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政治的三原色

(2015-08-24 06:54:55) 下一個

 

自由女神像聳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銘刻著一首詩:

把那些疲乏和貧窮的人們給我吧

也給我那些擠在一起渴望自由的人們

那些被遺棄的人們

 

把那些無家可歸、顛沛流離的人們一起交給我吧

我在金色的大門口高舉自由的燈火

美 國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漂洋過海,不同的種族、不同的膚色、不同的傳統,匯集在一起。照理來說,當這些文化色彩混搭之後,形成的風格 應該像莫奈的畫作,底色和上層色彩交錯,複雜而斑斕,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美國文化卻更像馬蒂斯的“野獸派”畫風,色調單純大膽,線條粗獷簡練。

移 民,尤其是後期移民對美國文化的影響並非像人們想象中的那麽大。這是因為,第一,美國很早就關上了自由移民的大門。在第一批早期殖民地移民之 後,1830-1924年之間又出現了幾次“移民潮”,這些移民也大多來自歐洲,但北歐、南歐和東歐的新移民漸漸增加。“舊移民”擔心“新移民”會衝淡美 國的特質,在1924年之後實施了越來越嚴格的限製移民政策。第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第一批移民對美國文化的形成影響最大。猶如創辦公司的最早幾個人 將決定一個公司的文化一樣,第一批移民在美國文化中的權重遠遠大於後來的各批移民。第三,後來的移民到了美國之後大多集中在少數地區,並未擴散到美國的四 麵八方。按照沃德(Colin Woodard)在《美國諸邦》(American Nations)一書中的描述,外來移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在新英格蘭地區的“揚基邦”(麻薩諸塞及其周邊各州)、“新荷蘭邦”(即紐約附近)、“中土邦” (賓夕法尼亞及其附近各州)和“左岸邦”(從西雅圖到桑地亞歌的靠近美國西部海岸線的狹長地帶)。很少會有新移民到“深南邦”(佐治亞州及其它南部各州) 或“遠西邦”(貧瘠幹旱的西部各州)。

觀察美國的政治格局,階級之間的衝突並不明顯,城鄉之間的對立也不鮮明,但根深蒂固的是北部和南部之 間的裂痕與對峙。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人們忽然發現,選舉得票的分布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紅州”較多地支持共和黨,“藍州”較多地支持民主黨。 所謂的“藍州”,主要是在西部沿海、東北部沿海和五大湖畔的各州,這是“揚基邦”、“左岸邦”和“新荷蘭邦”的大本營。南部和中部是所謂的“紅州”,它們 則更傾向於支持共和黨,這裏是“深南邦”和“大阿巴拉契亞邦”的根據地。在“紅州”和“藍州”之間,是搖擺不定的“紫州”,比如俄亥俄州、愛荷華州、弗吉 尼亞州、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等,這裏則是“中土邦”、“潮水邦”等諸邦的地盤。

紅、藍、紫,是美國政治的三原色。

紅藍之間的對峙,主要是“揚基邦”和“深南邦”之間互相扯皮。這兩個邦都很固執,都要把自己的理念強加給別人,都認為自己才是美國的主人。它們的政治取向、文化傳統和社會結構格格不入,睚眥相向。

英 國革命的時候,北美這邊的閑漢們就開始起哄。很多“揚基邦”的人們回到英國,參加克倫威爾的軍隊,而美國南部的“紳士”們則紛紛加入保皇黨的陣營。美國獨 立戰爭之前,“揚基邦”就曾經在17世紀80年代鬧過要求自治的革命,那時候,“深南邦”的土豪們剛剛抵達北美,他們打從心眼裏反感這些貧窮“下賤”的 “暴民”。正如我在上一篇讀書筆記中介紹過的,獨立戰爭期間北美各地的殖民地之所以聯合起來,並非為了獨立,而是為了防止內部的衝突。然而,該發生的總要 發生。1860年主張廢除奴隸製的林肯當選總統之後,南方各州發動叛亂,組成邦聯政府,美國內戰爆發了。

美國內戰以南方邦聯的失敗告終,這 其實是“揚基邦”和“深南邦”之間的一次角鬥。最早倡導廢奴運動的是信奉人人平等的貴格會,但最起勁最賣力的是“揚基邦”。“揚基邦”大多是清教教徒,他 們一方麵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內心裏自豪得不得了,另一方麵又認為懶惰是一種罪惡,每天不找點啥事幹幹就會閑得蛋疼。他們之所以痛恨奴隸製,不是因為利 益上的衝突,而是因為他們認為奴隸製是道德敗壞、政治反動的淵藪。美國內戰結束之後,“揚基邦”的清教徒們彈冠相慶。奴隸解放了,盡管解放後的奴隸不知道 自己該幹啥,往往流落街頭,隻能靠政府救濟。聯邦的軍隊駐紮在南方。代表了“揚基邦”的聯邦政府著手“重建”南方:要求黑人和白人平等選舉,要給黑人教育 的機會。大批的清教教士、教師湧入南方,辦學校、設教堂,立誌改變野蠻的“深南邦”。

“深南邦”則消極反抗。3K黨四處拷打、暗殺膽敢從政 的黑人、來自北方的教師。聯邦政府要求讓黑人進公立學校,那好,很多南方的邦就減少公立學校的數量,甚至把公立學校全部關掉,改建自己的教會學校。教會的 勢力在南方急劇擴張,就是要借上帝的名義對抗世俗政府的幹預。“揚基邦”的熱血誌願者們很快發現,在南方處處受挫,就像拿拳頭去打羽絨床墊,你左一拳、右 一拳,累得自己精疲力盡,那個可惡的床墊還和以前一模一樣。

“揚基邦”的有誌者們不肯就此罷休,他們移師到“大阿巴拉契亞邦”改造社會。 “大阿巴拉契亞邦”的移民大多來自蘇格蘭、愛爾蘭的邊陲之地。“揚基邦”的熱心人覺得“大阿巴拉契亞邦”的人們沒有文化、生活貧困、生性懶惰,他們真心希 望幫助這些可憐的人們改善生活、淨化心靈,沒想到又挑錯了對象,碰了一鼻子灰。“大阿巴拉契亞邦”的移民都是威廉.華萊士的後代,都有一顆不服任何管教的 “勇敢的心”,他們根本不尿這些來自北方的事兒媽。聯邦政府居然在這裏不識時務地征威士忌酒的稅,更是油鍋裏潑水。威士忌酒不僅是“大阿巴拉契亞邦”人民 的精神寄托,甚至是他們的通行貨幣。老子快活自己的,你小子管得著嗎!他們把收稅官和“揚基邦”的誌願者們全都趕了出去。

你不得不佩服,“揚基邦”的進步人士愈挫愈猛,百折不撓。他們又找到了新的戰場:發動禁酒運動,保護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提倡環境保護。時光匆匆,陵穀變遷,“揚基邦”的宗教狂熱逐漸淡化,但他們那顆改天換地的雄心仍然澎湃如潮。

故 事還沒有結束。“揚基邦”並沒有放棄改造“深南邦”的夢想。20世紀60年代,美國又爆發了一次“文化內戰”。代表北方理想的聯邦政府支持南方黑人的民權 運動,遭到了南方政府的強烈抵製。1957年,阿肯色州州長Orval Faubus為了阻止9名黑人學生上學,派國民警衛隊占領了小石城中心高中。艾森豪威爾總統也毫不示弱,命令101空降師出動,占領了小石城,讓全副武裝 的空降兵送黑人孩子上學。北方當時也是動蕩不寧,狂放不羈的年輕人在追求自我和自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曼哈頓島上有一個格林威治村,這裏原本是個城中 村,有個古怪的名字叫Groenwijck。從20世紀初,尤其是到了60年代之後,這裏成為各種叛經離道者的老巢。同性戀、立體主義、嬉皮士、反戰運 動、左翼知識分子,所有讓南方保守人士深惡痛絕的東西,幾乎都產自格林威治村。

成見越來越深,分歧越來越大。同意環境保護、呼籲關注氣候變 化的,往往都來自北方,反對福利國家,反對政府征稅的,大多來自南方。北方支持吸食大麻合法化,南方堅持個人擁有槍支合法化。北方早在19世紀末就已經呼 籲讓大學教育世俗化,主張科學研究的自由,南方到了20世紀中期還在禁止教師講授進化論,以及一切他們認為和《聖經》不符的科學知識。隻要是打仗,“大阿 巴拉契亞邦”必然支持,管他是打啥仗,先打了再說。要想討好“深南邦”的選民,很簡單,兩個議題:種族主義和宗教問題。

在“紅邦”和“藍 邦”之間,是紫色的騎牆派。之所以稱之為紫色,是因為人們覺得這是紅色和藍色搭配的結果,但如果仔細觀察,或許就會發現,這裏的色調並非完全非紅即藍,我 姑且沿用“紫色”的通俗用法,或許今後有專家能更準確地甄別出它們的真正色彩。這主要是“中土邦”、“遠西邦”和“北方邦”(El Norte,即墨西哥以北、美國南部的拉丁裔居多的各州)。“中土邦”和其它的邦都有一些彼此認同的理念,但他們和任何其它邦都不是盟友。他們欣賞“揚基 邦”的中產階級社會,和“大阿巴拉契亞邦”一樣反對政府幹預;他們和“新荷蘭邦”一樣支持文化多元主義,也同情“深南邦”的保守主義。“遠西邦”可沒有那 麽複雜的哲學沉思,他們的要求非常幹脆直白:第一,聯邦政府不要管我的事情;第二,聯邦政府要多給我一些錢。“北方邦”的拉丁裔選民過去是沉默的大多數, 如今開始爭取自己的權利。他們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族裔,沒有一個政客敢於忽視拉丁裔的選票。

三百年的曆史深處,是美國政治的斷層線。斷層兩側的勢力承受著不同的壓力,上升的依然上升,下降的依然下降,直到它們承受不了的時候,最終出現轟然的斷裂。

【作 者注】 本文取材於Colin Woodard, American Nations: A History of the Eleven Rival Regional Cultures of North America,Viking Penguin,20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