有益的東西,影響到我的一生。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一點不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