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2016-05-10 01:01:17) 下一個



  “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裏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麵,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

  小孩子心裏知道:自己表現的“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

  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那麽,這是為什麽呢?為什麽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以後反而心理問題越多?有一位叫“毛豆媽”的孩子母親,分享了自己對於“乖”孩子的心得感悟:

  “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我很清楚的記得,我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路邊的糖果攤,奶奶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奶奶滿意了,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是想吃那色彩繽紛、酸甜可口的糖果的。隻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我從心裏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會讓大人高興,於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長大以後,我成了一個不懂拒絕別人、疲憊不堪的“爛好人”。心理谘詢師告訴我,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我還是經常看到長輩對孩子說:“你再淘氣我就不喜歡你了。”或是“再這樣做我就不愛你了。”孩子眨巴著眼睛,馬上安靜下來,以證明奶奶還愛著自己。每次看到我都心裏一酸,仿佛看到幼年的自己。

  為了博得看護人的喜愛,情願壓抑自己真實的天性,這種偽裝起來的“乖”孩子,有什麽用呢?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已經不同了,這樣的要挾,還不停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乖”意味著不敢表達真實情緒

  曾經有一位媽媽向我後台留言:我的孩子平時很乖,入幼兒園時非常順利,不哭不鬧,但是一兩周後卻出現了愛打人、半夜哭醒的問題。為什麽?

  我直截了當的說:“與其說你的孩子聽話乖巧,不如說你的孩子沒有安全感。正常情緒下的孩子,沒人願意去幼兒園。因為3歲的孩子還不明白為什麽去幼兒園,以為去幼兒園就是見不到爸爸媽媽了。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說明她覺得要做一個你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鬧。她知道不哭鬧才會讓你們更喜歡她。

  換句話說,她在壓抑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可是,孩子的感受隻能通過其他的方式宣泄出來。她上幼兒園以後愛打人、半夜哭醒,都是內心的宣泄。

  每次聽到看到有家長說“愛哭不是乖孩子”或者“男孩子不能隨便哭”一類的話,我就有些生氣。因為隻有知道自己的情緒能夠被父母接納的孩子才會順利的哭。孩子能夠在你麵前哭,說明他對你有足夠的安全感,知道你會對他的情緒照單全收,全盤接納。這種無條件的愛和養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礎。

  越“乖”的孩子,獨立能力越差

  為什麽小時候“乖”的孩子可能學業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卻是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乖”孩子身上有家長太多的控製感。父母期望我們走在一條可以複製黏貼的道路,過著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理想生活,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隨著他漸漸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從這個角度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毛豆也是個很調皮的孩子,上躥下跳上房揭瓦,但我會合理表達我的不滿,從不以“再這樣就不喜歡你了!”為要挾條件。 因為我們並不因為毛豆“乖”才愛他。我們愛的是那個原原本本的他。同理,我願他做出人生選擇是因為自己的真實喜好,而不是犧牲自己的感受去討好別人。我會支持毛豆的決定並提醒他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不是“你就做一個乖孩子,按照我給你指點的人生活下去。”  

  

  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落後於時代 

  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父母期望我們“考公務員,拿鐵飯碗”或者“進石油天然氣等壟斷行業”。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做了公務員的人,忍受著低效的官僚體製;去了石油燃氣的同學,經曆著油氣的蕭條與裁員。隻有那些去中關村擺地攤、折騰電子商務公司、當時讓父母操碎了心的“不乖”的孩子,如今占人先機,成了時代的弄潮兒。

  “乖”不是個褒義詞

  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乖”真不是個褒義詞。

  最本質的一點:這個時代是“後喻時代”:時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前輩要不斷向後輩學習,而不僅僅隻是單純的聽父輩的話。隻可惜,能認清自己視野局限的父輩並不多,大多數還認為下一代應該“乖”一點,走一條穩穩妥妥的路——越穩妥的職業,越以犧牲創新能力為代價。

  這個年代都是人往高出走,哪有鐵飯碗?待別人都功成名就的時候,那些聽父輩指路的“乖”孩子,才發現在而立之年需要重新改變職業航向,再一次痛苦地適應社會。

  當矽穀的大街小巷已經充斥著無人駕駛汽車,當google X 實驗室進行著震撼世界的100個創意時,中國父母的“乖”,卻意味著用前人井底觀天的人生經驗,去指路後一代不可測、未可知的人生。培養孩子的目標有千千萬,最壞的可能就是那個“乖”小孩!

  接受了自己的成長教訓的我,終於讓毛豆做了一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健康自由的孩子。這天吃過晚飯,毛豆拿著一個堆砌的很奇怪的小車來給我看,本是車窗卻堆到了尾巴上,車頭卻倒裝在車身,姥姥一看就皺起了眉頭,“車哪有長這樣的。來,姥姥幫你按畫冊上的砌好。”毛豆才不肯聽話,繼續往車身上堆砌大人無法理解的功能零件。

  我笑了。這車堆疊的算不上巧,毛豆也絕對不乖,可這輛看起來醜陋的小車,在這個創新以指數級變化的時代,就像google X實驗室的創新構想,一定能通往我們這一代人無法理解的未來。

  親愛的小孩,從現在起,你可以做生氣的小孩、真實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叛逆的小孩。唯獨,不要做一個乖小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忒綠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好文!
忒綠 回複 悄悄話 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給自己的生活製定了許多規則或原則,並且相信按照這些規則生活是對的,因為常常按照這些規則思考問題和麵對生活。然而生活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或者說是時刻在變的和多樣的。當生活的變化和多樣性跟自己一貫遵循的原則有衝突的時候,就會讓這些乖孩子苦惱不已,抱怨和責備別人。有時候需要挑戰既有的規則的時候,這些乖孩子更是痛苦。

因此,在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好孩子的同時,別忘了,讓Ta不要給自己製定太多的規矩,不要固執,不要過於認真,讓ta知道這個世界是多樣性的,讓ta在多樣性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有煩惱的時候及時溝通。



linmiu 回複 悄悄話 一篇有實際意義的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