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引用

(2007-11-21 20:55:02) 下一個

關於引用

一篇文章裏太頻繁地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大家的語錄,給人兩種感覺,一種是博學,一種是壯膽,後一種往往使人想到拉幾個大個子來幫著打架。

多數作者引用名人論點的目的,是為了證明這裏不是獨家觀點,證明古代就有名家這樣說過。(但這也證明作者說的也不是什麽新東西,幾千年前就有人說過了。)而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將舊理論套在新事物上,用古人的百代不衰的真理,證明曆史是可以預見的,證明今天的很多事情也不過是曆史的重演。因此引用在這裏並非簡單重複他人之言。

正如前麵提到的,作者能夠引用出如此之多的名人語錄來,說明作者的博學。這點我絕對同意並且佩服的很。能寫出布滿了引號的文章的作者一般都有幾下子,家裏四麵牆壁都是書,精裝簡裝線裝手抄,而且每本都讀過。這點很重要,不像我的書,多數在那裏含情脈脈地等著我的青睞。而且,我也絕對相信引用的那些人都確有其人。

當一個人讀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也是這個人與作者單獨相處的時刻。他們用一種心照不宣的語言交談。讀書是一件非常個人 (personal) 和隱私( private )的事。我個人感覺,如果一篇文章裏太頻繁地出現其他人,陌生人,以及異國人疙疙瘩瘩的名字,會或多或少打擾讀者的思路。好像兩個人聊得好好的,突然來了個第三者,左一句右一句的插起話來,有時候還講的蹩腳中文,(這是翻譯的問題)。盡管大部分話都插的非常得體和精彩,但讀者還是不得不將目光移到第三者身上,開始為他的來龍去脈而走起思來。

當然,引用的多少,與文章的體裁和內容有關。理論性的文章自然引用多一些。因為讀者並不一定知道作者是誰,但他們一定知道馬克思是誰,愛因斯坦是誰,肯尼迪是誰。他們的一句話如大鐵錘敲在小釘子上,讀者是再不會懷疑的。隨筆的引用就會少一些,或者沒有。但也有人為了使隨筆體的文章顯得更理論些,而從增加引用名人語錄下手。想到那些有學問的人,一提筆,腦子裏就擠滿了留著大胡子脾氣暴躁的老學究,衝著他大呼小叫,然後他們互相大呼小叫,我倒開始同情他了,學問也會欺負人的。

科學性的文章裏引用很多,有時候一篇文章需要上百篇文章來助威。幾乎每句結論性的話都要有出處。因為科學論文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成果的理論和試驗基礎之上的。而隻要與那些理論和試驗有關的文章,都要列出來。但不同的是,科學文章所引用的人,大部分是無名鼠輩,哪怕是個小小的實驗,如果這個小小的實驗在此處被采用,就榜上有名。科學是靠事實和數據說話的。科學成果一定是古今中外的群體成果。而文學成果卻常常是個人成果。雖然有時候“引”幾個人來分享。

如今每個人都一肚子理論,滿腦子觀點。網絡時代使人們變得喋喋不休起來。剛剛絞盡腦汁寫出一句可以自鳴得意的話來,古狗一下,發現已經有人說過了。世上還有沒被人說過的話嗎?今後寫文章大概一個引號從頭冠到底,以避抄襲之嫌。人們還在爭取話語的權利,我倒想準備放棄了,我所獲得的無非是個重複別人話語的權利罷了。

網絡的古狗簡直讓人沒法做人了,稍稍一動就險些成了別人。作為個體的特殊,創造,新鮮,刺激都打了折扣。如今的個體可以微小如灰塵,可以膨大如氣球,而這個灰塵與氣球的區別也正在瞬息既逝的信息海洋中變得微乎其微,可以被曆史忽略不計了。

我有時也會在隨筆寫的文章中引用名家語錄,多數是嚇唬人的,叫你們都給我住嘴,明白人來了!這種文章往往沒人敢回帖。當然更多時引用名家語錄,是因為覺得不管我說的多精彩,再也無法表達的像人家那麽精辟明白。一針見血了。

11/9/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