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新冠疫苗還是不要亂注射,對A型病毒是抗體,對B型病毒則是加速攻擊免疫係統的幫凶-----ADE效應 轉貼

(2020-04-15 14:16:39) 下一個

科普:ADE效應與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

 

英法美三國準備對人群進行大規模檢測,是否體內已有抗體,若已有抗體就可以正常工作了,這個消息是喜是憂?

而且此次紐約的新冠肺炎,令人吃驚的是很多是年青人出現危重情況,原因何在?

國內有專家說,中國完全複工以後,最安全的城市反而是武漢,因為很多武漢人在此次疫情流行中,都建立了免疫了,尤其是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而且有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一旦感染,抗體在體內將持續存在。意味著,群體免疫以後,有望將新冠病毒從地球上消滅掉。正如SARS後來從地球上神秘消失一樣。

但是,有了抗體就萬事大吉了?最近的發現,反而增加了人們的擔憂。

不過,令年輕人擔心的不止於此 。 美國當前出現大量青壯年感染新冠病毒事例,致死率非常高, 這與其他國家致死者多為65歲以上老年人情況不同。 免疫學者懷疑這是病毒在患者身上發生了ADE效應 。

什麽是ADE效應呢?ADE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的縮寫,中文翻譯為“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

第一種ADE效應是如果你得了A型新冠痊愈了,體內有了A型抗體,不要以為可以同樣抵抗B病毒。體內的A型抗體反而可以增強B型病毒的毒性,讓B型病毒繞過你的免疫係統直接攻擊你,這種效應會導致病毒致死力增加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另外一種是患者之前被同一種病毒感染過,產生了抗體,遇到發生變異的同源病毒時,免疫係統派出了之前的抗體,但是由於變異了,所以抗體失敗,等於不設防,於是後果比沒有抗體的人嚴重的多。因為沒有抗體的人免疫係統會正常工作而不是被無效抗體欺騙了。

總而言之,ADE效應會導致變異後的同源病毒在有原始抗體的患者身上產生百倍以上毒性的原因。

最近美國CDC的COVID-19研究小組,檢查了截至3月16日美國報告的4226例非輸入性新冠病例的結果,發現美國青年的重病患者出乎意料的多,44歲以下占了40%,並且年輕人重症率也很高。

在ICU患者中的年齡分組:

20~44歲:36%

45~64歲:36%

65+歲:28%

“目前科學家普遍推測,這次疫情至少要持續一年,可能會比想象中的還要糟糕。最近紐約的感染病例是年輕人居多,且快速惡化,大量的人出現了ADE效應”




很多年輕人都是走著進急診室,大概在12-24小時內,病情急劇惡化,所以很多病人就馬上要上呼吸機等。而且在隨後的24小時之內,他們隨著病情的變化會發生多器官的功能障礙。

新冠是一個變異性很強的RNA病毒,隨著感染者基數增大,病毒就會出現無數的變異,這些變異的毒株互相融合,發現大規模的ADE效應基本上是板上釘釘了。


如果一個地區急劇增多的患者確認是ADE效應,可以得出兩個疑問或者說結論:

第一:ADE效應必須依賴抗體(抗體濃度不太低也不太高)。那麽這些美國年輕人如果有冠病抗體,就說明早感染過了,也就意味著病毒早就在美國存在了,隻不過是溫和隱蔽的流行,讓很多年輕人體內有了抗體,但因為感染不明顯,所以抗體並不是很高,剛好可以引發ADE效應。

第二:ADE效應依賴抗體,這種抗體可以是患病後產生的抗體,也可能是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所以,如果ADE效應成真,那麽疫苗研發上就必須避免產生中不溜秋水平的抗體,要把抗體水平弄得很高才行,到底高到何種程度可以避免ADE效應,這需要試驗才知道。

顯而易見,就美國年輕人目前出現大量惡性患者,可以合理推斷他們已經感染過同源病毒,換句話說原始毒株可能就在美國並且早已大量傳播。

病毒感染都是從黏附於細胞表麵開始的,黏附是通過病毒表麵蛋白與靶細胞上特異性受體和配體分子的相互作用來完成的。

針對病毒表麵蛋白的特異性抗體常常可以阻抑這一步驟,將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細胞的能力。然而在有些情況下,抗體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卻發揮相反的作用:它們協助病毒進入靶細胞,提高感染率,這一現象就是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已經搞清楚的登革熱,ADE效應就是由該病發現的。登革熱的ADE效應讓0.1%的致死率上升幾百倍,死亡率最高甚至能到30%。

登革熱(dengue fever,DF)是一種通過蟲子叮咬傳播為主的疾病,是單股正鏈RNA病毒_登革病毒(僅這一點和新冠病毒一樣)。這可不是什麽罕見病,每年約有3.9億例登革熱感染(95%置信區間2.84-5.28億),其中9600萬(0.67-1.36億)出現(不同嚴重程度的)臨床症狀。

既然是蚊子傳播,主要就集中在熱帶,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都是重災區,剛果,巴西也不少。一般來說控製的好死亡率就在1%以下。但這個病最討厭的是,它有四個亞種,基因差異在30-35%,而且還都廣泛傳播。隻要你得過其中一個亞種並且康複了,那麽對這個亞種就終身免疫。但是有一些人產生的非中和性抗體多一些,遇到其他亞種病毒,這些非中和性抗體戰鬥力不行,反而充當了“特洛伊木馬”引狼入室,也就是ADE,導致病毒瞬間暴增(醫學上叫重症登革熱),這個死亡率直接就飆到20%。

登革病毒主要引起的登革熱(dengue fever,DF)並非一種很恐怖的疾病,大部分人可能發發燒,關節痛,過幾天就好了,但是對於登革病毒來說,恐怖的是二次感染,這種感染會因為第一次感染後機體產生的非中和性的抗體可以促進非同一血清型病毒感染,進而加重病情(也就是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這是導致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綜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的主要方式,而後兩種疾病則很可能是致命的。現在,越來越多的跡象都在證明,新冠病毒因其變異特征,會產生比登革熱更凶猛的ADE效應!)

而且,如果真的證實了新冠病毒存在ADE效應,也將為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蒙上巨大的陰影!

登革熱得病毒疫苗就是例症,登革熱疫苗一直難以製作,雖然一直有公司研發疫苗,例如美國FDA批準賽諾菲巴斯德開發的登革熱疫苗Dengvaxia上市。這是FDA批準的第一款登革熱疫苗,它可以用於在9到16歲人群中預防由所有血清型(1、2、3和4型)登革熱病毒造成的登革熱。但是該疫苗去年在菲律賓曾相繼出現了5例接種兒童死亡案例,後被菲政府緊急叫停該疫苗接種。WHO也建議推遲上市。
 
更加重要的是,該疫苗隻能用於已經得過登革熱的人群,如果該疫苗接種從未得過的人群,有可能會導致當他們感染登革熱時,產生更加嚴重的病情。
 
同樣是單鏈RNA病毒,2003年的SARS和後來的MERS在體外動物模型中都觀察到了ADE現象。因為ADE效應的存在,疫苗的研發必須兼顧所有亞型變種和抗體水平濃度,加上疫苗生產試驗的特有的周期難度,路漫漫。能否順利研發疫苗,前景變得相當微妙。因為ADE效應的存在,國內無症狀感染者會不會越來越嚴重,會不會引發第二輪疫情爆發?這一切都還是未知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答案。
 
當然,科學家也不是吃素的,在設計疫苗時,有許多方法可以避免 ADE效應,也可以反製 ADE效應。簡單的說,設計疫苗時,研究人員可以把標靶設在一個特定範圍,阻擋了新冠病毒與免疫細胞的融合。從而消除了可能的 ADE效應。比如2017年中國軍事醫學研究院,在疫苗外邊加上了磷酸麵具,這樣就不會被非中和行抗體帶著亂跑了。
 
最新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何時真正能落地,還有待觀察。也許還有曲折的道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