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中醫經典的感悟談

(2016-10-20 09:56:11) 下一個

我這幾年一直在讀《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也有讀白話翻譯,有以下幾點思考和看法:

  1. 把經典直接翻譯成白話文的做法不可取,很多白話翻譯隻是直白地把文言文翻譯過來,是否正確暫且不論,個人認為即使翻譯的語法和語言都正確,也並沒有把其中的精華翻譯過來,尤其是直譯往往遺漏很多信息。對於中醫來說,那個 “象” 和 “意” 就更重要了,但是往往沒法翻譯。更何況還有很多錯誤的翻譯會誤導初學者呢。與其翻譯,不若隻加注釋,如有可能,把應該注意的,或者自己領會的“象”和“意”點明,會更有助於讀者的理解。象成無己所做的那樣就很好,即使有錯誤和不足,不至於誤導太甚。
  2. 基本概念的定義不清,《內經》和《傷寒論》是幾千年前寫就的,當時的文化背景跟我們今天的有巨大差別,譬如陰陽倆概念,放在當時,人們對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就像我們今天對於質子和電子的理解這麽容易,所以這兩本書裏不需要加以細致的解釋和定義,隨著時間和技術的發展,人們忘記了很多東西,光剩了如金玉的其外了,對於內涵在已經不知所雲了,所以在讀這些經典的時候,必須要搞清楚這些基本概念,或者理解當時的內涵,或者翻譯成當代的內涵,即時翻譯成當代的內涵,也必須準確反映出當時的內涵才行。其實對於《內經》所使用的陰陽倆概念,《內經》中已經給出了各種定義,隻不過散落在不同章節中罷了,在讀的時候如果能夠聯係到哪些具體的定義,會對個人理解大有幫助的。
  3. 對照《內經》和《傷寒論》,你會發現很多不一致的地方,為什麽會這樣?幾點個人領悟:
    1. 《內經》是講大原則和一般現象的,雖然也有個別地方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但是很少對具體案例進行細致分析,這兩本《內經》書(《素問》和《靈樞》)主要指出診病和治療的大思路來,是基礎理論,不能直接拿來就套用的。
    2. 《傷寒論》較之《內經》細致了許多,對於傷寒從六經角度提出了許多具體的病、證、脈和治療的具體方案,為具體應用《內經》的基本原理指出了一個方向。
    3. 《內經》在談基本原理時,有很多問題的因果不是很清楚,即很少有因果線性邏輯的推理,這給讀者造成很多理解上的困難。這或者因為當時人們的思維方式就是揉和到一起一塊談,這也符合當時“人法天地自然”的思想,但不是很符合當今科學研究的思路。也可能是由於年代久遠,流傳過程中措頁或措簡問題造成的。
    4. 所謂的“象”和“意”大概就是打比方的意思,也是中醫所說的“取類比象”方法。因為不能對人直接進行活體解剖,即使能,很多東西也不能直接觀察得到,所以根據“人法天地自然”的思想,《內經》用五運六氣來說明人體運行的機理,和各種疾病產生的機理過程,讓人們有個比較直觀感性的認識。
    5. 《傷寒論》因為是對具體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的典籍,所以很多邏輯關係和疾病證狀,脈象,治療方法就講得比較透徹到位了,其中的因果邏輯關係也比《內經》清晰的多了。這其實跟現代科學理論的技術應用有一比,很多科學理論大家在中學就學過,可是在具體應用時,真正搞明白基本原理和具體應用之間邏輯關係的沒有多少人的。這一點大家就不要謙虛了。
  4. 對中醫經典有必要運用現代科學思維進行細致的研究,首先要把原來基本概念中的內涵用現代科技的成果進行理解轉化,當然這要在保證原意的基礎上進行,從而讓更多現代人能夠理解這種傳統理論。這種轉換就像用熱力學第一定律來理解現代宇宙守恒是一個道理。這就是“取類比象”的現代版。其次是對經典中的邏輯關係進行梳理,使經典中的邏輯轉變成現代的邏輯關係,從而使病、證、脈和治療更加有機統一起來。另外,中醫其實也可以建立動物實驗的研究方法,既然“人法天地自然”,那麽所有生物都是這樣的,象人的靈長目生物就應該有人相似的“法天地自然”的規律,所以完全應該用來進行研究。

中醫必須進步,中醫應該進步,中醫也能進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