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介入戰爭:世界戰場上的美國大兵們!

(2014-07-05 11:03:44) 下一個
毋庸置疑,美國軍隊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軍隊之一。但是,我們中國人無需妄自菲薄,我們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學習別人的優點不是可恥,任何冷嘲熱諷阻擋不了我兔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由托馬斯•傑佛遜起草的《獨立宣言》,美國由此宣告獨立。美國地理位置優越,東西各有大西洋與太平洋作為天然屏障,使得美國獨立238年以來,從沒有受到過外敵的入侵與戰火的洗禮。但美國獨立238年的曆史,似乎總與戰爭脫不開幹係。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發生戰爭,總不乏美國的身影,可以說美國的曆史也濃縮了世界近現代的戰爭史。2014年7月,中國攝影出版社將出版《聚焦戰爭》,全景展現了攝影發明後的世界曆次戰爭的影像資料,本報道摘取其中有關美國的戰爭片段以饗讀者。圖為1945年2月23日,幾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及1名看護兵在硫磺島折缽山上共同舉起美國軍旗,這幅情景被一位戰地記者記錄下來,此後這張照片成為美軍參加太平洋戰爭最經典的照片之一。




 




2【八國聯軍入侵北京】190084日,八國聯軍約2萬人,從天津出發向北京進攻。次日,北倉失陷。6日,英、俄、美軍進攻楊村,清軍作戰失利,裕祿自盡。814日,北京失陷。慈禧太後、光緒帝於次日清晨倉皇出逃。這張圖片是根據一張照片繪製而成的。該圖描述的是義和團成員被清政府處死的情景。在八國聯軍的逼迫下,清政府用司法程序處死中國人的行為,實際顯示出清政府的無能。義和團運動失敗後,清政府完全喪失了獨立地位。此後,各種反對不平等條約的愛國運動在全國展開。

 

3【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在1918年秋季攻勢中,美國士兵操作一門法製75mm野戰炮。美軍使用著大量法國和英國裝備,包括英國鋼盔和法國飛機。此外,還有關於美軍是在美軍指揮官獨立指揮下,還是在英軍和法軍指揮下作為支援的爭論。最後,美軍在己方指揮官的指揮下作戰被批準。盡管如此,在1918年春的危機時期,美軍仍以旅、師級規模對英法軍隊受威脅的防區進行增援。




 


4【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一名工廠女工正在處理窗戶的碎條,這種碎條是從飛機上取下作為幹擾雷達的金屬碎片。通過這些鋁片對雷達信號的發射,就可以迷惑觀察者對雷達屏脈衝的大小和特性作出正確的判斷。在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盟軍就使用了這一欺騙戰術——即利用窗戶碎片來迷惑德軍的雷達,讓他們誤以為盟軍艦隊駛向加萊地區。這一技術成本低廉,作用卻很大。


 

5.【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正在諾曼底海灘救治傷員的美國醫護兵。這些醫護兵必須快速作出診斷,並利用手裏有限的資源來救治這些傷員。例如怎樣包紮傷口,如何輸血,還是先為他們提供一些鎮痛藥。當時最主要的鎮痛藥品是嗎啡,醫護兵甚至會給一些無藥可救的士兵們注射嗎啡,讓他們在平靜中死去。這些醫護兵唯一可以用來保護自己的,就是髒的白色臂章和印有紅十字協會徽章的頭盔。



6【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美國士兵正看著英國部隊通過沃土諾河上的浮橋。這座橋是由美國工兵部隊修建的。駐守意大利的德國部隊摧毀了大量的橋梁和道路,所以搭建臨時橋梁和鋪設道路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部隊快速前進的有力保證。

 

7【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美國士兵在諾曼底的灌木籬牆中戰鬥。當英軍和德國的坦克在西邊激烈交戰時,美國被諾曼底特殊的地形拖住了前進的步伐,諾曼底到處都是扭曲的、緊密交織在一起的樹籬,形成了天然的地理防線。這也是農場特殊的地理風貌。最終,美國人發明了一種類似於巨型園藝叉的東西,把它焊接在了坦克車體前麵,它可以給樹籬開洞,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




 

8【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19453月,美軍裝甲部隊正在雷瑪根守衛著魯登道夫鐵路大橋。德軍的工程兵早該摧毀這座大橋,但是由於德軍未能完全、有效地破壞,剩餘的橋麵依然矗立。這就給盟軍跨過萊茵河提供了條件,10天的時間,盟軍可以確保大橋另一端的橋頭堡安然無恙,同時還可以建造一座浮橋來代替坍塌的雷瑪根大橋。

 

9【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1945年9月2日,盟軍駐日本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東京灣的“密蘇裏”號戰列艦上簽署日本投降條約。這標誌著曆時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0【朝鮮戰爭1950-1953】1947年,美國政府宣布支持希臘政府鎮壓共產黨暴動。從此,美國承諾為受到蘇聯威脅或壓迫的國家提供經濟及軍事援助。美國與蘇聯正式拉開冷戰的序幕。冷戰期間發生了數場戰爭,其中最激烈的就是朝鮮戰爭。與此同時,兩國之間在媒介宣傳領域也處於對抗狀態,美蘇都紛紛利用出版及其他媒介來進行長期宣傳。戰爭題材的照片也成了冷戰對抗的一種工具。圖為全副美係裝備,手持M1卡賓槍的韓國士兵正在檢查樓裏是否有敵軍的狙擊手。


 

11【朝鮮戰爭1950-1953】美國部隊在仁川海堤攀登。仁川登陸計劃是由麥克阿瑟將軍提出的,仁川靠近首爾,離釜山主戰場很遠。占領仁川可以切斷朝鮮軍隊的補給線,威脅朝鮮的政權。這次行動十分不易,這是由於仁川當地的海潮潮差是世界上最大的潮差之一。朝鮮在此地的部隊較弱,登陸部隊能夠繼續向首爾進攻。盡管如此,此次戰鬥持續了近十天。

12【朝鮮戰爭1950-1953】兩名美國士兵在戰鬥空隙通過下國際象棋來打發時間。一旦運動戰結束,朝鮮戰爭就變成僵局。作戰雙方都在謀劃如何在前線獲得一點優勢。


 

13【朝鮮戰爭1950-1953】一場葬禮正在進行,提示著戰鬥的陣亡情況。人們已經忘記了朝鮮戰爭的規模。100多萬名美國士兵參與了這場戰爭。中國有200萬人參戰。還有其他參戰國,如蘇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比利時、法國、希臘、荷蘭、菲律賓、泰國、土耳其、哥倫比亞和埃塞俄比亞。





 

14【越南戰爭1962-1975】越南戰爭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這次戰爭長達十一年,將美國拖入了深深的“戰爭泥潭”。圖為一次清剿行動中,美軍士兵在稻田中前進,該照片由美國軍方提供。這樣的行動包括大麵積地毯式搜索越共軍隊,以便把他們從居民區中驅逐出去。美國的官方政策是對居民的私有財產表示尊重和保護,以便贏得越南民眾對南越西貢政府的支持。

 

15【越南戰爭1962-1975】達喀圖戰役中,美軍173空降旅的士兵在樹林中行進。達喀圖地區是美軍和北越軍隊爭奪的焦點。196711月,雙方在達喀圖展開了激烈的交火,在這場戰役中,美國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包括生化武器落葉劑,主要是用來清除森林覆蓋,這樣一來可以使遊擊隊無處藏匿;二來可以建立火炮基地。此外,美軍還使用了“人體嗅探器”,這一傳感器主要是用來檢測大量尿液的集聚點,以便追尋敵人的蛛絲馬跡。

16【越南戰爭1962-1975】越南戰爭擾亂了鄰國柬埔寨的寧靜,而美軍的入侵把柬埔寨徹底卷入戰爭。1970年1 月,一次暴亂推翻了由諾羅敦·西哈努克領導的中立政權,這次暴亂事件把矛頭指向國內的衝突、大量的謀殺和社會動蕩,很長時間以來,北越軍隊一直利用位於柬埔寨的基地來支持他們在西貢的軍事行動。該地曾經一度成為美國空軍的轟炸目標。圖為美軍情報官員在研究分析在柬埔寨所獲得的文件資料。美國人期望能在柬埔寨找到越共的總部,然而卻隻發現了散落在四周的空空如也的小屋子。這是因為越共之前發出若幹次警告聲稱美軍將要發動襲擊,村民們早已撤離。


 

 

17【越南戰爭1962-197519706月在柬埔寨,一名美國士兵在引導美軍直升機進行著陸。彩色煙霧是用來告訴飛行員這一區域是否“火熱”(即在敵人的火力控製範圍內)。士兵為了引導直升機安全著陸,需要學習一套專用的手勢。



18【越南戰爭1962-1975】“大草原”行動中,兩名士兵正在把一名受傷的戰友護送到直升機降落區,以便讓他安全撤離,接受進一步治療。19668-9月,美軍在廣治地區開展“大草原”行動,這場戰役主要是針對北越正規軍。1964年底在約翰遜總統部署美軍參加越戰之前,北越軍隊就已經全麵滲入南越。

 

19【越南戰爭1962-1975】在南北越分界線附近的非軍事區巡邏的美軍士兵。因為長期處於極差的醫療衛生環境中,並且極度缺乏睡眠,這位士兵顯得疲憊不堪。這幅疲憊的麵孔反映了當時美軍士兵的真實狀態。這些士兵的傷亡率很高,總是身處險境中——這也反映了美軍將領激進的作戰方式和頑固態度。

20【越南戰爭1962-1975】越戰越到後期,美國國內反戰情緒越高漲。1970年5月,俄亥俄州的肯特立大學,反戰人士舉行了示威遊行,俄亥俄州國民警衛隊開槍打死4名參與抗議越戰與美國入侵柬埔寨活動的學生。入侵柬埔寨在美國遭到了一係列抗議,他們擔心尼克鬆會像上任總統約翰遜一樣重蹈覆轍,進行毫無結果的戰爭。圖為美國學生聚在一名被俄亥俄州國民警衛隊打死的學生旁邊。


 

21【越南戰爭1962-197519719月進行的西寧(今越南的一個省)行動中,一名美國士兵在坦克上寫上“我要回家”的標語,表達了希望盡快結束戰爭,回到家鄉的願望。因為尼克鬆政府逐漸從越南撤離軍隊,再加上戰爭並沒有使問題獲得解決,反而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這使得國內反戰情緒日益高漲,人們對政府感到極為不滿,並最終導致美軍紀律鬆懈,像士兵殺傷軍官等反抗行為越來越常見。

22.【海灣戰爭1991117日—228日】19908月,伊拉克入侵並占領了科威特,國際社會紛紛譴責這一野蠻的侵略行徑。以美國為首的34國組成多國部隊,在沙特阿拉伯和波斯灣地區集結。19911月,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展開代號“沙漠風暴”的空襲行動,全麵轟炸了伊拉克的防空係統,伊拉克對此采取了相應對策,開始轉而以導彈襲擊以色列,而該國一直小心地保持中立立場。同年224日,多國部隊向伊軍發起大規模的地麵進攻,即“沙漠軍刀”行動,僅用3天的時間就把伊拉克軍隊趕出了科威特。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國內爆發了反對薩達姆·侯賽因的起義,但並沒有得到西方的支持,而是被伊拉克當局殘酷鎮壓下去。圖為一架美國海軍E-2“鷹眼”預警機正準備從美國海軍的“羅斯福”號航母上起飛。

 

23【美軍持久自由行動2001-2004】“9.11”事件後,美國政府對阿富汗發動了軍事報複行動。2001年10月7日,美英兩國以塔利班包庇和窩藏“9.11”恐怖襲擊的幕後凶手為由,向阿富汗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發動了大規模空襲。2001年12月,美軍特種兵坐在坎大哈的輕型貨車中。特種部隊的重要性在阿富汗戰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一直以來,美國軍方對這支精銳部隊的價值持懷疑態度。



24【美伊戰爭2003-2010】圖為2003年,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美軍士兵正在街道上警惕巡邏。伊拉克戰爭,又稱美伊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麵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無虛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曆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將其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 日,美軍全部撤出。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