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聯合國這個世界講壇上總是向人們提倡自由民主正義與團結。美國為這個組織不僅出力出地盤,還交付大量會員費來維持它的運作。八十年過去了,聯合國走過了它的輝煌歲月,今天它卻成為一座年久失修的大廈,疏於管理,腐敗盤根錯節,世界戰火頻仍,聯合國卻無能為力,世界迎來了"風雨飄搖"時期。有諷刺意義的是,過去當美國人苦口婆心要成員國遵守現有規則時,很多人不是當耳旁風就是“佛祖穿胸過酒肉腸中留”,更有人利用美國的良好願望,扮成凍僵的蛇騙取溫暖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中飽私囊,上演了一幕“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的大戲。今天,當美國人從沉睡中醒來欲奮起反擊時,這些人反而把自己標榜成民主自由正義團結的捍衛者,且“義正辭嚴”,讓人回味。
今天的美國已鐵了心,既然有人讓她無路可走,那就重開一條新路。川普的聯大發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也承認 speak my mind,既然有人“耍流氓”那咱也不再客氣,the Empire must strike back!大多數美國人民的沉默說明人心所向,因為道理很簡單,他們的"奶酪"被惡意瓜分了。天下大亂必定達到大治是宏觀曆史的主旋律,是反複上演的大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當今世界“群雄逐鹿”,什麽全球南方,金磚聯盟,反叛軸心,這個組織那個計劃,比比皆是,有人混水摸魚,有人左右逢源,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他們有意無意欲置美國於死地,這已導致美國別無選擇隻好丟掉幻想奮起反擊,一場陽謀正在展開,one way or anther 她必須在舊世界中開創新時代,it is a tall order。
川普不按常理出牌,有時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可有位大師不是說過"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嗎?即使選出的不是川普,換成他人也會這樣做隻是風格不同罷了。麵對咄咄逼人的對手,美國"動員全國的老百姓"以加強戰爭能力。這裏的老百姓指的是高科技界,他們原來忙於民用,什麽搜索引擎,社交網站,遊戲娛樂等,現在軍費充足的"強重力"下被吸引到武器項目,一個個初創軍工公司,一批批革命性自主武器應運而生,演繹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新傳說(道的一尺能抵魔的一丈)。川普還象征性地把國防部還原成"戰爭部"。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其它的如,F-35性能的六代升級,核潛艇加速建造,老戰艦和潛艇加速升級,各種迭代CCA服役,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換代,B-21戰略轟炸機即將進入高速生產(目標145架),高超音速隱身戰機和超音速無人機即將問世,小型化高超音速導彈,旋轉爆震發動機(RDC)研製成功即將用於高超音速飛機和導彈(讓所有其它高超音速武器頃刻過時),超長程隱身精確打擊導彈,X-37B太空項目,金穹導彈防禦......等等,我可以繼續。上述一切僅是未雨綢繆,如果戰爭真的開打,真的讓美國人民丟掉幻想,一些人津津樂道的美國"短板",將會煙消雲散,如不相信可以從曆史找答案,American have done it before, they will do it again。
看看這則最新消息,"美國機器人戰艦自主發射戰斧巡航導彈"以及"海軍推出時速57英裏的殺手,無需任何人員,將徹底改變戰爭格局。這艘AIRCAT Bengal MC 有效載荷44噸的自主戰艦,配備先進武器,是海戰領域的一項突破性進展"。這種模塊化開放構架無人自主高速戰艦(見上圖)可以快速製造(報道說達每天一艘),根據戰場需要和對手的變化及時重構以應對新威脅。它可執行反艦,反潛,防空,布雷,ISR,後勤支援等多重任務。有人會說"美國製造業"太落後了,如果指輕工,紡織,日用家電等也許屬實,說軍工製造也如此就不敢苟同了。舉個例子,且不說那些高精尖產品,比如B-21和F-35,僅加州沙漠中的某家初創軍工公司的製造工廠就比"好事多倉儲店"(Costco)或特斯拉超級工廠還大,而且要再建十多個,數字化和增材製造,產品有的針對性很強,有的製造通用零部件,從螺絲釘到引擎外殼等應有盡有,其口號是打造軍工業不依賴他人的完整製造鏈。經過創新和改製的高性能部件隻需原來1/10或更少的稀土金屬,有的新穎結構或全新配方能繞過稀土,況且美軍的稀土儲存(stockpile)多少年前就已經開始一直沒停過,足以供應從現在到稀土產業東山再起的用量,稀土業重啟並非完全為自給自足,而是要降低稀土供應鏈的風險。美國海軍近期還完成了艦艇出海期間動力係統自主修複的實驗(以前遇到此類問題必須回港,需廠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處理,可見艦載"聰明"工程和製造能力功不可沒)。
說起軍工製造業,規模和自動化能力雖然重要,但那都是量的問題,質才是關鍵。比如材料是否過硬,設計是否達到要求,軟件是否可靠等,動力是否餘額充足,像高超音速導彈,有人說他們的產品能達幾十個馬赫,一不小心就成了笑話,這暫且不說,那麽高的速度和溫度對彈頭完整性或保護高爆炸藥是一大難關,需要過硬的製造業和先進的材料科學,而材料科學的成果不是"短平快"就能達到,而是在長期工業基礎上積累和沉澱的結果。
當有人熱衷於抄襲冷戰時期高大上武器等能力時,比如巨大無比的水麵戰艦(good luck for that),美軍已悄然轉向分散,蛙跳,小巧,自主無人,更致命,更廉價,更快速,更靈活,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其軍工和軍事戰略轉身簡直是一日千裏。航母在未來時間裏在大洋作戰或大國戰爭中將被淘汰,僅用於反恐行動或移動後勤中心,甚至受降儀式簽字平台。像八十多年前一樣,美國人不尋求大洋戰爭,但麵對迫在眉睫的威脅,積極的應對,全麵備戰和適時轉變勢在必行。美國人目前對大洋硝煙的可能再起泰然自若,忙於"攘外必先安內",比如整治非法移民和南美的反美政權。
歸根結底,要讓自由民主正義團結等重新回歸,就要先摧毀那些"張牙舞爪"破壞現有秩序的怪物,人們有所不猜,要打敗這些怪物,自己要先變成一個“怪物”,正如丘吉爾說的 It takes a monster to fight monster,似乎一切正朝這個方向發展,讓我們擦亮眼睛目睹曆史再一次證明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