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 occidentale e orientale

Incontro due culture tra Cina e Italia
正文

對東,西的生活底層百姓民眾的一些體會感受。 續上14羅馬的

(2014-11-13 09:55:41) 下一個
看到今天這個世界的經濟繁榮,商貿發達之迅速,我自然想到古羅馬時代的商品交易如此龐大,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羅馬競技場外圍的一條帝國大道(Via imperiali)的右側遺跡上,清楚地看到當時的繁榮景象,到過羅馬的人都知道這條帝國大道,哪知走過多多少少的古羅馬帝王,從外麵凱旋歸來的場景,但是有多少人這條如今還依然存在著的帝國大道有著東方人的血汗,這條大道用的Pietra石轉塊從遙遠的東方不斷地運往羅馬.但是今天來說的是近年代的繁榮了幾百年的歐洲最大的跳蚤市場.叫 Portaportese(中文意思是羅馬城門中的其中一個門名).
  說跳蚤市場我們首先知道它的位置情況,古羅馬古代前後一共有四座城牆,最古老的算是公元前600年有羅馬Serviamo皇帝時期建築以他命名的Serviane城牆,它的城門已經都不存在了.現在還可以看到的是公元270-275年建築的也以皇帝名字命名的Aureliane的有28個城門組成的(5個城門也不存在), 公元848-852年建築的以教皇命的Leonine雷奧四世的城牆共有8個城門,最後的城牆同樣以教皇名字命名的Urbano VIII烏爾巴怒八世共有2個城門.跳蚤市場是在第二個城牆中的其中一個門,也是在羅馬的母親河---Trastervere台伯河畔,這個城門是1644年重新修建的,
   在這個這麽大的,這麽有名的,也有這麽悠久曆史的一個市場,它的管理和對這個城市所帶來的意想不到的經濟繁榮,這個市場的規定是每個星期天早上直到下午人群散去,每個攤主必須繳納年租金或者月租金,還可以繳納日租金,我1998年這個市場中生存了一年,專門出售當時在羅馬較為流行的小型按鈕式收音機,貨源主要來自羅馬的中國城內,在這個市場裏來自全歐洲各國生意人,他們從很遙遠的地方開車來到羅馬是星期天天還沒有亮,他們中有白人(他們是西歐的國家)拿著他們各自貨源都相當貴重和具有收藏的,那些黑人他們主要拿著中國貨和非洲貨,很有就是那些我們所稱為吉普賽人,他們連拿帶偷的貨源也來到這個市場裏做起他們生意,最後的是那些有相當經驗的偷竊人員,他們的貨源有就地取貨的,也有 外麵偷竊的,同樣在這個市場裏也肯定有中國人在裏麵謀生,最早來這裏謀生的是我們老一輩華僑,他們不是來這裏賺錢的,而是他們認為這裏是個淘貨的天堂,據我知道的在這裏有老一代華人淘到非常尊貴的收藏品,看家們可以有時間去逛逛,在近20年來大量的華人湧入,市場上的貨變的繁榮更昌盛了,我每個星期天總是早上六點到,和每個地盤的老板們商量賣貨的地方(這個裏麵還有個規矩那就是市場管理層把大的區域包租給比較有能力的中老板們),我每次都可以賺到一些,同樣也領略到這道人生難以忘卻的文化風景.
   據我所知,想這麽大的跳蚤市場在一個古老城市裏生存了那麽長時間,在全世界也不可能有,問題在於也沒有像這麽管理有條有理的一個組織和完整的稅收體製,這是我們要學習弄明白的,羅馬城市不大,開著摩托車半天可以看到,但是他們的管理層是怎麽樣做到.還有在這個市場裏是個龐大的居民區,生活在這裏的人們被這個大市場的喧鬧不知道要有多大能耐,他們的文明也是不是沒有底線嗎?我想他們知道這個市場對羅馬的重要,也絕對可以理解政府所做的一切,在這個具有高度文明的羅馬,今天和明天還會繼續作出給世界的貢獻.

下麵照片拍攝於我當時的練攤時,大概1998年



跳蚤市場的內部場景

歐洲最大的跳蚤市場-----羅馬,從外圍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到了羅馬五次, 一直想看這個集市,一直沒有時間和機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