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喬1981

願借此平台與朋友們分享健康,營養,環境衛生和醫療知識。我所代表的隻是我個人的見解,歡迎各位指教。
正文

張火丁的美國行 __關於夕陽藝術的話題(1)

(2015-09-21 21:41:14) 下一個

戲曲網站“咚咚鏘”於2015年9月15日刊出消息《 “張火丁模式”將成“走出去”模板》,報道了張火丁最近美加兩國演出《鎖麟囊》《白蛇傳》的消息。報道稱:“9月2日、3日,張火丁在紐約林肯中心演出全本京劇《白蛇傳》《鎖麟囊》,22美元到178美元的門票全部賣光,兩千多人的劇場座無虛席,而且現場大部分都是美國本土觀眾。《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CNN等美國主流媒體,都對此次演出給予了特別關注和超常規的報道”。報道總結說: “……張火丁此行有很強的示範性,’張火丁模式’可以作為今後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的模板進行複製“。戲曲專家傅謹甚至把張火丁此次美國行和85年前梅蘭芳訪美相提並論。京劇界的從業者們和京劇愛好者們對於京劇出國演出受到歡迎頗感興奮,那是在常理中的事。我也是京劇愛好者,但看了這則報道後卻並不覺得有什麽特別值得高興的,這隻不過是一次比較成功的對外演出而已。這一次的成功並不預示京劇在今後的發展會更好一些。京劇從登上北京的舞台起就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演出管理經驗,它的演出安排和促銷的方法和今天西方歌劇院的管理很相似。一九四九年以後劇院廢除了過去的管理模式,而采用了衙門式的管理方法。這種衙門式的管理體製對今天京劇的快速衰敗負有很大責任。根據張火丁一次成功外訪演出立刻就做出結論,樹立了今後外訪演出的模板,仿佛京劇的新生希望就在眼前了。看來國內藝術界的浮躁風氣還一點都沒變啊。

 

我不在紐約,也沒有到場觀看,所以對演出情況和觀眾反應不敢妄加評論。這次在美國演出隻有9月2日和3日兩場,地點是林肯中心大衛·寇克劇院 (David Koch Theater)。票價是25—170美元。我每年都會看不少歌劇,芭蕾舞,聽不少音樂會,也會至少一次到歐洲旅遊,聽音樂,看演出。我最近一次到卡內基大廳聽音樂和到百老匯看演出是今年3月。我知道林肯藝術中心的票價一般是 25—75美元。這次張火丁的演出要價 25—170美元,看來是真高,不是一般工薪階層所能承受的。為什麽定這麽偏離市場價格的高票價?是因為這次演出的水準遠遠高於當地演出團體,還是意在宣傳搞的噱頭?容納兩千多人的劇場到底有多少座位賣到了170美元?五張,十張還是一千張?這麽好的生意,為什麽隻演兩場?那麽大一個團連演員帶樂隊,化妝師,後勤人員,隨行的領導和專家,以及服裝,布景,道具等不遠千萬裏來到美國,光運費就嚇死人。加上之前邀請美國方麵到北京看戲,這來來往往的機票,準備字幕的耗費等也不是小數。花了這麽大的成本,怎麽說也該多演幾場呀,起碼也得演五場吧?如果再到芝加哥,波士頓,洛杉磯,舊金山,休斯敦等大城市巡演一番,怕不賺得盆滿缽滿,中國戲曲學院一年的辦學經費都有了。不知主事者怎麽就沒想到?即使是最初的計劃是演兩場,看到這麽好的票房,當地演出公司肯定會挽留,並且安排更多的演出。為什麽匆匆忙忙地趕回來呢?難道是張火丁魅力超人,隻演兩場就征服了美國觀眾,從此奠定了在世界的偶像地位,開辟了京劇占領美國市場的康莊大道了嗎?這篇報道提到在文化部會議室見到張火丁,看來演出人員還到文化部做了匯報。我不清楚他們在向文化部匯報和認定這次演出可以成為今後外訪演出的樣板之前,是否對演出的花費和收益有一個核算?這次演出的淨利潤有多少?如果連這些事都沒做,說什麽樣板等等似乎為時過早了吧?

 

二十多年前我在國內時就曾多次陪同外國客人看京劇,川劇和其它演出。到美國後也多次觀看國內來的演出團體的表演,幫助接待過國內演出團體。我自己有限的經驗告訴我外來文化,包括音樂,舞蹈,戲劇,美術等要讓外國觀眾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短期就可以辦到的。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許多年的努力,通過官方和民間的各種交流逐步讓外國民眾認可和接受。當然,中國的情況特殊,如果政府有意要對哪個國家表示友好,輕而易舉就可以組織起歡迎隊伍,可以把劇場塞得滿滿的。但是美國和西歐是市場經濟國家,人們進劇場得花自己的錢買票。政府不可能為這樣的演出買單。美國人非常開放,願意嚐試不同的東西,包括文學,音樂,藝術。但是要他們完全看懂和欣賞這些外來東西,需要時間。印度尼西亞的巴厘舞進入美國已經很多年了,這個深受印度文化影響的舞蹈最近幾年逐漸得到美國人民的接受。一個重要的標誌是美國影響很大的《舞林稱霸(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每次比賽都把巴厘舞列為必跳的舞種。這期間經曆的漫長時間和無數美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舞者的努力是無法計數的。張火丁在美國的兩場演出並不能保證美國觀眾完全地接受了京劇。要讓美國觀眾理解和喜愛京劇,要走的路還很長。

 

這篇報道還總結出這次演出是繼梅蘭芳訪美,青春版《牡丹亭》訪美後的第三個裏程碑式的演出。戲劇家馬也認為,“過去我們的演出更多的是以院團為單位,留給觀眾的印象卻是模糊不清的,此次演出難能可貴地在海外樹立了張火丁的個人品牌。’人永遠是藝術輸出的重要載體,當年梅蘭芳先生是這樣,今天張火丁也是這樣。’他認為,一場演出雖然幕後有一個龐大的團隊,但明星和觀眾的黏合度是品牌最重要的核心,隻有個人品牌得到最大彰顯,才能使它所代表的藝術得到最好的弘揚”。如果照這位戲劇家的說法,張火丁此次訪問演出並無特別的新意。梅蘭芳訪美是打的個人品牌,張火丁也是如此,創新之處何在?不同之處是梅蘭芳當年是名副其實的京劇第一人,而張火丁雖然被紐約僑報冠以“中國京劇第一人”,但那是一種吹噓,估計這話叫國內京劇界同行們聽見是會挨罵的。僑報還說她是“ 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的嫡傳弟子”。這種宣傳顯然既無知,又離譜得嚇人,顯而易見地體現出許多中國文化特色。首先,張火丁隻是程硯秋的再傳弟子,而非嫡傳弟子;其次,西方觀眾雖然也追星,但是對藝術持包容的態度。他們一般不會像中國觀眾那樣給演員排英雄榜,排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況且,張火丁是不是中國京劇第一人肯定有不小的爭議。這個宣傳文還不倫不類地把張火丁與美國早年的大眾偶像“貓王”相提並論,說什麽“ 每一次現場觀眾的火爆場麵,並不亞於美國當年的’貓王’ 。”如果拿來和梅蘭芳先生比也就罷了,現代美國人少有知道梅蘭芳的,但是和“貓王”比就滑稽了。幸好這隻是一篇中文報道,要是用英文寫,讓美國人看見了,那丟人就丟大了。

 

我寫這篇文章並非針對張火丁。張火丁是一個優秀演員,但絕對不是中國京劇第一人。她很敬業,很努力,但是由於時代的限製,和前輩藝術家們比她登台實踐的的機會並不多,在中國民眾中的影響也有限(和其他演藝界明星比)。就說她這次帶出去的兩出戲《白蛇傳》和《鎖麟囊》, 我看過不少名家的不同版本,我還沒有發現有人演 《白蛇傳》超過杜近芳,演《鎖麟囊》超過李世濟的。從對人物的把握,戲情戲理的理解,唱,念和表演來說,張火丁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就以我一個外行的眼光來看,她的聲音沉悶,缺少光彩,不能在演唱時隨著情緒的變化而有相應音色的變化,舞蹈,水袖和劇情的脫節,眼神和麵部表情的呆板,於同台演員情緒交流的缺乏等等......都是比較明顯的不足。也許她這次在紐約的演出有超常的發揮,但是奇跡不會由於在家裏閉門造車式的練習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她的低調,樸實讓很多人喜歡,視為偶像。但藝術不是偶像效應可以代替的。輕易地打出“中國京劇第一人”的牌子來炒作是不嚴肅的。

 

我最想說的是外訪演出對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維護世界和平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一門藝術要想發展和進步,還得在它生長的環境裏實現,也就是說,京劇藝術的發展離不開中國這塊土壤。京劇生於滋,長於滋,離開中國的觀眾就不可能存活,更談不到發展。由於過去幾十年衙門式的管理和經營京劇這門夕陽藝術已經來日無多。如果能夠改弦更張,京劇或許還會有一陣瑰麗的晚霞。這個事實是大多數京劇人和熱愛京劇的觀眾,戲迷心知肚明的。看看現在每天全國有多少京劇演出,這麽大的國家,可能連一百場都沒有。這樣的形勢下要想捧出像“貓王”或邁克.傑克遜那樣的全國,甚至全世界矚目的偶像明星無異於癡人說夢。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藝術規律辦事,改變劇院衙門式的管理,給藝人們更多的創作自由。這麽做的結果,京劇的壽命興許會稍微延長一點,讓夕陽餘暉能在天邊多停留一陣。指望著把京劇送到國外,再來個出口轉內銷,確實是太愚不可及了。這樣搞,不過是維也納金色大廳模式的翻版。其實京劇界的明白人還是有的。我記得幾年前奚中路在一個采訪節目中說過,也許京劇已入末路,也許社會將不再需要這個職業,不需要他們那些人,但是他在這行道一天,就要盡力把前輩們創造的好東西繼承下來,傳下去。這話聽起來十分無奈,也非常悲壯。奚中路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這樣說,也這樣行。他四處尋訪老藝人,挖掘,學習,整理演出瀕臨失傳的劇目。他甚至到溫州的草台班子搭班唱戲。在他眼裏溫州鄉野村夫就是他服務的對象,這些鄉民在他眼裏並不比紐約林肯藝術中心花170 美元看戲的關眾低一等,一樣值得他盡心盡力地為他們唱。再看上海京劇院陳朝紅,一個京劇界難得的有很高文化素質的退休演員,不計名利地培養京劇事業的接班人,向京劇愛好者傳播京劇知識。還有山東大學圖書館學專家王軍除了積極參與業餘京劇演出,還采訪,收集和整理京劇史料……。他們的名氣沒有張火丁響,鬧出的動靜也沒那麽大,但是他們做的點點滴滴都是有利於京劇發展的事。京劇的發展和傳承更需要的是奚中路,陳朝紅和張軍這樣腳踏實地的人。京劇的生存之道在中國,如果中國人都不看京劇了,還把京劇弄到美國,德國或法國去演,有什麽意義呢?一個推銷美食的人把自己國家的人都不要吃的,賣不掉的東西強行推倒國外,他會感到很有底氣嗎?

 

 

 

宋喬  

 

2015年9月21日於木鴨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