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槍口裏的悲傷 (圖)

(2006-09-04 18:51:02) 下一個
foto by Shirin Neshat, 轉自作舟博克

槍口裏的悲傷

帶我離開吧
如果你從我的眼中
看到了悲傷

我眼中那條血帶
蜿蜒著
, 卻很長很長

被泥濘和鮮血掩蓋著

無數個拒絕沉默的腳印


你看到眼裏那點光了嗎?

它來自我的心髒

我是從那裏走來

可我已丟失了那裏的陽光


帶我離開吧

我要把心裏所有的愛

都留給了我的父老兄弟

留給母親的眼淚和動蕩的家鄉


那不是槍口啊,我的朋友

那是人類的恥辱

我把它鑲嵌在耳旁

讓它時時刻刻地告訴我---


你我的生命,尊嚴和痛閾

都是一樣的

隻是我眼睛裏

更多一點渴望和平的悲傷

----------------------------------------

讀‘舞曼西樓’的‘槍口裏的悲傷’

...
那不是槍口啊,我的朋友
那是人類的恥辱
我把它鑲嵌在耳旁
讓它時時刻刻地告訴我---
...

這一句非常有創意!!非常欣賞‘舞曼西樓’由這張圖片而發的靈感!

那槍口確實像隻耳環。

有意或無意,詩裏點明了圖片/攝影師對於戰爭/暴力的抨擊和諷刺!

不幸的婦女把槍口[文明人屠殺同類的工具]當作了首飾。

美與野蠻,如形和影。

詩琳娜莎的攝影將“美女與野獸”在不容忽視的對比之下聯在一起,其“另類之美”
直接抨擊了戰爭/暴力的愚昧/獸性的本質。

她的攝影作品不是供人消遣,手淫/意淫的東西。

每一個生活在這個所謂“大同世界”[順便踢“商業全球化”一腳]的人都應該知道
戰爭和殺戮仍在重複,而且通過屏幕傳到我們的起居室。

藝術與被政府/權力所控製的大眾傳媒的區別是:藝術揭示人類行為的本質,而被操
縱的媒體隻報導事件的表象。

這是廿一世紀嗎?還是高科技的原始社會??

在我們偉大的中華也曾有一時的黑暗,那就是婦女“不愛紅妝愛武裝”!!!

“武裝”就是槍/槍杆子。偉大領袖要讓女孩子也去參加戰鬥,就是去殺敵/殺人。


“雙槍老太婆”、“韓英”等等在戰爭年代都是很“酷”的女人。生於七十年代的
同胞可能還記得那些小品式的老電影。

這就是所謂的“革命”!!“革命”就是你死我活。

[所以,“革命家”應該是“殺人犯”!!]

“革命/五星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呀!!!怎麽會是“殺人犯”???

我們都上過語言的當!!!

可我們沒有像詩琳娜莎這樣的女藝術家。[也許有,但被冷血動物扼殺了。]

藝術家必須是自己的‘政府’!!!

請再看一下詩琳娜莎的攝影。

在那個婦女的眼神裏,請問“誰是‘恐怖分子’???”“誰是‘敵人’??”

誰是‘英雄’???她是要去‘報仇雪恨’還是在祈禱和平?

受過‘愛國主義教育’中國人都知道日本法西斯曾犯下的罪惡與獸行。類似的獸行
今天還在地球的不同角落重複著。

藝術的功用與政府的政治宣傳有著根本的區別。

政治宣傳的對象是烏合之眾,也就是“羊群”;藝術反之,因為藝術將每一個人的
思維/思考潛力當作了酵母。

藝術麵前,人人是上帝!

可悲的是,人類裏總有麻木和懦弱之徒。他/她們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幸災樂禍,
為虎作倀。

我們在這張圖片看到了人類的悲劇。[女人/母性與武器聯在了一起!]

比如,愚蠢霸道的美國總統會指責某一國家/宗教等‘不夠民主’,‘不夠自由’等,
從而,不知羞恥地往自己臉上貼金。更加愚蠢的人還會支持小布什這樣的‘瞎子船
長’!!

這也是現實。

詩歌本來就是文字的圖像,即可抽象,也需寫實。

沒有寫過詩,或不會寫詩的人往往會犯各種各樣淺薄的毛病,以為在語文課本兒上
看過幾首詩就夠了,就自以為能給詩歌下定義了。

作為即興詩,舞曼的這首詩比較成功,因為它展示的是作者與藝術的對話,和對人
類良知的思考。

謝謝分享!



--作舟,2006初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