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子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記住,思索和交流。
正文

懷念我的第一個房東老太太 – 伊索

(2014-09-21 00:36:30) 下一個

 

十年前來澳洲留學。我的第一個學校是墨爾本旁邊的一個小城,叫巴拉瑞特,據說是以當地曆史悠久建築而聞名。來之前在國內對澳大利亞一無所知,選這個學校純粹是盲選。因為收到的第一個Offer 就是來自當地的大學。既然這麽爽快,那我也就欣然接受。這個學校雖然不像墨爾本一些名牌學校名氣那麽大,但教職工對國際留學生相當的友好,相當的照顧。可是剛到的頭兩個晚上,就把我震到了。由於還沒有長期住所,我們被安排暫時先住在當地的小旅館裏,幾個人一套間。有個女工作人員把所有剛從機場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進行分組。每一組住一個套間。我看每一組幾乎都是純男性或純女性。可到了我這兒,居然把我和另外四個男生分一個套間。她辦事極有效率,幾下分完,根本不給我商量的餘地。就這樣,我和四個大男生在一個套間裏住了兩天。他們分別來自伊朗,尼泊爾,新西蘭和中國。還是同胞男生照顧我,讓我一個人住進了裏麵的一小間,他們四個全部住外間。

然後就是學生開始自己找房。如果找不到,就得繼續住小旅店。僅一張鋪位的價錢算下來就可以在國內的大賓館住一整套間。初來咋到,真是心疼。看見中國來的同學都三五一夥的自己租房子去了。我想,既然去了國外,為什麽不和當地人住在一起,還要和中國人住在一起?對語言也沒有幫助啊。我就和校方的工作人員談了談。她對我的想法極為讚賞,說會幫我留意。後來,她真通知我趕快拿行李,搬進一個當地的老太太家。

我拖著大行李箱來到了一個大房子。房子不是很新,但地處一個幽靜的街上。距離車站和購物中心非常方便。第一次看到房東老太太,我心內暗喜。她叫伊索,當時應該有七十歲了,麵目及其和善,帶著眼鏡,很斯文的樣子,對我及其客氣禮貌。三四間臥室的大房子,老太太竟然一個人住。屋裏的牆上掛滿了她年輕時,還有他過去的兩任丈夫照片及子孫的照片。房子裏堆了很多雜物。很大一部分,我覺得是廢品。比如成打的空冰淇淋盒子摞在一起,老高。排放的整整齊齊的空牛奶塑料瓶子和疊加在一起的大量的空的紙雞蛋盒子。我真納悶為什麽她不把它們都扔掉。伊索喜歡用縫紉機做些小布偶,所以大部分時間她都在縫紉機上忙碌著。屋裏自然還有大量的布頭,絲線和她製作的布偶。我的房間倒是被她收拾的整整齊齊,連床上用品都提供,應有盡有。再和同學們所付的房租一比較,發現她收我的房租極便宜,心中大喜。

剛開始,由於我對澳洲文化不是很了解,還是發生了一些小故事。比如我在國內每天用塑料盆小毛巾洗臉洗腳慣了。剛到了她家,四處也找不到一個盆子。第二天就向她抱怨家裏沒盆子洗臉。哪知沒過多久,她突然興匆匆的給了我一個嶄新的塑料大盆,說轉了好幾家商店才買到。現在想起這件事,我非常的後悔。其實這幾年在這裏生活,我早就不用盆子洗臉洗腳了。每天早晚衝個涼,淋個浴即可。在國外真的不用盆子洗臉。再說就算自己有特殊要求,也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該認為什麽都是房東的責任。想到她一個老太太,一個商店一個商店的四處為我買塑料盆,我就心裏羞愧。

我特意從國內帶了個電飯鍋來。安頓下來,馬上開始買米做飯。老太太頓頓吃麵包,對我的電飯煲做出來的米飯很感興趣。索性每次我就多做一些,留出一部分給她。她的吃法也和我不一樣,很是奇怪。她不是炒個菜配飯吃,而是用牛奶泡米飯,吃得津津有味,我真是拿她沒辦法。

時間長了,我倆經常聊天,彼此了解得也就多了。伊索是英國人,很多年前和丈夫一起移民到了澳大利亞。她還給我看了她年輕時的結婚照。那時的伊索真是個美女,很有點奧黛麗 赫本的風韻。她的丈夫更是英俊,絕對的英國紳士。他們有兩個孩子。可惜好景不長,健壯英挺的丈夫不知得了什麽病,突然日漸消瘦,很快就英年早逝。後來伊索有了第二個丈夫,又生了三個孩子。可惜還是沒能逃脫厄運,第二個丈夫也沒多久就病逝了。自此以後,伊索一個人帶著幾個孩子生活,守寡至今。再往後,孩子們都成家立業,各立門戶,搬了出去,留下她一個老太太獨自生活。聽了她的故事,心裏莫名湧起一種憂傷,實在是覺得她的命運真是坎坷。可是伊索給我講她的往事的時候,一點看不出她的悲傷,她是非常的淡然和平靜,提起過往的美好生活,臉上滿是幸福。

我以前一直對國外有子女的老人獨處不太理解。伊索有幾個子女,有的住在墨爾本,開車一個小時的路程。有一個就住在本市。可我很難看見她有子女來看望她。我知道她女兒一個月給她打一次電話,僅此而已。有一次,她的一個兒子,帶著兩個孫女來看過她,白天坐下來,一起喝了咖啡,一晚都沒住,就走了。這是我在那裏幾個月以來第一次看見她的子女拜訪她。我一直覺得她可憐,這麽大年紀為什麽不能和兒女住在一起。這擱在中國就是不孝啊。她倒不覺的什麽,習以為常,自得其樂。後來我發現這也是澳州的文化之一,老年人不和子女住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不經常見麵也是正常的。在國外,像伊索這樣自己生活的老人很多。好在伊索有兩三個同性好友。她們有時會一起相邀去喝個咖啡,周末一起去集市上賣她們的布偶。如果伊索生病,她的好友會上門來照顧她,比她的親生子女都好。

伊索對我的文化和習慣很尊重,也很感興趣聽我講中國的故事。中國對她來說,是個很遙遠,陌生,很不理解的國度。我有時候因為學校有活動,會晚些回家。怕她擔心,會打個電話告訴她。每次我很晚回去,看見她小屋的燈還亮著,門廊處也為我留著燈,她還在縫紉機上工作,仿佛是等我回來。身在異鄉,覺得有人惦念,心裏很是感動。學校老師有時會聯係她,詢問我住的情況,她總是說我的好話。

我在她那裏大概住了四五個月,也就一個學期。後來因為我換了學校,搬到了雪梨,就離開了她那裏。自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碰到過巴拉瑞特大學那麽體貼的老師,再也沒碰到過像她那麽好的房東。走時,我送她一塊中國絲綢做紀念。她也送我了一條老式的花紋圍巾。我沒戴過,但一直保留著。離開那個小城後,我每年的聖誕節還給她打過電話,寄過卡片。在我雪梨大學畢業時,還收到了她寄來的一張漂亮的大大的賀卡。想不起來是哪一年,我突然失去了她的聯係。有兩次我試著再打電話給她,每次她家裏都沒人接。後來就徹底失去了聯係。我真不知道她現在怎麽樣了,是否安好,是否還健在。我也沒機會再回到那個小城,再找到她的住所。可我知道,她會一直在我的美好記憶裏。我會記得她是我在剛剛來到這個國家,對我好的那幾個人之一。

親愛的伊索,我很想念您。不管您在哪裏,希望您安好,保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文章沒有什麽特別的故事。但是讀了以後讓人有一種很深沉的思考的感覺,這就是文學。
現在文學城就是少文學
一朵漂在異鄉的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布丁豆豆' 的評論 : 是啊,我們的一生中,會碰到很多善良的人。這也在提醒我自己,應善待他人。
布丁豆豆 回複 悄悄話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有一個溫暖善良的人給你打開第一扇門,是比較幸運的事情。祝福你,也祝福善良的老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