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說

流浪世界,感悟人生
正文

四十不惑 (6): 不沉默的大多數

(2016-12-07 10:22:10) 下一個

    相對於那些政要,媒體和所謂的專家,我們普通大眾總是默默無聞的。 一方麵我們每天為生計而奔波,沒時間沒精力發表意見,另一方麵,我們的意見總是很快消失在汪洋大海中,因為我們沒有那些強大的宣傳機器。所以我們總是沉默,直到有一天忍無可忍時就爆發。在中國,這種爆發就是周而複始的起義暴動, 在所謂的民主國家, 人們用選票來釋放不滿。 這種釋放短時間內得到暫時的安慰,過一段時間又得重來。不管是古代的皇帝和現在的總統/總理, 他們總是口口聲聲要為多數人謀福利,讓人們過上好日子。 也許他們真的是這麽想的,可是現實中人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特別是每個王朝的後期和那些管理混亂的國家。

    與沉默的大多數相對的是那些會哭的孩子,因為他們相信哭了就會有奶吃。的確,你看那些整天唧唧喳喳叫的所謂族群和團體,細究起來他們人數並不多,他們的觀點並不能被大多數人接受。可人家不是遊行就是抗議,不是被媒體追蹤就是新聞熱點。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槍擊案,那些被媒體集中報道的死傷人數超過幾個人的案例並不多,可是那些發生在街頭巷尾的零星的槍殺案在全國豈止每天幾十起,可媒體從來不報,大眾並不知道。可是正是這些被忽略的小案件占了槍擊案死亡的絕大多數。又比如最近炒得火熱的變性人上廁所事件,這個政府居然為了那極少的一些人方便,不惜損害超過99.99%的孩子上廁所的方便。所以對那些聲音很大,聲稱代表民意的那些報道,新聞,我們不必太當真。

    這些會哭的孩子是媒體有意無意慣出來的。有意是因為那些所謂的號稱無冕之王的媒體都是有自己的政治傾向的,無意是因為他們需要吸引眼球。越離譜,越殘忍的東西越吸引眼球,媒體就更願意報道。這是人家的生存之道,並不是他們要主持正義,同情弱者,雖然他們一直這樣聲稱。我第一次直接感受是2007年我們學校的悲劇事件,各路媒體的那個架勢,為了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的種種行徑。哪裏顧及我們那些當事人的感受,他們隻是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大肆撈取,集中消費。再比如我們現在各種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新聞,雞湯,養生秘籍,朋友圈,沒有幾條是經得起推敲的。

    那我們怎麽辦呢?如果有機會,我們應該利用已有的機製和權力去爭取,無論在工作單位,社會政治和網絡,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次川普能贏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條大概是肯定的,那就是那些沉默的人這次不再沉默。又比如在網絡在文學城,如果我們一直沉默,讓不是很熟悉的人一定認為現在的人都這樣不靠譜,偏激。我們作為普通人,把我們普通的思考,經驗和教訓展示出來,雖然不能根本扭轉當前的現狀,但是讓像我一樣的普通人看到有良知,有像我一樣辛苦工作,一樣有各種無奈的人存在,自己並不孤單,這最起碼是一種安慰和鼓勵。這也是我把自己的一點粗淺的想法放在這裏的原因,要做不沉默的大多數,這在當今網絡媒體異常發達的今天尤為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