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式”旅遊,歐洲人剛富起來時也這樣

(2016-03-31 09:05:25) 下一個
文|喬治孫

  若不是因為歐逸文(Evan Osnos)的那篇文章,我或許根本不會去注意到自己旅行途中的一些細節。幾年前,這位老兄花了2200美元跟隨一個中國旅行團在十天內去了五個歐洲國家,順便記錄下這次集體歐洲行的諸多有趣細節。歐逸文所在的三十多人的中國團,處處顯露著“中國特色旅遊”的匆忙和潦草,團員們槽點各異的所作所為,統統被他寫進了刊登在2011年4月《紐約客》雜誌的那篇特寫文章裏。

  當我陷在一輛旅遊大巴車厚實的座位裏,掏出手機,閱讀這篇“壯遊歐洲”的文字記錄時,心情難免五味雜陳。“趁著還有精力,走得越遠越好”,這是一位50多歲的中年小老板旅途中回答歐逸文的話。當時,他提的問題是:“你為什麽選擇來歐洲旅行呢?”

  這其實也是困擾我許久的一個問題。為何要選擇旅行?當獨自旅行在外的我身處一票年過中年、社會地位中不溜的中國旅行者之間,他們身上時刻顯現的那種如出一轍的舉止會讓人感到恍惚。比如常被詬病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回家一問什麽都不知道”,現在似乎還可以加上一條,“見著商店就血拚,見著廣場就跳舞”。今天,中國人的旅行,很大程度上變得更類似於去家樂福購物,總之是各取所需,買完走人。旅行的意義呢?這對我們來說似乎成了個既無必要追問、也無法回答的問題。就像隔空喊話一樣,每次詢問的結果都是以空無所指的沉默作為結束。

  常以“背包客”身份出遊、並且從不跟團的我,回顧自己往昔的行程時,有些悲哀地發現自己其實和那些“一到景點就拍照”的中國遊客並無本質的區別。在留存在我手機、相機存儲空間的那些照片裏,我總是會找到如下的畫麵:自己在某著名建築物前站得筆直,麵露憨笑,一隻手比在胸前,中指和食指分開。那個表達著一種納粹式喜悅的手勢在照片與照片之間述說著我的文化身份。

  我無意於說明這種身份是一個中國人獨有的地域身份。實際上,它更接近於一種社會階級屬性。我想到從前讀過文化批評家布爾迪爾寫的一本社會批判圖書。在那本書裏,他提到一個觀察:人們在混社會的過程中,當從較低階層向較高社會階層上升時,會最明顯地顯示出人們原本階層的習性。因為習性說到底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惰性,就像文化,它總是落後於經濟。

  旅遊,在傳統的歐洲原本是一種隻有中產階層以上才有情趣玩、才玩得起的活動。我看過一個說法,隻有普通公民可支配收入達到5000美元時,海外旅遊才會興起。而中國情況是,城市居民大約隻有一半能達到這個收入標準。這個數字顯然是無法滿足目前旺盛的海外旅遊產業的。

  經濟水平跟不上人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要,這個現狀成了馬克思所謂的“矛盾的統一”。於是,旅團們采取瘋狂的打折、團購、壓縮行程的辦法,成本好不容易折騰下來了,但閑適的旅遊也因此變成了一樁過於現實的勾當,旅行的過程就好像在米飯裏摻了沙子,讓人難受。那種快餐式的匆忙節奏並不亞於在麥當勞點餐。於是,我們在歐洲靜謐的小鎮上看到大巴車運來一批批躁動不安的中國旅遊者。他們手端相機,眼神迷茫而饑渴,他們無意慢慢地深入了解太多的事情,他們的心思幾乎都花在了在手機相機前擺造型,用那張閃耀在熒幕上的照片證明自己真的旅行過。

  恰如蘇珊桑塔格所說,“大多數旅遊者都會在不期而遇的任何新奇事物麵前舉起照相機。不管結果如何,他們拍照就是了。這樣就使經驗具有了固定的形式:停下來,拍一張照片,接下來繼續前進。”仔細聆聽她在《論攝影》中的經典論述,你不覺得這就是眼下的中國旅遊者的寫照嗎?但實際上,她所指的是過去的歐洲和美國。

  這便是事情好玩的地方。今天的中國人和所謂的“中式旅遊”,許多方麵都類似於上世紀50、60年代的歐洲工人階級。當年他們外出旅遊時,最喜歡在景點拍照,而且一定是要在風景照片中把自己照進去。旅遊照片上那種喜氣洋洋的笑容反複向人證明著他們工人階級的身份。這種習俗後來成為濫觴。工人階級喜歡具有“實用性”的東西,情趣和文化對他們來說並不起太多作用。他們需要的是,一張照片——一份足以證明他們旅遊過的證件,而旅遊本身,則有助於直接證明他們成功邁入了“小資產階級”的行列。

  我想,至此已經說得夠清楚了,“中國式旅遊”的現象並不是中國獨有,而是任何一個社會出現了階層流動和社會轉型的時刻自然會發生的一種社會現象。當我們在普吉島的賓館裏吃著泡麵,紮著金花,之後又突然想到什麽似的,狂奔至海灘上拍了幾張很有“旅遊度假”感覺的自拍照發朋友圈,當大家紛紛點讚時埋怨幾句當地的食物……其實,隻有你心裏清楚自己其實已吃了好幾頓康師傅。但這時候你還得生扛著,得證明自己有品位,自己的旅遊是一趟文化苦旅,而不是金花之旅,正如當年好不容易富起來的歐洲工人階級試圖用旅遊照片證明自己進入了“小資”行列。

  “這絕對是我這輩子最有效率的一次旅行。”連習慣了慢悠悠旅行節奏的歐逸文也這樣寫道。有時,他甚至開始享受這種高效率的“中式旅行”的好處。顯而易見,這些好處包括:在更短的時間走更多的地方,迅速得到一張旅行的“證明”,路途中一定有機會瘋狂血拚,對目的地淺薄卻足以成為日後談資的了解,等等,所有這些並非我國獨有的“特色”我認為都有充分的理由在今天得到諒解。因為那是一個“中產社會”裏每個人的必由之路。當然,中國人的這條路,走得格外艱險。

  無論是旅遊還是蹲在家裏,實用性和功利性早被我們自動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當擁堵到令人發指的十一和春節長假實際上把旅行徹底變為了一樁行為藝術,它背後的運作邏輯卻隱隱透露出了集體身份的脆弱與不安,以及社會階層認同上的焦慮與躁動。“現代中國人的旅遊,就如同這個國家一樣,都是基於在一個脆弱的基礎之上。”這種脆弱的基礎,或許能讓我們窺見中國中產階層在經濟上和文化上的某種缺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pcboy888 回複 悄悄話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而已。
瀛客 回複 悄悄話 前人走錯的道,咱們也要錯一遍。
sylphy 回複 悄悄話 50年代的美國人,80年代的日本人,現在的中國人,都是一樣。
點個卯js 回複 悄悄話 中式旅遊是一種對不起自己的行為方式,最重要的活動拍照,僅僅是向人炫耀自己有錢,有閑到了此地而已。多年以後,看到照片,你回憶起的,不是美景,不是身心的愉悅,精神的享受,而是吵雜,疲憊。
登錄後才可評論.