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往事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霜威出塞早,雲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正文

記憶中的國慶節--看看我們的老太原!

(2014-10-04 14:08:27) 下一個
 
1、五十年代太原迎澤賓館





2、六十年代太原工人文化宮



 
3、六十年代太原解放路百貨大樓




 


4、六十年代太原寬銀幕電影院


 


5、五十年代太原五一百貨大樓


記憶中的國慶


                               作者:GYS


時值共和國65周年國慶之際,中央電視台正在采訪那些名字叫國慶的人們,為什麽叫國慶有很多難忘的故事,它記錄著共和國的發展足跡和老百姓千差萬別的經曆,並非都是國慶那天出生的才叫國慶。我的家鄉太原有許多叫晉生、太生、原生的人,也都有著他們各自的故事,我就是其中之一,名叫原生,出生在太原。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我記憶中的太原的國慶不僅充滿節日味道也散發著濃濃的親情,讓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當


我記事時共和國才建國十幾年,國家還很窮,人們的生活也不富裕,我家甚至還沒有電子管收音機,要想聽晚上八點的少年兒童廣播節目,要到有收音機的鄰居家去聽。每當國慶節來臨時各單位、各居民院都會張燈結彩掛出紅旗和燈籠,門楣上都是統一的四個大字“歡渡國慶”,平時昏暗無光的街道一下子亮了起來,記得國慶節前夕當我背著書包往家走時望著滿街的紅旗就抑製不住興奮的心情。因為單位、學校要放假三天,平時忙於工作的爸爸媽媽終於有時間為我們做好吃的了,又能看一年一度的國慶遊行了,又能看五彩繽紛的焰火了,平淡無味的生活將變得有聲有色。


那個年代大多數食品都是憑票供應,買糧食要用糧本,買副食要用副食卷,年底每戶每人會發一張副食卷,一般是1-50號,各副食商店菜市場會不定期貼出公告“根據上級通知憑居民副食卷XX號供應XX商品XX兩,供應時間XX日至XX日”,而到節日時供應的副食品種和數量都會多一些。那時我每天下學時都會往副食店公告欄望一眼,看見有了公告就會過去看清楚回家告訴媽媽。並不是有了副食卷就一定能買到東西,節前孩子們會拿著大人給的錢和卷滿太原城去找想買的東西,各副食店門口都會排起長龍,我最愛去的地方是解放路副食大樓,那裏的副食品種全備貨多,不會發生排隊快排到了貨賣完了的悲劇,還可以順便飽飽眼福。孩子多且年齡大些的家庭還要分工,你去買這個,他去買那個,想吃就去買。而那些孩子還小的家庭就苦了大人,又要排隊去買還要辛苦去做,實在忙不過來隻好請孩子多的鄰居幫忙代買一下。眼看著自己辛苦排隊買來的東西在媽媽手裏變成美味,那吃的才叫香甜可口!如果哪家不小心弄丟了副食卷,這家的節日怎麽過可想而知。


國慶節的重頭戲是國慶大遊行,在我的印象裏除了個別年份每年都要舉行國慶遊行活動,文革期間也是如此,一般是國慶當日上午在五一廣場召開萬人大會,黨政領導講話後工農商學兵組成的遊行隊伍沿迎澤大街、解放路遊行數公裏。走在最前麵的總是解放軍方隊,然後是紅旗方隊,中間是各行各業的方隊,還有文藝表演方隊,壓軸的總是各單位的彩車,彩車都做的很氣派很藝術,表現各行各業的新麵貌,有的還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比如礦山上走動的礦車、農業噴水灌溉的梯田、萬噸水壓機、萬噸巨輪模型等等,很吸引孩子們好奇的眼球。


要想看上國慶遊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媽媽頭天晚上就要給我們準備好看遊行的幹糧,有煮雞蛋、麵包、燒餅等,還要帶上一瓶水,那時沒有不漏水的水杯,一般是用輸液瓶裝水既結實又不漏水,再往水裏加點白糖或桔子粉,那就是最好的飲料了。國慶節當天早七點要全城戒嚴,大路都不能通行,但這難不住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孩子,趁戒嚴的人員不注意快速穿過五一路,從小巷胡同三繞兩繞就到了解放路,路邊往往都被別人占領了,我們隻好爬牆頭甚至爬樹上看遊行。當然小孩子的樂趣並不僅僅是看遊行,而在於節日的自由氣氛和平日吃不到的零食,一邊看遊行一邊吃東西,小夥伴之間互相交換著吃零食,打打鬧鬧地度過快樂時光才是最重要的。調皮的男孩子要設法拽根女孩子的長頭發來切割雞蛋,也會在空中向好看的女孩子身上灑點水,有時會惹來一點小麻煩。當然男孩子最愛看的是解放軍的正步方隊和武器方隊,包括民兵的武裝方隊和最後的各種彩車,對於中間各行業方隊和文藝方隊就心猿意馬了。到下午一兩點遊行結束解除戒嚴,看遊行的人們才能和參加遊行的有些還化著妝的人們一道回家,街道兩邊免不了丟下許多垃圾。


國慶的夜晚也很迷人,迎澤公園會舉辦焰火晚會,大人和大些的孩子會到迎澤公園去看焰火,可惜我那時還小竟一次也沒去過現場看焰火,據說放焰火是在湖心島上,人們隻能圍在湖邊上看,夜間人多秩序混亂常常發生大人被擠掉鞋小孩被擠丟的狀況,但從沒聽說發生踩踏致人死亡的事情,想來那時人還是少,擁擠的水平遠比不上後來和現在。不過不去現場在遠處看焰火也是很享受的事情,國慶晚上我們早早吃過晚飯穿的暖暖和和的到媽媽單位的辦公樓頂上去看焰火,辦公樓雖不高隻有四層,但基本是太原市最高的樓房了,那時全市除了迎澤賓館似乎沒有超過五層的建築,從五一路山醫二院附近看迎澤公園的焰火竟感覺近在咫尺,而街坊鄰居都在自家房頂上看焰火。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焰火質量很好打的也高也漂亮,顏色非常鮮豔品種非常多,比現在的焰火好看,焰火當中還常常帶著降落傘,一同上天的焰火熄滅了,但降落傘還掛在半空中一閃一閃的慢慢降落,引得現場看焰火的人們一陣哄搶,好容易搶到手裏一看不過是一張紙幾根線。焰火晚會一般持續四五十分鍾,中間基本不中斷,在大的焰火發射的間隙會放一些小的焰火在低處開放,大概是為了不致冷場讓人們誤以為焰火放完了吧,待到遠處夜空中隻剩下一片煙再也沒有焰火升起時,我們才在微冷的夜風中帶著不甘和困倦走上回家之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Applekis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周老虎' 的評論 : 我喜歡老虎的木雕!
Applekis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杜鵑盛開' 的評論 : 妹妹是太原人嗎? 握手!
周老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杜鵑盛開' 的評論 :
賈樟柯是山西人, 他的電影中 , , 背景都是山西小城.
杜鵑盛開 回複 悄悄話 好珍貴的照片.我媽媽六十年代初在太原讀書.前幾天還和先生說呢,那麽多電視劇怎麽沒有一個是寫我們山西省呢?真想看看以前的太原.謝謝你分享.
Applekiss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是太原的一個朋友寫的,他提供了珍貴的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可惜我剛剛學著發博客,不知道怎麽排列,有朋友指點最好了。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