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子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記住,思索和交流。
正文

我為什麽喜歡看《非誠勿擾》

(2014-09-22 20:34:38) 下一個

我看《非誠勿擾》有很多年了, 雖然談不上是什麽超級粉絲,但它的確是我比較喜歡的節目之一。在出國前,我就每集不拉的看。每個星期五盼著新鮮的一期出爐,成了生活的一個樂趣。後來出了國,雖然不能實時的看到中國節目,但在網上看錄像,也很滿足。現在,家裏裝了中文電視,看《非誠勿擾》等優秀的中國節目就更加過癮了。

《非誠勿擾》是江蘇衛視一檔婚戀交友節目,突破過去傳統的交友方 式,完全體現新時代男女的婚戀觀。節目中有24位單身女生以亮燈和滅燈方式來決定報名男嘉賓的去留,經過愛之初體驗愛之再判斷愛之終決 男生權利等規則來決。對我而言,它絕對不是一檔相親節目這麽簡單,否則不可能在眾多的相親節目中一枝獨秀,能火那麽久。

《非誠勿擾》的確是一部真人秀的好戲。首先,最吸引的我是看台上每個嘉賓的個性。先說男嘉賓。他們都是從全國各地大量的報名者中嚴格挑選出來的。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各個階層,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年齡,不同的人生經曆,不同的人生及婚戀觀。我很佩服編導們的眼光,他們都有自己的特色。他們好像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尤其是代表了現代的各型各色的年輕一代。其實他們大多都很優秀,而且真誠。在他們的每一個短片中,都濃縮了他們的一個故事人生,讓我們對他們在第一印象後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不少嘉賓還有一手絕活,一門獨門技藝,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他們之中有開朗活撥的,有靦腆木納的,有狂妄自大的,有虛心隨和的,有隨遇而安的,也有野心勃勃的。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你對他們的婚戀人生觀,價值觀讚同也好,排斥也罷。他們就是他們,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個體,最大的特點是不裝,他們給上億的觀眾展現的就是他們自己。每一個男嘉賓的生活經曆,情感故事都會讓我眼前一亮,產生共鳴。在相親男的自我介紹中,在其親朋好友對他的評價中,以及在現場的各種提問及相互應對溝通中,觀眾分明看到了一幅幅真實生動的人生縮影圖。大多人的經曆會讓我覺得與之一振,原來還可以這樣活,從而給我自己增添了很多的正向動力。我不太注重男嘉賓們是否成功牽手的結果。一個男嘉賓下去,又欣喜地看到了第二個男嘉賓出現,從看他的穿著長相外去猜測開始,到看他的一部部短片,再到看他回答女嘉賓的問題,神秘的麵紗一層層撥開,樂此不疲。我想,台上大多數的男嘉賓都可以代表當下中國或華人世界的青年一代。他們的開拓,創新,幽默,堅韌,進取和獨立給我們現在的社會帶來了很大的正能量,令人欣喜,讓人感慨,也確實讓人們增長了人生見識。

再說女嘉賓。絕大多數觀眾是看美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24位靚麗鮮活,亭亭玉立的年輕女性站在台上,的確是讓人賞心悅目。對我而言,她們不光是隻是美女,她們也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個性鮮明的個體。她們除了擁有較普遍的年輕漂亮的特質以外,也是性格迥異,教育背景不同,人生經曆不同。每位女嘉賓都像一首詩,可以讓你慢慢品味,慢慢欣賞。其中也不乏言語犀利的,言辭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爭議甚至受到大眾攻擊的。比如,那個道出一時經典“寧願坐在寶馬裏哭”的馬諾。其實即使她即使真的有拜金思想,也無可厚非。馬諾和朱真芳的表達方式也許有點露骨,但她們的想法其實也沒有超出婚姻製度的既有邏輯,而且還很有代表性,但把這種想法在電視上公開,就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了。人們一邊不寬容她們,一邊又豔羨某些莫名暴富的成功神話,未免有些雙重標準。對她們的觀點不管你怎麽看,她們表達了真實的自我,不扭捏,不虛偽,實實在在的向大眾們表達了她們想要什麽。在中國,自古以來溫良恭儉讓的傳統文化占有主導。其實當下現代社會,我們應該提倡人的個性,真實表達自我。

說起女嘉賓,還有一個趣事。某天,我在電視上看《非誠勿擾》,突然發現台上的一個女嘉賓似曾相識。通過她對自己人生的描述和一些觀點的闡述,很快就確認她是我在澳洲留學時的一個校友。我當時讀碩士時,她在讀本科。雖然不是什麽好友,但也有幾次麵麵之交。當時的印象就是她是一個天真可愛,異常活撥的小姑娘。想不到回國後,在家長的壓力下四處相親。而今,變成了一個在台上說話犀利,很有個人見解,侃侃而談的女嘉賓。雖然對她的一番西遊記理論,把人分別比做悟空,沙僧,八戒和唐僧的觀點不敢苟同,但對她敢於上電視,在億萬觀眾麵前敢講敢為的表現,還是讓人刮目相看。當時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現在成了飽受爭議,同時又擁有大量粉絲的網絡紅人。生活真有意思。

說到《非誠勿擾》的成功,不得不提到它的主持人。黃菡老師的溫婉可人,樂嘉的色彩性格,慷慨激昂的表現都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現在又換上了佟大為,劉愷威等英俊小生客座,吸引了不少眼球。我覺得他們都是雄性的花瓶。其實,《非誠勿擾》的靈魂人物是孟非。孟爺爺的大氣博學,幽默親和,機智銳利為大家所喜愛。他的主持風格很貼近老百姓,很接地氣。他像一個大型樂隊的指揮,在台上運籌帷幄,穿針引線,節奏控製的很好,又時不時的冒出一兩個可笑的段子,對幽默的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真的是沒有孟爺爺,就沒有《非誠勿擾》。每每看到孟爺爺,聽聽他的調侃,真是一大享受。

《非誠勿擾》還有一個特點是它的國際化。它已經在全世界各大城市舉辦了一些專場,男女嘉賓都有來自全球不同的國家。從去年,我欣喜的看到《非誠勿擾》居然在澳洲的SBS二台,著名的外語頻道每周兩次定期播出,配有英文字幕,可喜可賀。這樣,不僅是華人,還可以讓澳洲本土人,各個國家的人通過看到這個節目,能對現今中國,當代社會有一個更多,更真實的了解。他們可以了解一個全新的中國文化和中國價值觀。他們可以看到,現今的中國年輕一代, 真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6)
評論
一朵漂在異鄉的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dkj2000' 的評論 : 不可否認,有人參加非誠是抱著想出名或其它的什麽目的,什麽樣的人都有,哈。至於說為什麽會有老外男嘉賓。有些女嘉賓就好這一口,就想找老外。婚姻法沒有規定說中國人不能和外國人結婚啊。他們上台的條件之一是能說或能聽懂中文。有一部分老外是真誠想找個中國女朋友,所以為什麽不呢?男嘉賓來自不同的階層,年齡,種族甚至國家,這體現了他們在選擇男嘉賓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化。這是好事啊。
zdkj2000 回複 悄悄話 許多女生和男生來非誠是為了出名,能站台上大半年的分明不是來找男朋友的。牽手走又不是立馬進洞房!另外老外男嘉賓比例明顯偏高,幾乎每期都有一個老外,有必要嗎?
letsgetlost0220 回複 悄悄話 我知道這個節目還是通過墨爾本當地的報紙。之前聽說過,沒怎麽看過。後來在報紙上看到介紹,翻譯成英文:If you are the one。後來在一個地方教學生漢語,他們又跟我提起這個節目。這些學生每周五下午有個自由活動時間,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就看非城勿擾。一個相親節目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大概有它的魅力吧。
toomanysu 回複 悄悄話 也很喜歡,有同感!看“非誠”如同看中國社會的現狀。特喜歡孟非,中國少有的接地氣,有才華,幽默風趣的主持人!其它相親節目看不下去。
南美雄鷹 回複 悄悄話 這個節目就如同春晚的趙本山的忽悠一樣,隻能說明一件事,就是整天國人的素質很差。
一個忽悠占據全部國人的喜怒哀樂,個人以為,正如東莞的現象一樣,國人潛藏在意識當中的那個“色”和“俗”總會在各種機會裏尋找釋放和表現的。不是公眾喜歡的就是有價值的,否則管理機構還有什麽作用呢?大眾是需要引導的。很多人自己沒有意識或者根本沒有能力意識到自身的靈魂深處的汙垢,加上可以創造讓人垂涎三尺的真金白銀,於是一場不可避免的轟轟烈烈的以尊重民意為“冠冕堂皇”的理由衝擊著這個脆弱的群體。《非誠勿擾》是個很好的平台,可惜的是都是些希望“利用”這個平台達到個人目的的人表演的平台。失去了真正的功用。特別是女嘉賓的表演已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由於趙的忽悠沒有及時糾正,造出來中華大地忽悠成風。《非誠勿擾》也會造成價值觀扭曲和中國女性與傳統漸行漸遠,女漢子流行。任何媒體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中國。前些時一個藝人的:不要把藝人當成特殊群體對待,我們也是普通人。此等腦殘語言也可以說的出口。可見國人之現狀。
bl 回複 悄悄話 不裝不成戲,‘非誠勿擾’也是要裝的。
一朵漂在異鄉的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nze' 的評論 : 我隻想說,真正有素質,有涵養的人從不輕易貶低別人。
一朵漂在異鄉的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欣鼔' 的評論 : 我也挺欣賞樂嘉的。他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說話太直率,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我也很喜歡看《超級演說家》。樂嘉的表現可圈可點。我覺得他是個非常感性的人,易激動,性情中人。
Yenze 回複 悄悄話 一個中國社會萬花筒。好看。
但男女素質都較低。
欣鼔 回複 悄悄話 同意。這幾年,孟爺旁邊的搭檔都是大名鼎鼎的大師級人物,最近來了位戴了頂‘非誠合夥人’高帽的嘉賓主持,感覺大事不妙,有點失望。這倆期,佟大為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幹淨,真誠,不市儈。另外一種風格。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雖然,恭維作情感老師,還待觀察。
欣鼔 回複 悄悄話 為樂嘉老師站台

自‘非誠勿擾’這紅火的節目出現,不乏各路英雄網上網下唇槍舌劍,評頭論足,大戰無數回合。樂嘉老師成為最具爭議的人物,什麽狂妄自大,才疏學淺,嫉賢妒能的小醜,幾乎用盡了貶意的詞句排山倒海,狂轟亂炸。在此,小人鬥膽作為樂嘉老師的盾牌,來吧,請向我攻擊。即便淪落為萬箭穿心的稻草人,亦死而無憾。樂嘉狂妄輕浮,卻充滿頑皮童真。他自作聰明,卻有點目光敏銳。在節目裏敢愛敢恨,敢想敢說,是一位見棱見角不可缺少的角色。試問,當今綜藝節目有什麽人能以這樣鮮明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麵前;受到如此的攻擊和爭議,這本身就說明了樂嘉老師的非同凡響。
狐狸站在葡萄架下,望著吃不到的葡萄,自言自語說,葡萄是酸的,不好吃。記得兒時小學有篇哥倫布豎雞蛋的課文。講述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回到西班牙,有一回在酒吧喝酒受到一些人譏落,當眾豎雞蛋回擊,讓攻擊者啞口無言的故事。或許有人會罵,你tma狗屎,樂嘉算老幾?他怎能和偉人相比,你腦子灌水了吧?是的,樂嘉老師的性格色彩學,把性格的分析絲絲入扣地披上色彩的外衣,這本身就是一個過人的創意。
非常欣賞台上有位女嘉賓吳錚真說的一段話。願作撒香水的人,給別人撒香水的同時,自己亦沾了點香。
從另一角度看,鮮花需要綠葉扶持,藍天需要白雲襯托。試想,‘西遊記’西天取經,沒有八戒嫉妒,貪婪,好色的嘴臉;‘三國演義’桃園結義,沒有猛張飛大大咧咧粗中有細的義膽豪情;‘水滸傳’逼上梁山,沒有黑旋風李逵風風火火的三板斧;京劇‘三岔口’沒有武醜劉利華見義勇為拔刀出手的果敢;這些名著便暗然失色。異曲同工,樂嘉老師正是‘非誠勿擾’裏麵的八戒,張飛,李逵,劉利華式的人物。某種意義上說,正是他的出色表演扶持襯托了孟非,黃菡老師成為了‘非誠勿擾’裏麵悟空,劉備雲長,梁山豪傑,武生任堂惠大義凜然,武藝高強,身手不凡的光輝形像。試問,若台上僅三幾位孟非,黃菡們調侃,便會感覺讀教科書一樣乏味,變成一潭死水。這也是‘非誠勿擾’這部文藝作品選人的高明之處。
暗然得知,樂嘉老師將要離開‘非誠勿擾’這一亮麗舞台,我們恍然大悟,為什麽最近舞台上的他表情怪異,功力大減。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舞台上的樂老師不可能完美無缺。在他身心受到挫折的時刻,小人鬥膽建議,無論何路英雄,咽下諷刺挖苦的口水,擦掉失落難過的淚花;起立,為他幾年辛勤的付出致敬;鼓掌,為他精彩絕倫的表演致謝。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樂嘉老師離去,‘非誠勿擾’可能依然光彩奪目。但是,樂嘉老師應得到應有的讚譽。他無愧於‘非誠勿擾’,他無愧於廣大觀眾。
一位‘非誠勿擾’的忠實粉絲

一朵漂在異鄉的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雑家1' 的評論 : 不是外國人專場,是在國外辦的專場。意在幫助那些在海外的華人。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少搞一些外國人專場就好了,我總覺得孟非和黃菡這麼有水平,不應該是那種拿外國人屁股當臉的俗人。
武運長久 回複 悄悄話 如題
annieseverin 回複 悄悄話 也喜歡這個節目。
從小到大 回複 悄悄話 真的很喜歡這個節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