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洲你好-2-斑馬和角馬滿山涯

(2014-09-05 12:19:36) 下一個

斑馬和角馬滿山涯  (Zebras and Wildebeests)

來到坦桑尼亞的國家公園,看到最多的就是漫山遍野的斑馬和角馬 (Wildebeest.  斑馬和角馬 (Wildebeest)的數量之多令人吃驚,數量眾多的斑馬和角馬與賽輪蓋提那金黃色的草原形成了一幅幅美麗動人的油畫,其壯闊和美妙是我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 據我們的司機兼導遊Rama 說,坦桑尼亞大約有四十萬左右的斑馬和大約一百五十萬左右的角馬,這是一個何等龐大而壯觀的動物群體啊。

放眼望去,在塞倫蓋提那廣闊的草原和山野上,不計其數的斑馬和角馬在悠閑的吃草和漫步。 他們似乎絲毫也體會不到任何生命的威脅,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吃草,睡覺和繁殖。 這樣優美的畫卷我從來也沒有看到過,也從來沒有想象過。 這樣的景象,我想不出用什麽語言去形容,我的相機也無法將其完整的拍攝下來,在我的記憶裏,也沒有印象看到過任何類似的描繪。麵對這樣的景象,語言,歌聲,文字,和繪畫都是那麽的局限和不足, 無法表達,無法形容和描繪眼前的景象。 草原是那麽的廣闊,斑馬和角馬是那麽的悠閑,牠們無以計數,一望無邊。牠們是這裏永恒的主人,這裏的山河,是牠們永恒的家園。 時間,在這裏凝固,生命, 在這裏延續。 我是多麽希望這樣的景象可以永遠的保持下去,永不改變啊。 我的心扉被徹底震撼了。

一般來說,斑馬和角馬的奔跑速度很快,隻要他們和獅子與獵豹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就是安全的。

斑馬的平均壽命是25 年左右。 斑馬主要分布於肯尼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裏等國家。斑馬的身高大約有1.1 米 到 1.5 米, 體重大約為200 公斤 到450 公斤左右。

斑馬是群居型動物,他們通常是保持群體狀態。 隻有在群體狀態下他們才是最安全的, 因為他們會互相提醒和報警。斑馬在睡眠時是保持站立姿勢的,他們不像普通的馬或牛一樣是臥下睡覺。 我在非洲草原那麽多天,還真是沒有看見一隻斑馬是臥在地上的。

斑馬的繁育期是全年性的,在一年的任何季節他們都可能生兒育女。 斑馬的懷孕期是12個月。 小斑馬出生時的斑條是黃黑色的,隨著他們的長大,斑條的顏色會逐步從黃黑色變成白黑色。 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小斑馬一出生就會站立並可以行走。 小斑馬要一直喝媽媽的奶直到一歲大。 斑馬身上的黑白條斑是他們最好的掩護,當大群的斑馬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敵手很難區分到底應該攻擊哪一個斑馬。 斑馬的奔跑速度很快, 可達每小時65公裏。這樣快的奔跑速度,使得他們可以輕易擺脫猛獸的追擊。

在草原上,斑馬的最凶惡的敵人是獅子和 Hyenas。 斑馬的群體意識很強,如果有斑馬受傷,其他斑馬會過來將受傷的斑馬團團圍住,加以保護。

Wildebeest – 角馬

角馬的數量也是十分龐大,據我們的司機兼導遊Rama說在坦桑尼亞大約有幾十萬左右。 角馬也是群體型動物,幾十或上百頭為一個群體。 他們的主食也是草類。

角馬其實不是馬,從動物分類歸屬上來看,牠們是屬於羊科動物(Goat and antelope),是山羊的放大版。但是,人們還是叫牠們為角馬,因為牠們長得象馬,角馬的外形也很像牛,頭上長有角。 但是如果仔細觀看他們的麵部,就會發現角馬的麵部很像馬而不像牛。 可是如果你隻看牠們的頭部, 牠們又很像牛而不像馬。 我想, 牠們可能是介於牛和馬之間的動物吧,也許是遠古的雜交衍生物種。 牠們的英文名字是 Wildebeest,與牛和馬都沒有關係。

正因為斑馬與角馬的諸多相似性,斑馬和角馬總是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

角馬的體重大約有200500 公斤,平均壽命是20年。 角馬的生育期也是全年性的,任何季節他們都會生兒育女。為了生存下去,新出生的幼小角馬, 可以在出生後15 分鍾的時間內站立起來,並開始行走。 殘酷的生存環境根本不允許新出生的幼小角馬有片刻的悠閑時間和嬌生慣養。 當然,新出生的幼小角馬對媽媽是非常依賴的,而媽媽也會對幼小的孩子倍加看護。 角馬的媽媽好像可以控製自己寶寶的出生時間,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小寶寶是出生在黎明時分或上午的。 因為,這時出生,角馬媽媽可以讓自己的寶寶有有一整天的時間學會跟上隊伍,學會跟上媽媽,學會辨認方向,使自己寶寶的腿腳得以鍛煉。 黑夜,對於角馬是充滿危險的,獅子們最喜愛夜間捕獵。 剛出生的小角馬是最容易成為獅子和獵豹的晚宴的。

角馬的奔跑速度很快, 可達每小時50公裏。 這樣的速度,使得角馬可以進入奔跑速度前十名的行列。 角馬自衛的武器是一靠腿踢,二靠角頂。 牠們的踢力和頂力都是很強大的。 當然,牠們最有把握的自衛方式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 牠們非常機警,一有危險,立即互相報警,逃之夭夭。 我曾經數次想為牠們拍近照和標準像,牠們都及時避開了,警惕性非常高。

角馬是一種不停在遷徙的動物,他們每年會從賽輪蓋提大草原遷往維多利亞湖方向,以及遷往肯尼亞的馬賽馬拉方向。 總之, 角馬們總在不停的遷移,從不停止。 麵對數量達百萬的如此龐大的角馬群體的遷徙,我不禁會問, 誰是牠們的總指揮,誰在帶領牠們遷徙,牠們是如何知道如果坦桑尼亞是幹旱季節的話,馬賽馬拉就是雨季,如果馬賽馬拉也是幹旱的話,牠們就遷往維多利亞湖方向(維多利亞湖是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 第二年又是誰指引牠們遷徙回來。它們是如何知道這些的。牠們是如何得知遠方有雨水有嫩草的? 這些,都是謎。當然,我想, 牠們的遷徙是因為幾十萬年的生活和進化教給牠們的, 隻有這樣, 牠們才能生存下去。

我還很想知道哪裏是他們遷徙的起點, 哪裏是牠們遷徙的終點,牠們的長征何時結束? 其實, 牠們的遷徙, 既沒有起點, 也沒有終點,因為牠們總在移動, 總在遷徙, 五月份離開賽輪蓋提去往馬賽馬拉, 11月又會回來, 年複一年, 永無止境。 哪裏有雨水, 哪裏就有嫩草, 哪裏就是目的地。氣候的周期性變化和雨水的來而複往, 就是牠們的行軍令和遷徙的原動力。

此外,大自然是如此神奇,並沒有讓角馬不停地繁殖,而是在牠們遷徙的過程中,使牠們又大量的損失,因為,獅子,豹子和鱷魚們就是專門等在牠們必去的湖水或河水邊,待牠們接近時猛然出擊的。

在遷徙的過程中,他們要翻山越嶺,跨溝過河。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成員會無法完成這一宏偉的遷徙使命,而喪命途中。 對他們生命構成威脅的有鱷魚,獅子和獵豹等許多食肉類動物。

角馬是睡眠時間最短的動物之一,牠們一天隻睡20 分鍾 到一兩個小時。 

這樣的景象好像是一幅油畫












我們就坐這樣的吉普車在草原上行動。






飲水歸來




















河邊休息






斑馬多得不計其數


讓角馬先走



斑馬多得不計其數









角馬近照




漫山遍野


駿馬奔騰


長長的遷徙隊列




下河飲水, 很危險, 水裏可能有鱷魚。




角馬在爭鬥。


牠們打得很激烈, 但絕對保證互不傷害。很有紳士風度。 


戰鬥結束。 各奔它方。



我特意為這大草原錄了一首歌曲,是降央卓瑪原唱由我學唱的《陪你一起看草原》。 請點擊鏈接播放(不點擊不會播放)。錄的有些匆忙, 有一些小問題,沒有時間改正了。 

(歌詞如下)
因為我們今生有緣, 讓我有個心願,等到草原最美的季節 陪你一起看草原 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藍藍的天 看那白雲輕輕的飄, 帶著我的思念 陪你一起看草原 陽光多燦爛, 陪你一起看草原,讓愛留心間
因為我們今生有緣, 讓我有個心願,等到草原最美的季節,陪你一起去看草原, 去聽那悠揚的歌,去看那遠飛的雁 看那漫漫長長的路, 能把天涯望斷. 陪你一起看草原, 草原花正豔, 陪你一起看草原, 讓愛留心間


點擊鏈接播放歌曲:
www.upload/media/c2/62/d6/af852af97565eG30w4Ss.mp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Juzizhoutou 回複 悄悄話 Sheng qing tu bing mao. Xiexie!
東沙沱灤 回複 悄悄話 普通的馬和牛也是站著睡覺,趴下睡覺的馬和牛一定是生病了。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照片真漂亮!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