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也談國人的“潔癖“和老外的“髒“

(2004-10-29 17:18:12) 下一個

國人的愛清潔是有名的。曾即何時,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還將講衛生提高到國策的地位,標語口號到處張貼。具體說來,就是要飯前便後要洗手,摸過錢後要洗手,回到家後要換衣服。有條件的人家,每天睡覺前要個洗澡,即使再不濟的,一周也要洗上2-3次澡。凡是有單位的主,單位都有洗澡堂,常常是1。3。5女,2。4。6男的排班,顯然比起世界富豪比爾蓋茨一周不洗澡的記錄要好得多。
原來,沒出國門時,還有“崇洋”的思想,總認為,外國的物質條件較好,老外應該更講衛生。後來,有機會做抵近的觀察,才發現,情況並不是完全如此。往遠了說,中世紀時,以抹香水香粉聞名的法國宮廷貴婦人們,幾個月不洗澡是常事,往近了說,就是近現代的老外,像國人那樣講究衛生的還不是很多。
記得在澳時,曾和幾個澳洲鬼女合租,共用廚房。洗碗池中常常堆著贓碗髒筷,有時一堆就是幾天。澳洲天氣炎熱,幾小時就會臭氣熏天的,碩大的綠豆蒼蠅到處亂舞。房東不堪其擾,查問起來,多數是那幾個洋鬼子的,很少是中國人的。盡管中國人做飯時常將廚房弄得烏煙瘴氣,但總是事後收拾幹淨,自己的鍋碗瓢盆入櫃。其中有愛幹淨的成分,估計也有躲開他人髒手的嫌疑。以致後來,房東不願意將房間租給自己的同胞。
曾遇到過一個高訪,他向我抱怨,他的房東是個洋人老太太,每當他洗衣服時,那個老太太就會順手將擦廚房的油抹布扔進他的衣服中同洗。理由是,衣服和抹布都是髒的,洗洗就幹淨了。這可犯了中國人的大忌---衣食不同口。即使老太太不嫌他的衣服髒,他還嫌老太太的抹布太油了,每每惹得他怒火中燒,但也奈何不得,還是在人家的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能費力地解釋,衣服和抹布是不同的,應該分開來洗。後來,老太太是屢教不改,他隻好搬走了事。
還有一個中國人,找房時,看著一切都滿意,本已打算掏定金了,一不留神,忽然看到房主將自己吃的剩飯讓貓來舔碗,立時惡從膽邊生,頓生反悔,決定另找住處。
中國學生招房客,一般都不願意找老外,總是擔心他們病多。我認識的一個中國人,他老婆在國內著名的防病機構任職,應該說他不是醫盲,但他對病還是極度恐懼。我曾用我僅有的醫學知識安慰他,艾滋病不可能通過廁所用具傳染,但他還是心有餘悸。每當到我的住處來時,從來不用我這裏的廁所,因為我是和幾個老外合用。不過,我也是煮熟的鴨子--嘴硬,雖然心裏明白但也肝顫,專門上超市買了消毒液,上廁所時也是這裏那裏的擦了又擦。
常常在餐館和小吃店裏看到一些老外,用摸完錢的手直接拿吃的,吃完了還津津有味的舔手指頭,全然沒有飯前要洗手的良好習慣。
老外要外出時,肯定要洗澡,噴香水,打扮的清爽才出去,但睡覺前倒不一定洗澡,有的還是幾天不沐浴,如前麵提到的比爾,蓋茨,曾經有過一周不洗澡的報道。
用摸完貓狗的手拿吃的也是家常便飯,和動物摟摟抱抱,親吻更是常事。我在街上看見貓都不願意模,即使它們看起來很可愛,倒不是不喜歡小動物,而是怕它們有傳染病,或者不幹淨。但我的房友—一個澳大利亞女孩,看見任何的貓狗都會抱起來,不管它們有多髒也毫不在意,手也不洗地照拿吃的。
曾到過一個老外的家中。他家是一棟小樓,養著一隻狗,3隻貓,還有蜥蜴,鸚鵡,大蜘蛛,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動物,有一間房間簡直就是動物園。他的正經職業是計算機,養動物隻是業餘愛好,但是這一愛好走得遠了點。一進他家的門,就可以聞見動物園的氣味,我私下稱他為動物園。有時,他還十分熱情地留吃飯,我們都忙不迭地婉言謝絕,明著是客氣,暗裏的私心是,想象不出,聞著一屋的淬氣,看著動物到處爬的廚房,那頓飯怎能吃的諧趣。我私下問過他人,他的夫人怎能忍受這一切,得到的回答是,他夫人和他有共同的愛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老外一般都是動物愛好者,他們的寵物更是五花八門,除了貓狗等常類外,還有老鼠,豬,灣熊,老虎等等異類。那些動物也真是寵物,常常被視為家庭的成員。到一些老外家中去做客,家中的動物也是飯桌旁的食客之一。有時,正吃在興頭上,冷不防的就會有一個狗頭,一個貓頭從你的腋下伸出來,討吃食。對此,主人也不過多地怪罪它們,倒是很大方地將一些食物賞給它們分享。
開始,對此類舉止很不理解,後來和他們聊多了才明白,由於中外對幹淨和贓的概念不同,才導致不同的行為。有些我們認為是髒的東西,他們認為不髒。他們飯前不一定洗手,有些菜果拿來就直接吃,因為他們認為,有些菜果上市前以經做過處理,不是很髒。我的一個校友,畢業後到澳教書,我就親眼見他拿起從超市買來的生菜直接入口,弄得我目瞪口呆,真覺得我老土了一把。不過,我還是認為,果菜入口前,應該洗洗才好。
有些他們也知道不那末幹淨,但因為很少得病,所以不放在心上,對接觸染病的警惕性並不高。例如,讓貓狗舔碗,那碗是要進洗碗機的,要殺菌。再者說,貓狗也是打過免疫針的,帶菌的不很多。另外,國外人口不多,即使有傳染病,也不會傳得很遠。許多國人出國多年也入鄉隨俗,不像在國內那樣講究衛生了,但也沒有生過大病。
老外 對不常洗澡的理論是, 洗得多了,把皮膚上的油都洗掉了,人自身的油脂是最好的保護層,反正可以往身上抹除臭劑去味。對此,時至今日,我還是不敢苟同,不想玩中世紀法國貴婦用香料壓臭味的把戲。
反正一國有一國的習慣,見多了也就當怪不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